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0印尼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馬來群島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圖為1920年代印尼華人建筑。 ![]() 2/10面積較大的島嶼有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里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圖為1920年代印尼華人。 ![]() 3/10蘇門答臘島古名為suvara dvīpa(梵文:“金島”),在中國文獻中也稱之為“金洲”。馬來語稱為Pulaw Emas,也指金洲,顯然是因為自古以來蘇門答臘山區(qū)出產黃金。圖為1920年代印尼華人婦女。 ![]() 4/10棉蘭是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第一大城市,北蘇門答臘省首府。位于蘇門答臘島東北部日里河畔,棉蘭市由瓜哇人、馬來人、華人等民族組成,其中華人占19%以上,大多數人從事工商貿易。圖為1920年代印尼華人建筑。 ![]() 5/10棉蘭地區(qū)的華人群體是印度尼西亞華人中最特殊的。 ![]() 6/10他們完全抵制印尼曾經實行過的語言同化政策,全部都說流利的漢語,并完全實行華夏文化。 ![]() 7/10棉蘭地區(qū)的華人是印度尼西亞華人當中經濟能力最強的。 ![]() 8/10據說,雅加達地區(qū)的大部分富有的華人家庭,也是來自棉蘭的。 ![]() 9/10據史料記載,最早從9世紀下半葉晚唐(約公元879年)開始就有廣東人赴印尼謀生,印尼華人的先祖在1000多年前漂洋過海南渡,落地生根。 ![]() 10/10至19世紀,中國移民海外人數日益增加,華人社團組織也以各種地緣、族緣、語緣形式集結發(fā)展起來。印尼各地的廣東會館、同鄉(xiāng)會大約在1880年前后開始紛紛成立,潮汕、客家、廣府的華僑華人紛紛設立會館、社團,修建廟宇,守望相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