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視野號”(New Horizons)探測器接近太陽系中最遙遠的小行星“Ultima Thule”(也被譯為“天涯海角”,其正式命名為2014 MU69)并在近期傳回一組最新數(shù)據(jù),這個人類探訪的最遙遠行星正變得得愈發(fā)神秘。 “這些新圖像或許會成為新的科學難題”,有科學家如此表示。 NASA 的“新視野號”于 2006 年被發(fā)射升空,其曾于 2015 年快速掠過冥王星表面時為科學家收集了有關該行星大氣和表面的寶貴數(shù)據(jù)。隨著 2019 年的到來,“新視野號”終于來到了“天涯海角”。 2019年1月,“新視野號”宇宙飛船向科學家傳回第一批數(shù)據(jù)。當時,人類驚喜地發(fā)現(xiàn)了太陽系外一個類似雪人形狀的奇怪天體,也是 NASA 首次接觸宇宙中這種由兩個組成部分構(gòu)成的“二元物體”。第一眼看上去,它似乎是由兩個相互接觸的球體組成的,呈現(xiàn)“雪人”形狀。 然而,現(xiàn)在,科學家們從遙遠的“新視野號”宇宙飛船上下載了更多的數(shù)據(jù),他們對 Ultima Thule 的看法發(fā)生了變化:與其說是雪人形狀,倒更像一塊大餅+一個核桃!
新視野號在 MU69 的 2200 英里范圍內(nèi)飛行,以 32200 英里/小時的速度行駛。這讓科學家有機會收集有關這個星體的照片和信息,他們希望借助這些照片和信息,解決有關太陽系 45 億年歷史的一些長期未解之謎。 在對這些新圖像進行分析后,科學家們表示,原本較大的“球體”(名為Ultima)更像是一個大型薄餅,而較小的看起來有點像凹陷了的核桃(名為Thule):兩個餅狀部分彼此相連,像巨大的沙漏一樣翻轉(zhuǎn)。
圖丨此前發(fā)布的Ultima Thule 形狀(來源:NASA) Ultima Thule 的官方編碼為 MU69,但由于其位置上的遙遠以及形成時間之早而被科學家們戲稱為“Ultima Thule(含義是“已知范圍外的事物”)”,一些天文學家們曾根據(jù)該天體去年的早期照片判斷其外貌或與保齡球類似,但隨著今年1月初清晰照片的公布,視野號探測器項目首席科學家Alan Stern 向全世界宣布道:“保齡球的假設失效了,Ultima Thule 是雪人狀的!” 當時,天文學家們估計構(gòu)成 Ultima Thule 的較小球體(Thule)的直徑約為 14 公里,較大球體(Ultima)的直徑約為 19 公里,認為兩個球體在約數(shù)十億年前由冰冷的宇宙塵埃和碎片聚集形成,然后因為相距過近而輕輕地碰在了一起。NASA 艾姆斯研究中心(Ames Research Center)的科學家 Jeff Moore 認為兩個球體接觸前的相對速度可能只有每小時 1 英里(約 1.61 公里)左右,他說:“盡管連接點很細,但兩個球體確實完美的結(jié)合在了一起。” 圖 | “新視野號”飛掠 Ultima Thule(來源:NASA) 但現(xiàn)在,1月的發(fā)現(xiàn)和觀點又將被刷新?!靶乱曇疤枴币?5 萬公里/小時的速度離開柯伊伯帶時又拍攝的一系列圖像,向科學家們展示了這個星體更加平坦的外觀,而不是此前的圓球狀。 雖然這些遠遠不是新視野號送回的Ultima Thule的最終照片,但它們確實代表了探測器在略過Ultima Thule的關鍵一瞥,而且這些新照片與之前顯示的天體形狀截然不同。 “根據(jù)飛船返回的數(shù)量有限的圖像,我們得到了Ultima Thule的大體外觀,但新的更多的數(shù)據(jù)已經(jīng)大大改變了我們的觀點,”該探測任務首席研究員,美國西南研究所(SwRI,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的行星學家Alan Stern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 “現(xiàn)在Ultima Thule的真實形狀更平坦,就像薄餅一樣。但更重要的是,這些新圖像制造了這種天體是如何形成的科學難題。在太陽系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天體。” 可以肯定地說,Ultima Thule新的形狀大大增加了科學家研究這個天體的興趣,人類從來沒有在遙遠的柯伊伯帶中如此近距離地觀察過這樣的天體。 也有科學家指出,這種形狀不是前所未有的。正如行星科學家Alex Parker 在Twitter上所說,“較大的球體看起來形狀類似于一些土星的‘薄餅’衛(wèi)星,例如Atlas。”但是,學界認為土星的衛(wèi)星是在其大氣附近形成的,而不是在太空中形成的。 要解答其中的問題,我們?nèi)匀恍枰乱曇疤枌⒏嗟臄?shù)據(jù)要傳回地球。由于它距離地球66億公里,所以數(shù)據(jù)連接相當慢。 科學家們目前認為, Ultima Thule 表面的主要成分可能是水、甲烷和氮氣等化合物,其自傳一圈所需的時間約為 15 個小時,而較此更快或更慢的自轉(zhuǎn)速度都很可能會使構(gòu)成該天體大小兩球分離。在顏色上,城市大小 Ultima Thule 的大小兩個組成部分都有著斑駁的外觀以及一種偏暗的轉(zhuǎn)紅色調(diào),但兩個球體的連接部分的紅色則相對要淡一些,科學家認為 Ultima Thule 的暗紅色調(diào)可能是由輻射轟擊冰面造成,而連接部分的較淡顏色則可能是由松散顆粒掉入連接處的壕溝造成。 圖 |“ 新視野號”探測器(來源:NAS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