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吉賽貝·托納多雷 編劇:吉賽貝·托納多雷、亞利桑德羅·巴里克 主演: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里 類型:劇情 制片國家/地區(qū):意大利 上映時間:1998年10月28日 片長:165分鐘(剪切版:125分鐘) / Part 01 「這部電影,是世上最好的后悔藥」 ▼ 有人說看電影是為了體驗千萬種不同的人生。 不過電影最動人的意義也許還是在于, 每一場你看過的電影,你為之閃爍的目光下, 都承載著你的悲歡往事。 當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是會心一笑的。 因為我知道我終于找到了,這世上最好的后悔藥。 記得我們解讀過的那本卡爾維諾的《樹上的男爵》嗎? 里面的主人公柯希莫一輩子生活在樹上,終生沒有踏足地面一步。 而那句倔強的“不充滿力量地保持自我,就不可能擁有愛情?!?/strong> 給了多少在猶豫中掙扎的人以勇氣? 今天這部電影里的人物就堪稱電影版的柯希莫,1900。 沒錯,1900不是一個時代的名字,而是一個孤兒的名字, 一個被拋棄在一等艙鋼琴上的男孩, 沒被富人撿去,倒被個黑人收養(yǎng), 在一艘船一樣大的搖籃中長大, 一生都沒有離開那艘船踏上過陸地一次。 人人都說,世上沒有后悔藥。 不是的,世上只是沒有后悔之后可以吃的藥, 但是每一個來自未來的忠告,其實都是最好的后悔藥。 這部《海上鋼琴師》,就比誰都懂得未來。 它告訴我們,不止是愛情, 如果不充滿力量地保持自我,你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它告訴我們?nèi)绻闵釛壛四愕募兇狻⑸釛壛四愕膱猿?、保持你的虛與委蛇,保持你的迎合, 那么你即將會發(fā)現(xiàn),你將什么都做不成。 多少人為了追求一些東西,舍棄了一些東西, 但等他真的追求到了之后, 他卻發(fā)現(xiàn)自己得到的一切根本不重要, 而他從前拋棄的那些才是最重要的。 / Part 02 「你不是永遠都需要改變的」 ▼ 在這部電影里,人們會為了這位海上鋼琴師1900的音樂而瘋狂。 所以只要他下船去世界巡演, 想要的一切便唾手可得。 可是無人能懂1900為什么不下船, 1900也從沒想過這個問題。 那些離開的人們會在陸地上贊嘆海上的鋼琴師,說1900是世界上最好的鋼琴師也不為過, 每一個聆聽過他的音樂的人都深受感動、無法忘懷。 這種傳說吸引了有著“發(fā)明爵士樂”稱號的鋼琴家莫頓, 他輕蔑地向1900下了戰(zhàn)書。 看懂了這場決戰(zhàn),也就看懂了1900的天性。 第一回合, 1900從莫頓的彈奏中感受到了冬日的暖意, 便上場彈了一首極其簡單的《平安夜》, 不怕引起他人輕蔑的眼光。 第二回合, 莫頓即興創(chuàng)作了一首動人心扉的鋼琴曲, 令1900淚流滿面,并稱贊他是最好的鋼琴家。 1900感動到上場彈奏完全一樣的曲子, 聽眾皆摸不著頭腦, 這可是比賽啊,怎么能彈一樣的呢? 只有莫頓知道他的厲害, 僅聽一遍就完全復制,而且某一處的細節(jié)過渡更流暢, 此刻起莫頓才真正重視1900。 于是第三回合莫頓使勁炫耀速度, 那奪目的技法震撼了觀眾,卻惹惱了1900。 最后一場1900彈得像四只手同時敲打鍵盤, 每一個音符都準確無誤地落下, 以至于一曲完畢,琴弦發(fā)燙得能點燃煙頭。 1900贏了,只為了教訓莫頓爭名逐利的心。 因為莫頓把音樂當成討好的工具,迷惑眾人, 令音樂失去了真正的力量。 可見1900始終純真, 他會因誠摯而毫無掩飾地感動, 也會因憤怒而毫不客氣地反擊。 打敗了世界第一, 似乎1900更有理由離開大海, 走上陸地接受眾人的膜拜。 所以1900的好朋友麥克斯勸他, 世界就在陸地上,只一個舷梯的距離, 意味著幾步就到,幾步就能攀上世界的頂峰, 為什么不下船呢? 1900沒有回答,導演也沒有回答, 但他用1900這一生的純粹和堅守和他收獲的痛快和純真回答了我們。 我們很難做1900, 因為我們總是覺得自己是永遠需要改變的。 包括我們的優(yōu)點, 因為這種優(yōu)點不適合這個社會,不適合生存。 比如說單純,比如說柔軟。 但是結(jié)果又如何呢, 你拼命地為了那個人變成最好的人,他卻不會因此多看你一眼。 你為了好的人際關(guān)系去討好逢迎, 失去的不止是快樂,還有獨立的人格。 你為了不再受傷而開始堆砌城府,步步為營, 結(jié)果同樣換不來真心, 到最后,孤獨的還是自己。 1900代表著一種可貴的纖塵不染的自我, 代表的是那個初降人世的純真靈魂。 正是這種最原始的純凈, 感動了那些所有已經(jīng)在生活中蹉跎變形的人。 試想如果1900真的下了船, 迷失于那些鮮花掌聲金幣之中,成為所有蕓蕓眾生中的一個, 他又拿什么來打動我們? / Part 03 「越是圓滿,越是不想要」 ▼ 而看完電影,我曾非常困惑的是, 為什么1900可以保守純真? 難道僅僅是因為主角光環(huán)嗎? 將電影從最精彩的部分往前拉, 看到他的童年,我看到了答案。 一個人的童年不管是貧窮還是富裕, 只要他的生命充滿歡愉, 他的內(nèi)心一度充實而溫暖, 便不太計較那些虛幻的名利的得失。 1900的偉大,有一半必不可少地來自他快樂的童年。 丹尼是1900的養(yǎng)父,他用賭馬報教1900識字, 聽著1900稚氣地讀那些有趣的馬名,丹尼總是哈哈大笑。 1900問丹尼:“什么是媽媽?” “媽媽是這世上最好的馬。純種馬,你賭媽媽,準贏不輸?!?/p> “什么是孤兒院?” “孤兒院就像座大監(jiān)獄,專門關(guān)押沒有孩子的人?!?/p> 丹尼守護了1900的純真,就連謊言都是無比童趣的。 以至于對1900來說,他有一個父親就是圓滿的,不需要去想為什么沒有媽媽。 而孤兒院是沒有孩子的可憐蟲住的地方, 所以是1900不能拋棄丹尼。 一個父親的愛,是最偉大的教育。 在弗吉尼亞號上,在快樂無比的童年里, 1900得以窺見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鋼琴。 鋼琴彈奏的音樂就是他人生的音樂, 奢華的舞會,昂貴的雪茄, 岸上的美國大廈,人們的黃金欲望, 都不能打亂的人生音樂。 人生來就擁有很多東西, 卻在長大的過程中不斷被剝奪。 而當外界從來就沒能剝奪你什么的時候, 你也就不需要向它索取什么了。 幸福來自于一種滿足, 童年不可以重來,歲月也不可能倒流, 但是我們依舊可以從現(xiàn)在開始, 去追求自己心靈上的飽滿, 那是一種真正的滿足。 習慣一種生活太久,就會忽略一些最重要的細節(jié), 而那些被忽略的細節(jié)卻往往指向你所處的生活的奧秘。 電影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jié): 1900一生都在大海上,但他從未聽到過別人曾聽到的大海的叫喊。 于是1900在某一天決定下船, 去陸地生活兩年,再回來傾聽大海的聲音。 但他到舷梯的一半就停止了, 他盯著美國此起彼伏的高樓大廈良久,最后釋然一笑,重返大海,再也沒有過下船的念頭。 是什么使1900的腳步停下? 不是他看到的東西,不是成千上萬的街道,工業(yè)化的烏煙和擁擠的高樓逼退了1900, 而是他不能看到的盡頭讓他走不下去。 你只能選擇一種最好的人生, 放棄許許多多與別人攀比的人生, 你要成熟到擁抱所擁有的,輕輕放下求而不得的。 只有認清這一點, 腳下的土地才夠堅實,生活之路才能延伸到你想去的地方。 麥克斯最后下了船, 下船不是難事,難的是把海洋拋在腦后。 麥克斯在陸地上撒尿都要撒到外面, 廁所倒是穩(wěn)穩(wěn)地固定在地上, 他卻像個傻子似的搖搖擺擺。 又過了幾年,當人們要炸毀廢棄的弗吉尼亞號時, 麥克斯在最后時刻找到了仍沒下船的1900。 此時麥克斯終于懂得了1900。 城市一望無際,光是街道就有幾千條。 一個女人,一棟房子,一塊屬于你的地方,一片你可以欣賞的風景, 你竭盡全力地尋找這些東西, 但當你在世界中闖蕩幾年后, 光是聽到這些愿景都會淚流滿面。 因為人生太短,而生活太艱難了。 況且這些你奮斗得來的東西, 看起來是為你所擁有, 你似乎已經(jīng)坐擁一個國度, 可實際上,你已經(jīng)在追逐它們的路上, 早已成為它們的奴仆。 而你早該知道,你本擁有與生俱來的東西, 藏在你珍貴的童年里, 藏在陪你成長的富足的精神里。 那時你沒坐擁一切,卻從沒缺過什么幸福。 麥克斯最后淚流滿面, 他知道自己沒能力帶走1900, 只能親眼看著1900與弗吉尼亞號一同被炸毀。 海上鋼琴師的傳奇結(jié)束了, 可我們的生活將以什么繼續(xù)? 生活是無限的,但你只能創(chuàng)造一種最想過的生活。 1900用生命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事實: 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 讓我們屈服于它,把我們壓到地上。 但我們總能選定一種隨心而生的生活, 戰(zhàn)勝它,從此一個人就是一個世界。 自由地選擇活法、不隨波逐流的人必然要默默地承受孤寂, 不求被人記起,但求無悔這一生。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自由就好。 |
|
來自: lixiujuan2012 > 《電影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