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幸福娃 對于非常講究風水和忌諱的中國人來說,民間流傳的諺語“桃養(yǎng)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有什么樣的說法和科學依據(jù)嗎? 聽老一輩的人說意思是:桃吃多了能補養(yǎng)身體,杏吃多了有損腸胃,李子吃多了對身體傷害很大。 每年重陽節(jié),給孩子們上課時就會給孩子們欣賞寓意健康長壽的圖片,里面就有壽星老和壽桃。 壽星老就是常說的南極仙翁,仙翁臉上白花花的長胡子和額頭上的皺紋,說明了老和活的時間長---長壽;手里拿的龍頭手杖是桃木手杖,另一只手托著大壽桃。據(jù)了解不僅桃可以延年益壽,而桃木也可以祛病強身。 ![]()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說到壽桃, 就會提起《西游記》里孫悟空偷吃的壽桃的場景和故事。大壽桃是西王母娘娘做壽,設蟠桃會款待群仙的。 神仙都吃桃子,一定是好東西,也有“仙桃”之說。具有象征健康長壽之寓意,受人們喜愛,可作為祝壽佳品。 說“桃養(yǎng)人”,是因為桃的益處眾人皆知:桃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陰生津、潤腸通便的功效,尤其適用于氣血兩虧、面黃肌瘦、心悸氣短、便秘、閉經(jīng)、淤血腫痛等癥狀的人多食,可具有非常好的養(yǎng)生之效。 ![]()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桃常見種類有:油桃、蟠桃、壽星桃、碧桃。其中油桃和蟠桃都作果樹栽培,壽星桃和碧桃主要供觀賞,壽星桃還可作桃的矮化砧。 對杏的了解并不多,平常最愛喝的飲料是杏仁露,來北京后才有機會吃到杏果。 在北方,杏是常見水果之一,營養(yǎng)極為豐富。那為何說“杏傷人”呢? 杏本身屬于高溫熱性水果,過量食用容易上火,晚上不易入眠,再加上代謝率偏高,特別是正在發(fā)燒或某器官正在發(fā)炎的孩子也盡量避免食用,容易加重病情。 而《食經(jīng)》說:“味酸,大熱”,“不可多食,生癰癤,傷筋骨”; 《日華子本草》說:“熱,有毒”; 《本草衍義》說:“小兒尤不可食,多食致瘡癰及上膈熱”。 生活中的實踐證明,杏的酸味使人“倒牙”,對小兒骨骼發(fā)育有可能造成影響。 每天食用3~5枚最為適宜,一次食杏過多,還能引起頭暈,邪火上炎,使人流鼻血、生眼眵、爛口舌,還可能引起生瘡長癤、拉肚子。杏傷人是實,不可多吃。 但民間也有流傳:“端午吃個杏,到老沒有病。”話雖夸張,但卻說明杏的食療價值。 其實,杏肉、杏仁是世界上最大眾化的食用果仁。杏又為陽性樹種,適應性強,深根性,喜光,耐旱,抗寒,抗風,壽命可達百年以上,為低山丘陵地帶的主要栽培果樹。 另在西太平洋的島國斐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長壽之國”與“無癌之國”;居于喜馬拉雅山南麓的一個洪扎部落,當?shù)鼐用裼谐怎r杏、杏干、杏仁的習慣。人均壽命在90歲以上,亦未有過癌癥患者。 流傳說法不一。 而李子的營養(yǎng)略低于桃子,科學食用可以補充身體所需營養(yǎng),還有藥用價值。但食用時有些禁忌需要注意: 1、未熟透的李子不要吃; 2、切忌過量多食,易引起虛熱腦脹、損傷脾胃; 3、李子同蜜及雀肉、雞肉、雞蛋、鴨肉、鴨蛋食,損五臟;勿同麋、鹿肉同食。 李子吃多了,會使人表現(xiàn)出虛熱、腦脹等不適之感;而且發(fā)苦澀味和入水不沉的李子有毒,也是不能吃的。如果不慎與相克的食物同食不僅損傷身體,嚴重的會傷及生命。 在《滇南本草》里就記載:“不可多食,損傷脾胃”;《隨息居飲食譜》也有“多食生痰,助濕發(fā)瘧疾,脾虛者尤忌之”的話。 事實證明,任何山珍海味都有好的功效和不科學食用的不良反應及副作用。 人在食用時需要了解和科學搭配,同時在有度和量上要控制和把握: 過少或是不食用達不到養(yǎng)生的營養(yǎng)需求;過量食用會給身體增加負擔,嚴重的會導致生病,或中毒,甚至危及生命的。 所以,民間流傳至今的說法都是有生活依據(jù)和道理,皆是供我們生活借鑒和參考。 在此,小編祝大家生活養(yǎng)生有道,食用有量,活出自己最健康的精彩人生。 ![]()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
來自: 明遠小筑 > 《國畫、西畫及各種形式藝術作品、藝術名家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