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葉瀾認為,一堂好課沒有絕對的標準,但有基本的要求,大致表現(xiàn)在5個方面即扎實、充實、豐實、平時、真實。筆者認為所謂“豐實”就是不干癟,要上不干癟的課,必須要具有以下“四氣”!
1 站穩(wěn)講臺的底氣
腹有詩書氣自華,教師要想站穩(wěn)講臺,必須要滿腹經(jīng)綸,有容有物。教師變則課堂變,課堂興則學校興,好的課堂必然需要好的教師。不干癟的課堂需要不干癟的教師,需要有戰(zhàn)穩(wěn)講臺有底氣的教師。
2 課堂氣氛的活氣
華東師大教授崔允漷說過:好課就是教得有效、學得愉快、考得滿意。好的課堂應該是朝氣蓬勃的課堂,是在教師的調(diào)動下學生積極參與思考、參與討論、積極發(fā)言的課堂,是群言堂的課堂,體現(xiàn)生命活力的課堂。否則就會變成教師講學生聽的一言堂,變成死氣沉沉干癟乏味的空課堂。不干癟的課堂源于不干癟、有活氣的課堂氛圍。
3 學生展示的靈氣
毛主席老人家說過,學生就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是國家的希望之所在。課上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擁有討論、提問、發(fā)言等自我展示的權利。正是有了學生的展示,我們的課堂才年輕二十歲,才顯示出課堂的靈氣,如果變成教師的課堂就會衰老二十年。不干癟的課堂源于有靈氣的學生展示。
4 師生互動的地氣
教學就是師生之間的一種對話,師生互動不需要多么高大上,關鍵是教師要當好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重在設計問題啟發(fā)學生思維,利用問題組織學生參與,解決問題實現(xiàn)師生互動。課上只要實現(xiàn)知識問題化、問題活動化、活動探究化,師生互動就能平穩(wěn)著陸。不干別癟的課堂源于接地氣的師生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