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楊麗,王德琴,李彩虹 摘要 目的:觀察火龍灸治療慢性虛寒性咳嗽的臨床療效。方法:將 60 慢性虛寒性咳嗽患者隨機分成 2 組,對照組 30 例采用自擬溫肺止咳方加減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火龍灸加溫陽中藥治療。10d 為 1 個療程,2 個療 程后比較 2 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治療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火龍灸結合中藥治 療慢性虛寒性咳嗽臨床療效顯著,能明顯緩解患者臨床癥狀。 關鍵詞 火龍灸;虛寒性咳嗽;治療;護理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氣上逆作聲,咳吐痰液而 言,為肺系疾病的主要證候之一 [1] 。中醫(yī)根據(jù)咳嗽發(fā) 病的病因可將其分為外感、內傷兩大類,外感咳嗽多 因六淫邪氣侵犯肺系,肺之宣發(fā)肅降生理功能失調而 致咳,如《河間六書·咳嗽論》曰:“寒、暑、燥、濕、風、 火六氣,皆令人咳?!眱葌人远酁榕K腑生理功能失 調,內邪干肺而發(fā)病。臨床上根據(jù)咳嗽發(fā)病時間的長 短可將咳嗽分為急性咳嗽、亞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 急性咳嗽的發(fā)病時間為不到 3 周,亞急性咳嗽為 3 ~ 8 周,慢性咳嗽為大于 8 周。臨床上對慢性咳嗽的定義 為以咳嗽為唯一癥狀或主要癥狀,時間大于 8 周,胸 部 X 線檢查無明顯異常者??人砸彩莾瓤苹颊咦畛?見的就診主訴,頻繁劇烈的咳嗽對患者的工作、生活 和社會活動造成嚴重的影響 [2] 。慢性咳嗽常見原因包 括上氣道咳嗽綜合征、咳嗽變異性哮喘、非哮喘性嗜 酸性粒細胞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肺纖維化等 [3] 。中醫(yī)藥在治療慢性咳嗽方面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尤 其是對于慢性虛寒性咳嗽,用藥后能很快緩解患者臨 床癥狀,但慢性咳嗽復發(fā)率高,相關研究證實中藥聯(lián) 合督灸治療慢性虛寒性咳嗽能明顯延緩患者的復發(fā) 率,且安全無不良作用 [4] 。鑒于此,我科充分發(fā)揮中醫(yī) 藥優(yōu)勢,采用火龍灸加中藥治療慢性虛寒性咳嗽患者 30 例,臨床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1 病例選擇 1.1 納入標準 ①咳嗽時間大于 3 個月;②以咳嗽為 主要癥狀,胸部 X 線、CT、肺功能、肝腎功能、血常規(guī) 檢查無明顯異常;③符合虛寒性咳嗽臨床表現(xiàn),如咳 嗽、咳稀白痰、面色晄白或萎黃、畏寒怕冷、四肢不溫、 少氣懶言、腰膝酸軟、動則汗出明顯、舌質淡、苔白等。 1.2 排除標準 ①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陰 虛陽亢、酒精過敏、傷口未愈、出血傾向、感染病灶、妊 娠、骨折、腫瘤的患者;②辨證屬于痰濕蘊肺、痰熱郁 肺、肝火犯肺、肺陰虧虛者。 2 一般資料 選取 2014 年 6 月—2015 年 12 月在安徽省中醫(yī) 院呼吸內科住院的慢性虛寒性咳嗽患者 60 例,隨機 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 30 例,男 12 例,女 18 例;年齡 25 ~ 65 歲,平均 43 歲;病程 6 ~ 12 個月, 平均 8 個月。對照組 30 例,男 14 例,女 16 例;年齡 26~63歲,平均42歲;病程5~14個月,平均9個月。 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2 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比 較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3 治療方法 3.1 對照組 予以自擬溫肺止咳方加減,藥物組成: 黨參 10g,茯苓 10g,麻黃 6g,桂枝 10g,五味子 6g,細 辛 3g,干姜 6g,吳茱萸 3g,杏仁 10g,枇杷葉 12g,菟絲 子 10g,淫羊藿 10g。 3.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配合火龍灸加 自制溫陽中藥治療。 3.2.1 溫陽中藥方 組成:附子 9g,肉桂 3g,仙茅 10g,白芥子 10g,細辛 3g,淫羊藿 10g,吳茱萸 3g,菟絲 子 10g,干姜 6g。 3.2.2 火龍灸治療方法 物品準備:治療車、干毛巾 4 條、紗布若干、芙蓉膏 1 盒(院內制劑)、鑷子 1 把、水 盆、自制中藥、溫藥碗 1 個、打火機 1 個、100mL 注射 器、95% 乙醇。操作:第 1 步,用溫藥碗將中藥溫熱, 將紗布放在溫藥碗中浸泡,將浸泡好的紗布塊用鑷子 夾持沿著患者背部督脈走向一一放好;第 2 步,將 1 條干毛巾放在溫水盆中浸透,擰干后輕蓋在擺好的紗 布塊的上方,另將 2 條干毛巾沿著濕毛巾的邊緣覆蓋 背部,同時準備 1 條濕毛巾;第 3 步,用注射器在毛巾 上沿著紗布塊放的位置灑上乙醇,并點燃乙醇,此時 在患者背部可以看到燃燒的乙醇形成了 1 條“火龍”; 第 4 步,當患者背部有灼熱感的時候,應立刻用準備 好的濕毛巾按照從頭至腳的方向撲滅火焰,待患者灼 熱感減退后,重復第 3 步的操作,反復操作 3 ~ 5 次; 第 5 步,操作結束后,將濕毛巾從患者背部取下,后用 鑷子將患者背部的紗布塊逐一取下,用干毛巾將患者 背部施灸部位擦干,涂上芙蓉膏(活血化瘀),30min 后 用毛巾擦拭干凈。2d 做 1 次,5 次為 1 個療程,2 個療 程后觀察療效。 4 護理方法 4.1 灸法前護理 治療前應對患者體質及皮膚情況 以及對熱的耐受情況進行評估,多數(shù)患者沒有做過火 龍灸,擔心治療的時候會燒傷皮膚等一系列問題。因 此操作前應與患者積極溝通,做好準備工作,消除患 者緊張情緒。因操作時患者背部是裸露的,應告知患 者保持室內溫度,防止受涼感冒。并且告知患者在乙 醇點燃后房間內會有乙醇氣味,囑患者不要緊張。 4.2 灸法時護理 在治療的過程中,囑咐患者保持俯 臥體位,不要左右翻身,有些患者俯臥體位可能會產(chǎn) 生不適感,可讓患者用枕頭或棉被墊在腹部下面。乙 醇點燃后,患者背部局部皮膚會產(chǎn)生灼熱感,告知患 者這屬正?,F(xiàn)象,不必緊張。操作時應隨時詢問患者, 如果出現(xiàn)背部灼痛感,應立即告知操作者停止操作, 必要時給予降溫處理。操作者每次用注射器在毛巾 上灑的乙醇應適量,防止酒精過多,燃燒毛巾,燒傷皮 膚。此外,在治療的過程中,應告知患者有任何不適 感及時反映,必要時終止操作。 4.3 灸法后護理 操作結束后,囑患者充分休息,4h 內禁止洗浴,避免汗出當風,注意保暖,謹防受涼感 冒。有些過敏性咳嗽的患者對油煙味、花粉、蝦等都 會過敏,這些過敏原往往會引起患者劇烈性的咳嗽, 要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這些過敏原。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7.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 (x _ ±s)表示,采用 t 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用 χ 2 檢 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療效觀察 1 療效評價 咳嗽癥狀消失或偶有咳嗽,畏寒怕冷,后背發(fā)涼 等陽虛癥狀消失為顯效;咳嗽癥狀減輕,陽虛癥狀較 治療前緩解為有效;咳嗽無明顯緩解,臨床癥狀無明 顯改善為無效。 2 結果 治療 2 個療程后,組間比較具有顯著的差異性 (P<0.05),火龍灸結合中藥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 組,見表 1。 表 1 2 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顯效 / 例 有效 / 例 無效 / 例 有效率 /% 治療組 30 16 13 1 96.67 對照組 30 10 14 6 80.00 討 論 慢性虛寒性咳嗽病因病機復雜,《河間六書·咳 嗽》云:“寒、暑、燥、濕、風、火、六氣,皆令人咳嗽”,《內 經(jīng)》言:“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素問·咳論》 曰:“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于肺,則肺寒,肺寒則 外內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靈樞·邪氣藏府病 形》:“形寒寒飲則傷肺,以其兩寒相盛,中外皆傷”,由 此可知,外感、內傷因素皆可引起患者慢性咳嗽。對 于虛寒性體質的病人,外感、內傷因素更容易引起咳 嗽。虛寒體質的病人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畏寒怕冷、四肢 不溫、少氣懶言、腰膝酸軟、動則汗出明顯、舌質淡、苔 白等。本研究證實火龍灸結合溫陽中藥治療慢性虛 寒性咳嗽療效顯著。 火龍灸屬督灸療法范疇,《難經(jīng)·二十八難》:督 脈者,起于下極之輸,并于脊里,上至風府,入屬于腦。 火龍灸療法是以 95% 酒精為主要原料,在灑有酒精的 毛巾上點燃后,利用火的溫熱,作用在人體的督脈穴 位上,達到溫經(jīng)散寒、祛邪外達作用,配合補氣溫陽藥 物使用,療效更顯著,火的溫熱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 促進藥物的吸收,更好的發(fā)揮溫經(jīng)通絡作用。彭彩鈺 [5] 將 57 例陽虛證患者給予 1 個療程的火龍灸治療,結 果得出痊愈患者 7 例,顯效 32 例,無效 18 例,有效率 68.4%,說明火龍灸治療陽虛證患者療效確切。趙俐 黎 [6] 選擇門診亞健康陽虛體質 100 例,隨機分為對照 組和治療組,對照組用普通艾灸療法治療,治療組采 用火龍灸治療,1 個療程后比較 2 組患者臨床療效和 畏寒程度量表積分的變化。結果得出火龍灸明顯優(yōu) 于普通艾灸法,2 組的患者的畏寒程度量表積分均較 治療前明顯下降,但火龍灸治療組畏寒程度量表積分 下降更為明顯,說明火龍灸可有效地干預亞健康陽虛 體質,改善患者的畏寒程度。綜上可知火龍灸在改善 陽虛體質患者臨床癥狀方面具有明顯優(yōu)勢。 此外,人體是一個有機統(tǒng)一整體,人體與外界環(huán) 境是有機聯(lián)系并且密切相關的,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與人 的疾病有密切關系 [7] ,鑒于此,慢性虛寒性咳嗽的患者 尤其要重視飲食護理、生活起居,“苦寒敗胃”,苦寒食 物多會損傷脾胃陽氣,因此應告知患者飲食禁忌,盡 量少吃或不吃苦寒性食物,如綠豆、豆腐、菠菜、莧萊、 茭白、黃瓜、苦瓜、空心菜、茄子、黑木耳、萵苣、冬瓜、 芹菜、柿子、香蕉、梨、桃子等。肥甘厚味難以消化,影 響脾胃運化功能,如:豬肉、鴨肉、糯米、海鮮類等,宜 少食??蓢诨颊叨喑孕┬詼匚陡实氖澄铮缪蛉?、雞 肉、鏈魚、草魚、荔枝、芥菜、肉桂、韭菜、茴香萊、干姜、 生姜、白蔻、紅糖等。綜上,中醫(yī)護理以人為本、注重 整體,辨證施護,中醫(yī)護理技術靈活多樣、易于接受, 與現(xiàn)代護理互相補充,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8] ?;瘕埦慕Y 合細致的護理,能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使患者更容易 接受火龍灸治療,療效更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周仲瑛 . 中醫(yī)內科學 [M]. 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7:70. [2] 金玉翠 . 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及療效觀察 [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 息文摘,2015,15(88):165-166. [3] 陸月明,鈕善福 . 慢性咳嗽診斷與治療 [M]. 上海:第二軍醫(yī)大 學出版社,2007:19. [4] 孫維旭 . 督灸對慢性虛寒性咳嗽復發(fā)率的影響 [J]. 光明中醫(yī), 2015,30(10):2154-2155. [5] 彭彩鈺,李建強,吳清琳 . 火龍灸治療陽虛證 57 例臨床觀察 [J]. 湖南中醫(yī),2015,31(6):85-86. [6] 趙俐黎,王慶波,陳利,等 . 火龍灸對亞健康陽虛體質的干預效 果觀察 [J]. 時珍國醫(yī)國藥,2015,26(4):920-922. [7] 王春香,吳雪蘭,楊明明 . 中醫(yī)整體觀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 [J]. 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5,27(4):254-256. [8] 杜曉樺 . 肺脹中醫(yī)特色護理體會 [J]. 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5,27 (12):1755-1756. |
|
來自: 養(yǎng)道YD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