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雨疏風(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最近的大熱劇《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相信大部分的寶友要么看過,要么聽過。 江南閨閣的秀氣、侯門大戶的氣派盡收其中,更是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了宋時風(fēng)貌。像“紅男綠女”的嫁娶風(fēng)俗: 更多的是錦衣華服,珠釵翠環(huán),配與美人,相輝相映。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宋代的品玉美學(xué)。 1 歷史上的宋朝,是一個極其講究“美”的時代;宋人自有他們的風(fēng)雅生活。 琴棋書畫,點茶、焚香、插花、掛畫..... 在日常間尋雅致,美已經(jīng)成為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而涵養(yǎng)與修為就在舉手投足中。 與唐朝崇尚的繁復(fù)美艷不同,宋朝的美學(xué)追求平淡含蓄的藝術(shù)格調(diào),追求在圓、方、素色、質(zhì)感上的單純。這一點可以說是方方面面皆有體現(xiàn),從園林、服飾、家具、書畫、用器到珠寶首飾。 比如宋時之玉: 玉石,尤其是和田玉,在宋代也達到了一個巔峰;嗜玉成癮的宋徽宗,更是實力為和田玉代言。 宋代 白玉飛天 宋代青玉狗 和田玉的雅致與貴重、潤澤卻又脫俗的品性,正好與北宋以后“不在世間,而在心境”的時代精神相通。 宋代白玉駝獾 2 宋代淑女的環(huán)佩簪釵 在劇中,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女性長輩們戴花鈿簪鐲,多以穩(wěn)重深色為主。 ![]() ![]() 在素銀、紅瑪瑙到翡翠、松石.....顏色略亮一點的的就南紅與紅珊瑚,卻在美艷之外,別有大方端莊的氣場。
當然,說起古代劇中顯貴重的首飾,自然少不了翡翠。 而上圖二位夫人在盛裝下有著盈盈綠色的翡翠手鐲,確實美貌。 清代 金鑲珠翠耳環(huán) 但寶姐不得不指出,翡翠雖好,但它傳入中國的時間可并不是在宋代,而是明代中晚期。這個道具BUG,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呢? 劇中,各位大家小姐們佩戴飾物皆以淺色為主,造型多為花草女主角盛明蘭更是尤愛白玉。 ![]() ![]() ![]() 不求滿,也不求多。 只要恰到好處的那么一抹亮色,就足夠表現(xiàn)出自身淡雅文靜的婉約氣場了。 白玉,有白色的高潔純凈;碧玉,有碧玉的秀氣明麗:藕粉,有粉色的溫柔婉約。 淡淡的書香氣與古典質(zhì)感,就在美玉潤澤的那一瞬間了。 3 宋代君子的文雅翩翩 孔子在《禮儀·聘義》中說:“君子比德于玉焉,溫潤而澤仁也。” 在古人眼中,君子是人格審美的典范,而玉是高潔的德行。 因此,古代,男子常以佩玉來證明自己是一位理應(yīng)受到信任和尊重的君子。 這也是“君子無故,玉不離身”的來歷了;而君子之間贈玉,更是佳話美談。 追求從容與風(fēng)度、文雅與內(nèi)涵的謙謙君子們,在佩玉時更是十分偏愛雅致的的題材。 比如古韻十足的仿古玉、寄情山水的山水牌,亦或者素樸簡約的無事牌,更顯得節(jié)制有禮,平和悠遠。 中國書畫所謂“四絕”,即詩、書、畫、印四位一體,書畫家?guī)缀鯚o不喜歡用印、藏印,文人墨客也都喜好以印留名。 印章,于古人來說,一方面是身份與權(quán)力的象征;另一方,也是放松自我的賞玩與寄情。 君子持印,是守一方天地,以不變應(yīng)萬變的淡然。 4 有情人:何以結(jié)恩情 古人向來含蓄,浪漫的情意斂藏于內(nèi)心,但宣之于口的方式,往往是委婉寫意的,將千言萬語融于一詩一畫,或是一景一物。 早在戰(zhàn)國時就已經(jīng)有人們開始用佩玉繩結(jié),以此托福納祥、傳情達意。 詩經(jīng)中“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瑤”,而這里面的“瓊瑤”就是玉。 《古詩箋》中釋說:“以玉綴纓,向恩情之結(jié)”;何以結(jié)恩情 美玉綴羅纓”。 許多婉轉(zhuǎn)的情思,只在那潤澤的溫度中。 無論是為心儀之人的贈玉綴羅纓時的心意昭昭;還是出嫁時,夫妻玉佩結(jié)縭時的恩愛兩不疑; 玉,是有情人的心有靈犀。繩絲易舊,但美玉與情誼難改。 想知道禪悅年貨節(jié)有什么活動? 點進下方二維碼添加禪悅珠寶顧問 更有知否超多同款~ 給您每日驚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