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學習筆記1-老子及道德經(jīng) 關于老子: 1、老子不姓老,他姓李,名耳,字聃(dan),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約公元前571年~471年,活了大約百歲,出生在今河南省鹿邑縣,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傳說他母親懷孕好多年都不生,這一生出來就長得白胡子,所以管他叫老子。 2、他與莊子并稱老莊(大家不要以為老莊指的是莊子,而是老子與莊子哦)。 3、我們在封神演義中知道的“太上老君”指的就是老子,他在道教中被尊為道教始祖,稱之為“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認為李姓始祖。
關于道德經(jīng): 1、據(jù)說,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fā)行量最大的是《圣經(jīng)》,其次就是《道德經(jīng)》。 2、《道德經(jīng)》又稱《道德真經(jīng)》、《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道德經(jīng)全文5000多字,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jīng)》、下篇《道經(jīng)》,不分章,后改為《道經(jīng)》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為《德經(jīng)》,并分為81章。3、有種說法是,道德經(jīng)其實并不完全是老子寫的而是他編纂的,個人覺得應當是集上古的堯舜禹到夏商周時代(老子是春秋末期的,春秋在西、東周朝之后,周朝有八百年的江山。有個傳說說文王拉八百步車,周朝天下因此八百年)的領導者總結出的一些領導者、管理者的法則和教育孩子的法則,這些法則被刻在太廟里的金人背后,這就是金人銘。所以,個人學習的感覺是道德經(jīng)應當時有集成了金人銘的諸多表述。 4、道德經(jīng)是講怎么做好領導與管理的經(jīng)典之書。 5、道德經(jīng)講了兩個:一個道指天之道;一個指圣人之道。圣人要按天之道行事。 6、天之道指萬事萬物運行的法則,而萬事萬物是基于道而生發(fā)出來的,有點象易經(jīng)中的“太極”。 7、道德經(jīng)狹義的看是寫給國君的,是指導國君做好領導和管理工作;廣義的講可以指導每個人的為人處事。 |
|
來自: 昵稱mqTGP > 《道德經(jīng)專業(yè)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