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 毫 大筆一揮,瀟灑豪邁行云流水。
張旭三杯草圣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 揮毫落紙如云煙。 ——唐 杜甫 《飲中八仙歌》 張旭 草書 筆如流星、力頂千鈞、傾勢而下、信手即來、一氣呵成,好書法總給人這樣痛快淋漓之感。 揮毫瞬間為動,但你可知書法之靜在哪? 研 墨 古人用墨,用的是墨塊,使用前都得取水研墨。
研墨十分講究輕重緩急,同時研墨者姿勢要端正,保持持墨的垂直平正,要在硯上垂直地打圈兒,不可斜磨或直推,更不能隨意亂磨。
研墨一定要用清潔的水,不可用茶或熱水,且用水寧少勿多,墨濃了,加水再研。 因為研墨的要求高,墨要研得濃淡適中,書寫起來順手,需要研墨者的耐心與靜心。 人研墨 墨研人 中國古人,也明白“我與你”這個道理。當(dāng)你在磨墨的時候,墨也在研你。
表面看,研墨研出的是細(xì)膩順滑的墨汁,而里子里,研墨也在研心。
墨從被動研磨的狀態(tài),逐漸地變成了主動的研磨人心的狀態(tài),人與墨在此時深切互聯(lián)、彼此互動。
古人通過研墨的過程,讓自己的心慢慢靜下來,體會墨與水的融合,讓自己的靈魂真正沉浸在文房中。 通過研墨讓心靈通達(dá),此時人的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得到無限放大,聽風(fēng)聲,聞鳥鳴,品茗香,體會墨越研越細(xì)膩的狀態(tà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