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論華夏歷史上最孤獨的皇帝,非明朝崇禎皇帝莫屬。也許,只有他才能真正的體會那種作為一國之主卻十分孤獨的痛苦。 明思宗朱由檢(1611-1644),生于立春日,父朱常洛,母劉氏。崇禎為朱常洛第五子。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勤勉,同時也是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盁o力回天”這四個字,可以概括崇禎的一生。 朱由檢與其兄長朱由校在位時間均短(明光宗朱常洛生有七子,五子夭折,只有朱由檢和明熹宗朱由校長大),16歲的崇禎繼承帝位。此時明朝因小冰河期天氣異常寒冷,災(zāi)荒頻繁。在亂民,外敵頻繁破壞入侵在風(fēng)雨中飄搖。 我們常說子承父業(yè),那么父親留給兒子的基業(yè)應(yīng)該是雄厚不可輕易打垮的。然而,崇禎接手的父業(yè)卻是一個爛攤子。為了收拾這個爛攤子,崇禎自己省吃儉用,節(jié)衣縮食,宮女不夠用了,也不敢擴招,他甚至把宮里的金銀器皿、大殿里的銅壺都當(dāng)?shù)袅耍渥鬈婐A。按理說,這么一個勤儉且十分務(wù)實的皇帝,應(yīng)該深受臣民的愛戴而繼續(xù)擴大家業(yè),守住大明王朝才對。但他卻成了大明亡國的罪人,實在讓人扼腕嘆息。 其實,研究那段歷史,我們可以知道,勤儉且務(wù)實的崇禎皇帝是多么的孤獨。那時大明的君臣關(guān)系十分奇葩,互不信任,誰也不愿擔(dān)責(zé)任。很多要員大臣只顧瘋狂斂財,而全然不顧國家的生死存亡,官員如此,百姓更是。即使是作為皇帝的崇禎也無法改變這種畸形的風(fēng)氣,最終,國家滅亡如期而至。 在大明面臨生死存亡之際,崇禎放下皇帝之尊,去哀求大臣和親戚們捐款,給防守北京城的士兵發(fā)軍餉。但他得來的卻是皇親國戚一毛不拔,滿朝文武裝瘋賣傻。 崇禎發(fā)出捐款號召后,有一個60多歲的老頭,來到戶部,熱淚長流,捐出了自己畢生積攢的400兩銀子。崇禎得知后,馬上給他賞了一個“錦衣千戶”之職。按理說,一個60多歲的平民老頭都熱血捐出自己畢生的積蓄,那么滿朝文武大臣更應(yīng)起到帶頭榜樣的作用。然而,滿朝文武大臣們個個裝瘋賣傻哭窮,而鬧出不少奇葩事。有的在敷衍了事,耍賴,逃避;有的甚至把自家鍋碗瓢盆拿到大街上練攤,有的在豪宅門上貼出“此房急售”等等。 就連崇禎的岳父周奎也不愿救這個女婿一把,不肯拉大明一把。周奎本是個富豪,崇禎想讓他捐款10萬兩,給大家?guī)€頭,然而他在哭得死去活來之后,“大義凜然”的捐出了一萬兩。無比郁悶的崇禎打算給這位岳父折個中,讓他捐款2萬兩,周奎眼看糊弄不過去,便進宮找自己的女兒周皇后,周皇后要他深明大義,并把自己的5000千兩銀子給了他。奇葩一件接一件,這國丈周奎將女兒給的5000兩銀子捐出了3000兩,剩余的2000兩回到了自己的腰包。 就這樣,整個捐款結(jié)束,僅獲得20萬兩。崇禎明明知道他的這幫奇葩臣子貪污受賄,有的是錢,他也屢屢以國家民族大義來曉喻他們,但權(quán)貴們就是不愿意放血。最終,崇禎絕望了。大明的滅亡也如期而至。 1644年3月18日,這個勤儉務(wù)實卻又孤獨的皇帝在煤山自殺,大明覆亡。崇禎走了,大明的這幫奇葩臣子也得到了應(yīng)有的報應(yīng)。他們落入闖王的手中,在闖王的嚴刑逼供下,當(dāng)初一個個哭窮得死去活來的他們爭先恐后的捐出了自己的全部家當(dāng)。經(jīng)過殘酷拷掠,李自成軍共得銀7000多萬兩,均讓工人重新熔鑄成巨大的中間有孔竅的方板狀銀板,后來運往西安。 國家滅亡了,哪里會有臣子的家,最終這些奇葩臣子交出了錢后又交出了自己的命。也許,這就是這幫奇葩臣子注定的宿命。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我們?nèi)ソ庾x歷史,是要記住歷史教訓(xùn)。明白有國才有家,歷史悲劇才不會再次上演。 |
|
來自: 昵稱61973742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