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講講雙把,有人說雙把就是虎形,其實虎形只是按勁,雙把比虎形勁力要精巧,兩者都是雙手打人,要通過身法貼身沾身縱力,但兩者勁力動作是不同的,雙把是從武穆雙推手演化來的,用時要兩手拇指相交成十字,拳譜上叫作雙推莫露鋒,其動作只有一個,但根據(jù)內(nèi)在的勁力變化不同,又分為三把,叫抽,摟,丟,所謂抽,是來用祁地方言,意思是往上掇,這種手法是打身高比自己高的人時用的,當對方比自己身高時,用虎形按是不順手的,所以要用抽把,先給對方一個向上的勁然后再用向外丟的勁,二勁連在一氣,發(fā)到對方身上诐會覺得是舜間有兩個勁作用有自己身上,一般是化不掉的,所以會被連根據(jù)起飛出,摟把也叫按把或漂把,取水中按瓢之意,是打身體委壯的人用的,要先有一個向下按的勁,對方本能就會有向上跳,按得越緊跳得越高,然后再向外丟,二勁連在一氣,對方也會被發(fā)得很遠,所以講抽把,摟把不離丟把.拳譜中講,抽摟丟三把經(jīng),連環(huán)一氣向前攻,就是此意,需要說得是三把的變勁不在手上變,而在身內(nèi)變,所以拳譜上講腰內(nèi)縮展變化靈,就是此意,其形很笨,其勁實巧,,妙極,妙極.這個在形意拳里是沒有的,所以我看到有人在形意拳著作中也講抽,摟,丟三把經(jīng),連環(huán)一氣向前攻.找了很久,也末發(fā)現(xiàn)有三把的介紹.另外根據(jù)練法不同,三把也有很多變手,另外還有單把,因為把是貼著對方發(fā)的,可發(fā)寸勁,傷其內(nèi),所以說寧挨三拳,不挨一把. 拳譜中講,內(nèi)五行要順,內(nèi)五行要和,內(nèi)五行要催。外五行要變.所謂內(nèi)五行就是五臟,內(nèi)五行要和,要順,就是從內(nèi)里出來的勁要和順,有些人努腹,湯腹,以增加暴發(fā)力,這樣內(nèi)五行怎能和順呢.長此下去,會腹大如鍋,硬如鐵而不良于行的,所以發(fā)勁時內(nèi)里要有和順之意,慢慢積養(yǎng),方不失正路,是為練習者鑒,記之,記之. 所謂外五行要變,也稱變臉,外五行指得是五觀,是內(nèi)氣足后,在內(nèi)氣的催動下,五官驟變,與對方交手時臉色一變,錚獰嚇人,這些都不是強求而得的,是功夫的體現(xiàn). 傳聞戴龍邦據(jù)武穆九要論而創(chuàng)五行拳,不知此話真否.戴家的五行拳與形意的有很大不同,下面將依據(jù)拳譜,一一道來,現(xiàn)在講講五行拳 先講一下劈拳,劈拳似斧非斧也,有捧撐掇碟之勢。是講劈拳要像斧一樣,但不直接去劈,要先打向上的舉勁與向外的捧勁,先把對方的根拔掉,然后再向下向外劈,這樣可使對方跌得更遠,這個和形意拳的劈拳一樣。劈拳的功夫是要將對方雙腳離地飛出方為得法。如使對方單腳離地跳出,則說明功力不夠,或發(fā)勁還是不對。這個要悉心體會。戴家的劈拳要比形意的架子更小,因為有束展勁,所以發(fā)出的勁更大。只有劈拳和形意的差別不是太大。 其余的幾個五行拳和形意的差別就很大了。 下面說說躦拳。躦拳似閃非閃也,有山倒嶺塌之勢。躦拳似閃電。就是指截得要快,拳譜中講,實來須寸挫,左右裹風行,得機得勢截,寸步巧躦身,敵快何須懼,精神通目神。對方來得越快,打得越實,才能截得越好,此即所謂打?qū)嵅淮蛱摗?/p> 躦拳也叫截拳,這個很重要,拳譜上講顧,開,截,追其實顧就是開就在于截因這樣讀叫截顧開,截法就是顧法,截了對方,對方門戶自然就開了,才可進身,這個叫追,所以顧開截追要連在一氣.躦拳正好就表現(xiàn)在這里,從外形上看,其手法如同我們形意的掩肘而后用肩打,拳勢很簡單,但內(nèi)里它有獨特的身法,即束展,戴氏的束展與河南的又不同,要比河南的動作小,有反弓勁,俗稱猴勢,是從武當導引法得出來的,所以講打法以身顧,用肩肘打人,所以躦拳不在拳法而在身法,要一觸即發(fā),一碰人就倒,所謂有躦拳似閃非閃也,有山倒嶺塌之勢,無身法,如何能有山倒嶺塌之勢.只有用身法逼得上,才能使對方感到山倒嶺塌,無處躲藏。 現(xiàn)在講講炮拳,炮拳似炮非炮也,有江濤拍岸之勢。是講炮拳要像炮一樣有炸勁。但炮拳不光有炸勁,而且人像江濤拍岸一樣,有卷勁,還要有擁勁。炸卷擁三勁合一,打顧一體,戴家的炮拳和形意的炮拳練法不同,形意的炮拳戴家叫射球勢。戴家的炮拳勁力有點像形意的橫拳。但比形意的橫拳要剛猛。 崩拳似箭屬木非箭也,有舟行浪頭之勢,是指崩拳要如同箭一樣射出,但崩拳走的路線不是直的,則是像形意拳的鉆拳一樣斜向上走,如同舟行浪頭一樣隨高打高,隨低打低。一般打三點,即丹田,心口,咽喉。因為身子是弓著的蓄著勁,挨著那在那發(fā),即所謂的暗勁,才能隨高打高隨低打低。另外,手不夠時要用肘補,所謂肘手同攻,拳去不空回,空回總不奇。 橫拳似彈非彈也,有輪行壕溝之勢。 是講橫拳要如同彈丸一樣射出, 所謂身如弩弓拳如彈,但橫拳所行路線不是 直線,而是如同輪行壕溝一樣走下弧線,先打截勁,然后走下弧線, 這樣做很隱蔽,當拳面帖著對方丹田時,擰轉(zhuǎn)發(fā)寸勁以傷其內(nèi),橫拳傷人是很歷害的。 所以老師在說橫拳時,往往要在學生腹前墊一個厚枕頭,然后將學生發(fā)出,使其嘗試橫拳的勁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