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做什么事情,就兩個字:立刻,馬上!——名言 現在這個時代,孩子做事情缺乏效率,是很多爸爸媽媽的難以言表的痛點。咱們先來看看,前段時間網絡上瘋傳的幾張圖片: 圖里面的家長都面臨著一個什么樣的問題呢?也就是孩子作業(yè)?,F在這個時代的家長,都是談“作業(yè)”色變。談什么都不要談孩子作業(yè),一談就會上火。 孩子做作業(yè)是現代家長的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原本作為家長一天工作下來就非常的辛苦了,還需要堅守在孩子做作業(yè)的“一線崗位”,有時候還必須得寸步不離,不然孩子就是來個“拖”字訣,半夜才寫完作業(yè),讓家長血壓超過儀器的測量值。 從兩個方面來講,孩子做作業(yè)做得晚,會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1、有時候可能的確是作業(yè)布置多了; 2、孩子做作業(yè)很慢; 3、孩子做事情效率低,作業(yè)時間拉長。 我的經驗是大多數情況下是第三種原因。很多孩子在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完成作業(yè),因為做事效率低,會拖到半夜才完成,讓很多家長深痛惡絕。所以在班級組織的家長會上,家長反映最多的問題還是孩子的作業(yè)問題。 比如班上的小李家長這樣反映: 每天晚上孩子回到家,孩子打開自己的小臥室,把書包隨手一扔,“咣!”書包掉在床上,然后到客廳慢悠悠的打開電視,看動畫片。 媽媽這個時候正在廚房“奮戰(zhàn)”,有時候會出來督促孩子盡快去做作業(yè),孩子非常不情愿的跑到了自己的書桌上。書包里面拿出了一本一本的書。一會兒翻翻數學書,一塊看英語書,一會兒又翻翻語文書。有時候還偷偷的把藏在書包的玩具拿出來玩。 等過了一個小時,孩子突然叫媽媽,“媽媽,我做累了?!奔议L原本以為松了一口氣,以為孩子差不多寫完作業(yè)了。結果進去一看,還是一個字都沒寫,忍不住想要動手。經常孩子要寫到半夜才能完成,學習效率非常低,給爸爸媽媽也帶來了非常多的困擾。 孩子效率低,真正的原因是因為做事情不專注。像猴子掰玉米一樣,東做一塊,西做一塊,一點也不聚焦。 孩子為什么會效率這么低呢?根據多年跟孩子打交道的經驗,無外乎三點: 第一點,孩子有強烈的拖延癥,喜歡磨洋工。 這個問題非常嚴重。我們班上有個孩子小京特別突出,放學回到家,媽媽讓他做作業(yè),他極不情愿的把書包放在書桌上。要么隔一會兒進來看看小林動靜,如果還是沒有動,又叫他快做作業(yè),然后他就把書包放在了課桌上。媽媽又跑進來叫了他一次,孩子才極不情愿的做到課桌上。 孩子慢騰騰的收拾書桌,把書本一個本有一本的拿出來,一會又要到處找橡皮擦,一會又要削鉛筆。過了20分鐘之后,好不容易要開始學習了,一會兒又要上廁所,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又要吃東西。前后折騰了接近一個小時,孩子還是一個字都沒寫。 還有就是每次都快考試了,孩子也不知道復習,一定要等到考前一天,就著急啦,晚上復習很晚。周末回到家不做作業(yè),一直要等到星期天晚上才開始做,做到半夜。不僅孩子身體吃不消,而且作業(yè)質量非常差,家長也特別辛苦。 第二點,孩子做事情沒有計劃。 很多孩子現在做事情沒有計劃,比如暑假作業(yè)或者寒假作業(yè)。孩子往往沒有像學校每日課程一樣的計劃,咱們學校每天的課程都是有安排的。咱們孩子到家之后,沒有一個固定的規(guī)劃,什么時間該學什么樣的東西,什么時間該做什么樣的事情。 結果搞得一團糟,到最后手忙腳亂,而且沒有把學習的事情做好。比如有的孩子暑假回到家,有語文,數學,英語,暑假作業(yè),但是孩子沒有任何規(guī)劃,做事情時間不固定。偶爾做一點,偶爾又做一點,這樣下來根本沒有做完,到最后一天晚上的時候才來補,臨時抱佛腳。 第三點,孩子做事情沒有主次之分。 什么事情該先做,什么事情該后做,什么事情重要,什么事情不重要,什么事情著急,什么事情不著急,孩子沒有把這些事情進行排序進行細分。做事情的時候沒有分清楚主次,結果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了次要的事情上。有的重要的事情就沒有時間做。 比如孩子回到家一共有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看電視娛樂,第二件事是做作業(yè),第三件事是玩玩具。結果還是沒有主次之分,然后先玩最后來做作業(yè),導致做到大半夜,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 總結起來大概是上面這三個原因導致孩子做事情沒有效率,影響到了平時的學習和作業(yè)。如果孩子做事情沒有效率,容易浪費大量寶貴的時間。在以后工作和生活中,將會帶來非常多的困擾,給自己和給他人。 相反如果孩子做事情效率高,那么孩子能夠更容易適應整個時代的發(fā)展,獲得更好的人生,所以咱們應該培養(yǎng)孩子做事情高效率的習慣。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孩子做事情高效率呢?根據我的經驗,總結了兩個方法: 第一個,排除孩子做事情的任何干擾,讓孩子專注做事情,從而提高效率。 比如現在孩子有iPad,有手機,還有其他的一些電子產品,咱們可以在孩子專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把這些影響孩子專注的東西先暫時放開,讓孩子不受這些東西的影響。 這個也是我自己的一些切身體驗。相信大家也會有這樣的時候,就是每當自己在干一件事情的時候,或者正在進行的過程中,突然QQ信息“咯咯”一聲響了,或者微信“bi”響了,這個時候注意力馬上就被吸引過去了,會拿起手機,開始玩手機了。 往往這樣會嚴重影響咱們做這個事情的效率,因為中途被打斷了之后,思緒就被打亂了,又要重新花時間來聚焦自己的事去。所以咱們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要排除影響孩子干擾的因素,這樣能夠讓孩子更加專心的做一件事情,提高做事效率。 第二個,列做事計劃,用計劃來對事情做規(guī)劃,提高孩子做事的效率。 把要做的事情全部列出來,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來做,并且在里面標注出明確的做事時間節(jié)點和期限。咱們就以家庭作業(yè)為例來說怎么做: 1、跟孩子一起列出要做的事情的清單, 2、根據作業(yè)的難易程度,輕重緩急。給事情排序。 3、給每一件事情列一個做事的時間和截止的時間。 咱們以家庭作業(yè)作為舉例。 第一步,咱們在孩子做作業(yè)前,我們協(xié)助孩子把今天要做的作業(yè)先列出來。比如:1、語文作業(yè),抄寫生詞。2、數學作業(yè)計算加減法。3、英語背誦課文。4、聽寫英語單詞。 第二步,根據作業(yè)的難易程度,比如孩子做英語很簡單,那么可以先把英語放在前面,其他依次?;蛘咦鳂I(yè)的重要性來排序,比如有的作業(yè)需要明天交,有的暫時不需要交,那可以先做明天要交的作業(yè)。 第三步,每個作業(yè)做多久,咱們結合孩子之前的經歷,寫一個大概的時間節(jié)點。比如語文:08:00~08:40,做語文。 這里面有個小技巧,就是咱們給孩子列做事計劃表的時候。可以從兩方面來激勵孩子執(zhí)行時間表: 第1,榮譽。 進行競爭對比。如果家里有多個孩子,就讓兩個孩子競爭進行比賽,看誰做的事情又快又好,做的快的給予語言鼓勵。 第2,獎勵。 如果只有一個孩子,那么咱們就讓孩子做這個事情,咱們可以假裝跟著做,和孩子之前做這個事情需要的時間做比較,看是否有提高,有提高則咱們獎勵。比如孩子比之前提早20min完成了作業(yè),咱們則可以讓孩子擁有這20min的自由使用權,看動畫片等都可以! 咱們可以試試通過這兩個方法來培養(yǎng)孩子做事高效率的習慣哦。好,今天的分享就先到這里,明天繼續(xù)為大家分享《100個好習慣》系列35——孩子犯錯總不改正,怎么辦?培養(yǎng)孩子知錯就改的習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