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民不聊生,爆發(fā)紅巾起義。25歲的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領(lǐng)導的紅巾軍起義反抗元朝。1368年初,朱元璋在應(yīng)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朱元璋能從一個放牛娃開始逐步崛起,最后推翻蒙元登上皇位,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和他出生入死、患難與共的開國功臣?! ?span style="position:relative;left:-100000px;">公司組織機構(gòu)圖 不料,朱元璋當上皇帝后,就向這些握有大權(quán)的開國功臣們舉起了屠刀。 1380年,明太祖以謀逆罪處死宰相胡惟庸,屠滅其三族,連坐其黨羽,殺了一萬五千多人。1390年,又以伙同胡惟庸謀不軌罪,處死韓國公李善長、列侯陸仲亨等開國功臣。10年時間,前后被殺的有幾十家王公貴族,近三萬多人。 1393年,朱元璋又以涼國公藍玉欲圖謀反為由,將藍玉誅殺。藍玉一案,族誅一公、十三侯、二伯,牽連被殺一萬五千多人,“元功宿將,相繼盡矣?!敝\逆之罪一般都是碎剮凌遲處死,念及藍玉與自己是兒女親家,朱元璋心一軟,寬大處理:碎剮改成剝皮。這樣,劊子手把藍玉整張人皮剝下來,算是留了全尸,并把人皮送往他女兒蜀王妃處“留念”。 朱元璋兩次大屠殺的對象,都是他出生入死、患難與共的開國功臣。他們?yōu)橹煸俺錾胨溃煸耙唤y(tǒng)天下,平張士誠,誅陳友諒,南征北討,功勛卓著。當他們以為可以分享富貴時,卻被朱元璋施以慘無人道的酷刑并殊連九族。 朱元璋借此兩案,大開殺戒,從洪武十三年到洪武二十六年的14年間,他幾乎將明初的開國功臣誅殺殆盡,受株連被殺者有四萬五千余人。 實際上朱元璋屠殺功臣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quán),防止文臣武將專權(quán),掃清子嗣統(tǒng)治的政治障礙。 胡惟庸要死,胡惟庸不死就不能廢除丞相制度。當時各地的奏章要送給皇帝一份,同時要給中書省丞相送一份,而胡惟庸很多重大事件往往不向朱元璋請示,就擅自加以處理,這讓朱元璋心里極為不滿。胡惟庸死后丞相制度立馬被廢除了。丞相廢除后,其事由六部分理,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中央集權(quán)得到進一步加強。 藍玉也要死,藍玉原本是留給太子朱標的班底,藍玉和朱標關(guān)系還很好。但是朱標因風寒病逝,居功自傲的藍玉不是皇太孫朱允炆能駕馭得了的,所以朱標逝世不久,朱元璋就把藍玉給殺了。 |
|
來自: 昵稱62051115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