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詩仙”——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于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塑像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shù)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fēng)光,風(fēng)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dá)到了內(nèi)容與藝術(shù)的完美統(tǒng)一。 李白詩 李白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為主。 李白詩 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shù)魅力,想象豐富奇特,風(fēng)格雄渾奔放,色彩絢麗,語言清新自然,被譽(yù)為“詩仙”。 二、“詩圣”——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杜甫畫像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yuǎn),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杜甫心系蒼生,胸懷國事,創(chuàng)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 杜甫塑像 雖然杜甫是個現(xiàn)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的宏偉抱負(fù),其詩緊密結(jié)合時事,思想深厚,境界廣闊,人稱為“詩圣”。 三、“詩狂”——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詩意圖 賀知章生性曠達(dá)豪放,善談笑,好飲酒,又風(fēng)流瀟灑,為時人所傾慕。當(dāng)看到李白的詩文,即贊為“謫仙人也”,后成為忘年之交,并把李白引薦給唐玄宗為官。 四、“詩佛”——王維《畫》:“遠(yuǎn)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王維詩意境 王維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藍(lán)田輞川別墅,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東坡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庇纫陨剿姵删蜑樽?,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后世人稱其為“詩佛”。 王維塑像 這種稱謂除了有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之外,也表達(dá)了后人對王維在唐代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 五、“詩魔”——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遠(yuǎn)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連環(huán)畫 白居易寫詩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說:“酒狂又引詩魔發(fā),日午悲吟到日西。”晚年的白居易大多在洛陽的履道里第度過,與劉禹錫唱和,時常游歷于龍門一帶。 白居易“草堂” 白居易一生勤于寫作,今存詩3000余首,為唐代詩人第一,所以人稱“詩魔”。 六、“詩囚”——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孟郊詩意圖 父恩天高,母愛地厚。孟郊10歲喪父,由母親辛苦養(yǎng)大。年輕孟郊抱負(fù)不凡,揮灑筆墨,仿佛運(yùn)斤成風(fēng)。但世路艱險,他一入長安,空手而返;再游西京,鎩羽而歸。 ![]() 孟郊詩《游子吟》 忽忽多年,懷才不遇,索性結(jié)廬嵩岳,過起了白云為田、絳雪為飯的隱居生活,只能將一腔孤憤訴與群山去聽:“本望文字達(dá),今因文字窮。影孤別離月,衣破道路風(fēng)。” 七、“詩鬼”——李賀《夢天》:“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樓半開壁斜白。玉輪軋露濕團(tuán)光,鸞佩相逢桂香陌。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 ![]() 李賀詩 李賀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李賀長期抑郁感傷,焦思苦吟,27歲英年早逝。李賀被認(rèn)有非凡才能,“非凡”二字頂在頭上就意味著“超越凡人”,而超越凡人者,不是仙就必是鬼了。 ![]() 李賀塑像 李賀的詩多寫悲觀厭世,情緒感傷,他還寫過一首詩《小小墓》,在詩中,他塑造了一個孤魂野鬼的形象,也是他一生郁郁不得志的人生寫照,鬼事人情,人鬼情未了,由此,人見人愛人贊為“鬼才”。 ![]() 李賀夢境 李賀因其詩豪放曠放,還被人稱“詩狂”,常與李白、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飲酒賦詩,時謂“醉八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