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比較多,篇幅也比較長,我們分幾篇來講解,望大家諒解。 侵染性病害: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番茄斑枯病、番茄灰霉病、番茄菌核病、番茄葉霉病、番茄葉斑病、番茄青枯病、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病、番茄細菌性斑點病、番茄病毒病、番茄根結(jié)線蟲病。生理病害:營養(yǎng)元素缺乏癥、營養(yǎng)元素過剩癥、葉片翻卷、揭苫后植株萎蔫、裂果、嫩莖穿孔病、2,4-D藥害、落花落果、畸形果、畸形花、氨亞硝酸氣害、空心果、黃枯與萼片干尖、果實臍腐病、茶色果、綠肩果病、日灼病、高溫障礙、網(wǎng)紋果、筋腐病、早衰。蟲害:薊馬、白粉虱、美洲斑潛蠅、二十八星瓢蟲、斜紋夜蛾、棉鈴蟲、茶黃螨、紅蜘蛛。 侵染性病害:1、番茄灰霉病①癥狀: 灰霉病喜低溫高濕,隨著近幾年病菌的抗藥性增強,防治也越來越困難。一般灰霉病從葉尖開始,灰褐色“V”形病斑,并逐漸擴大引起葉片枯死。果實初期變白、軟腐,逐漸產(chǎn)生水腐狀灰霉。 ②防治方法: 1、煙熏:遇到連續(xù)陰天、雨雪等天氣,可在傍晚選用10%速克靈或45%百菌清,每畝地每次大約250克。 2、噴粉:噴霧容易早成大棚濕度增大,可傍晚時候選用10%滅克、5%百菌清、10%殺霉靈或10%灰霉靈,每畝地每次大約1000克。 3、交替用藥:50%速克靈、50%撲海因等藥連年使用已產(chǎn)生抗藥性,可交替使用28%灰霉克、50%滅霉威或特立克等。 4、移栽前施藥:在幼苗移栽前一天先施藥,防止移栽后緩苗期抵抗力下降,病菌容易侵染。 5、澆水前施藥:澆水后容易引起病害發(fā)生,因此在澆水前2天,應(yīng)該先噴藥,重點噴灑花和幼果。 6、悶棚:上午棚溫提高到32℃左右,達到34℃放風(fēng);中午把溫度降到25℃以下,降到20℃的時候停止放風(fēng);晚上保持14℃左右,創(chuàng)造一個適合番茄生長但不適合灰霉病發(fā)生的環(huán)境。晴天上午澆水后立即悶棚,達到33℃悶棚1小時左右放風(fēng)排濕。 7、摘花:在坐果后及時摘除殘留的花瓣和柱頭,這兩個是番茄灰霉病開始侵染的部位,阻斷侵染。 8、噴花:蘸花容易造成灰霉病加速傳播,可使用10~25ml/kg防落素液加0.1%滅霉威或特立克進行噴花,一個花穗2~3個花時噴一次,開到一半時再噴一次。 2、番茄菌核病①癥狀: 葉:從葉片邊緣開始出現(xiàn)水潯狀、淡綠色,潮濕時出現(xiàn)白霉,逐漸發(fā)展成全葉灰褐色枯死。 莖:多從病葉開始由淡褐色水漬狀病斑擴大為灰白色,潮濕時表面生出白色棉絮狀菌絲體,后期莖部表面和莖內(nèi)產(chǎn)生黑色菌核。 果:主要危害未成熟果實,由果柄開始水漬狀淡褐色逐漸擴展至整個果實,表面生白色棉絮狀菌絲和黑色菌核,果實軟腐。 ②:防治方法: 育苗前清除種子中的菌核。 發(fā)現(xiàn)發(fā)病,初期可選用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800~15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莖基部和地面上每隔7~8天噴一次,連續(xù)噴3~4次。也可以在開花前使用速克靈煙劑煙熏,每畝地大約每次400克。 3、番茄葉霉病①癥狀: 首先在葉背面出現(xiàn)圓形或者不規(guī)則淡黃綠色病斑,然后在這些病斑上長出灰色或黑褐色的霉。葉片的正面隨著背面的病斑發(fā)展,逐漸由綠色變?yōu)辄S色,直至枯黃。發(fā)病順序是由上到下。 莖部、花、果實出現(xiàn)梭形黃褐斑并有黑霉,花受病害會出現(xiàn)落花,果實產(chǎn)生黑色凹陷硬斑。 ②防治方法: 1、選用優(yōu)質(zhì)種子。 2、播種前,用55℃左右的溫水浸泡半個小時左右,減少病害發(fā)生。 3、與其它科作物2年以上輪作。 4、有病害的大棚,要進行消毒處理,可以用每畝1000~1500克硫磺粉和2000~2500克鋸末混合后放多出,熏蒸一夜。 5、及時清洗大棚膜,增加透光性。 6、避免偏施氮肥,增加磷鉀肥,提高作物抗病力。 7、噴藥防治,例如2%Bo-10水劑15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還有10%敵托粉塵或5%百菌清粉塵劑,每次每畝地1000克左右,一周左右一次。 |
|
來自: 韓山布衣魏 > 《特色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