春隨香草千年艷,
人與梅花一樣清
(附:對聯(lián)詳解)
近日,朋友請我寫一副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的名聯(lián):春隨香草千年艷,人與梅花一樣清。我也非常喜歡這副對聯(lián),這不完全是這副對聯(lián)涵蓋的內(nèi)容好,還因為我與徐霞客有著一段穿越時空的“際遇”。那是我在河北師范學院讀大學的時候,曾經(jīng)深入研究過徐霞客,和我的同班同學馮新廣合作寫了連環(huán)畫《徐霞客》腳本,由著名畫家呂云所繪圖;同時還合寫了一本《司馬遷》,由著名畫家陳冬至繪圖。在我們大學畢業(yè)之年——1982年3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所以我樂于書寫這副佳聯(lián),也算一種“徐霞客情結(jié)”吧!
對于這幅對聯(lián)的字面含義比較淺顯易懂,但其有無更深層次的含義呢?帶著這個問題,我上網(wǎng)搜這副對聯(lián),發(fā)現(xiàn)在2008年11月3日“面朝大海”新浪博客里有一篇《春隨香草千年艷,人與梅花一樣清———江陰印象記》的博文,其第一部分的就詳盡地闡述了這副對聯(lián)的來歷:“春隨香草千年艷,人與梅花一樣清?!边@兩句絕美佳句,出自明朝徐霞客為江陰的小香山、梅花堂題七律詩,前四句是:“幻出煙夢傍王京,須知片石是三生。春隨香草千年艷,人與梅花一樣清。”至于“香草”一詞的含義,作者有一段闡述:
我詢問當?shù)貛孜婚L者,有關(guān)徐霞客對“香草與梅花”的描寫,都說此山?jīng)]聽說過或見有“香草與梅花樹”,但據(jù)江陰最早的地方志中關(guān)于“香山”一詞考曰:因吳王夫差曾與宮女前往此山采摘一種香草,宮女上山踩之香徑而得此名。
回來翻查字典,得到了答案。香草(即“毛羅勒、丁香羅勒”)原產(chǎn)亞洲、非洲,我國南部和東南部都有栽培,始栽于嘉靖年間。它依靠上一年的種子繁殖,莖枝方形,花常帶淡紫色。葉子對生,形似楊柳葉披針形,葉子背面有腺點,屬唇形科。香草夏秋開花,每六朵輪生于花莖,在莖枝自下而上的提成多輪多簇的總狀花序。香草的小堅果種子卵圓形,比普通黑芝麻籽略小。香草莖葉可提取芳香油,全草入藥。我國民間夏日采鮮葉代茶泡飲,有清涼解熱作用,還能治多種疾病,這在《辭?!芬粫性缬惺稣f。稱贊“香草千年艷”即是依據(jù)之一。
在徐霞客祖籍祝塘大宅里村,早年附近還有過“香草庵”的佛堂,即今更名為“香草村”。從以上印證,很久以前這一香草植物江陰確切存在。香草種子又名“光明子”,全身是寶,是一種對人體健康有益無害的綠色環(huán)保植物,它全草既可入藥,又可作家庭辟穢和宅院凈化空氣的觀賞性植物。有明目退翳的藥用價值,足見徐霞客對它的喜愛了。
所以,徐霞客在這首詩里所說的“香草”,并非一般意義上的香草,而是專指當年家鄉(xiāng)的“香草”,也說明了他對家鄉(xiāng)的眷戀和熱愛。常言道:一年之計在于春。說的是百花盛開的春天是最美的季節(jié),而徐霞客的故鄉(xiāng),則因遍生“香草”而增加著它的美艷!下聯(lián)的“人與梅花一樣清”,以梅喻人,把梅花的高潔、清麗、脫俗比喻人的高雅情操。梅花品格高尚,鐵骨錚錚。她不怕天寒地凍,不畏冰襲雪侵,不懼霜刀風險,不屈不撓,昂首怒放,冰清玉潔,獨具風采。做人就應該有這種高尚的人格。人們見到梅花,便會受到堅強、剛正和高潔氣質(zhì)的熏陶和激勵。徐霞客也正是這樣,而得以流芳千古!
后人為了紀念他,特意在徐霞客故居修建的“崇禮堂”兩個大柱子上,用這個名句寫成了楹聯(lián),隨之這個名句也便成了膾炙人口的佳聯(lián)而廣泛流傳開來。
謹在此向“面朝大海”表示誠摯的感謝!并把這篇博文網(wǎng)址附后,供大家瀏覽學習參考!
——武鋒(一峰)
“面朝大?!辈┪木W(wǎng)址:
“春隨香草千年艷,人與梅花一樣清”_面朝大海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26c5ba0100b8oc.html
(136X48厘米)

(136X48厘米)
以下圖片轉(zhuǎn)自“面朝大?!钡牟┪摹?/strong> 

兩個柱子上用行草書寫了這幅名聯(lián)。
附:我們出版《徐霞客》連環(huán)畫

(封面)

(扉頁)

(封底
第一次印刷發(fā)行340000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