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千古第一奇文,全詩一口氣問了173個問題,問的所有人啞口無言

 zhudianqing 2019-01-16

千古第一奇文,全詩一口氣問了173個問題,問的所有人啞口無言

在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上,有這么一首詩,堪稱千古第一奇文,全篇都由問句組成,一口氣問了173個問題,問天問地,問古問今,問的所有人啞口無言。

這首詩就是屈原寫的《天問》,作于懷王末年,屈原遭讒被疏流于漢北之時。全詩374句,1553字,提出了173多個問題。被譽(yù)為是“千古萬古至奇之作”。

在寫法上,全詩純以問句構(gòu)成,構(gòu)思新奇,形式獨(dú)特,古今獨(dú)步。篇幅巨大,內(nèi)容廣博,感情激越,格調(diào)高古,氣勢磅礴,奇氣逼人。全詩基本為四言句式,或兩句一問,或四句一問,雖然全用問語,但語句參差錯落,靈活多變,因而不顯板滯,仍然鏗鏘上口。

在思想上,詩人對夏商周三代歷史傳說、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及其命運(yùn)遭遇等等天道人事提出疑問或責(zé)問,表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天道觀念的懷疑,同時也蘊(yùn)含著詩人的憂憤與不平。同時,詩人對宇宙的初生、洪荒的開辟、天地的構(gòu)造、日月星辰的運(yùn)行、山岳河流的分布、奇花異木珍禽怪獸的特異等天象、物象、山形、地貌提出疑問,尋找解答,表現(xiàn)了在科學(xué)上大膽懷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下面對《天問》逐句的翻譯和注釋


千古第一奇文,全詩一口氣問了173個問題,問的所有人啞口無言

1.曰遂(suì)古之初,誰傳道之?

l 請問遠(yuǎn)古開始之時,誰將此態(tài)流傳導(dǎo)引?

l 曰:試問。遂(suì):通“邃”,指遠(yuǎn)。誰:何人。傳:傳述。道:古人思想觀念上的“天人之道”,具體指古人對天象、地物和社會人類行為的認(rèn)知。之:語助,猶“的”。

2.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l 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從哪里得以產(chǎn)生?

l 上下:“上”指天,“下”指地。形:形成。何由:由何,從何處??迹嚎疾?。

3.冥昭瞢(méng)暗,誰能極之?

l 明暗不分渾沌一片,誰能探究根本原因?

l 冥:幽暗,指夜。昭:光明,指晝。瞢(méng):目不明,模糊。暗:昏暗。極:窮盡,窮究根底。

4.馮(píng)翼惟像,何以識之?

l 迷迷蒙蒙這種現(xiàn)象,怎么識別將它認(rèn)清?

l 馮(píng):滿。翼:盛。馮翼:盛滿之貌,指宇宙渾沌時“元?dú)狻背涫洕M的樣子。惟:語氣詞。像:指一種看不見摸不著不實(shí)在的無定形感覺或現(xiàn)象。何以:憑什么。識:辨識。

5.明明暗暗,惟時何為?

l 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究竟它是為何而然?

l 明明:前“明”指白天,后“明”指明亮。暗暗:前“暗”指夜晚,后“暗”指黑暗。惟:發(fā)語詞。時:通“是”。何為:為何,為什么。

6.陰陽三合,何本何化?

l 陰陽參合而生宇宙,哪是本體哪是演變?

l 陰陽:一陰一陽謂之“道”,這里指陰氣和陽氣。三:通“參”。陰陽三合:即“陰陽參合”,指宇宙初始時的陰氣與陽氣滲合而衍生萬物。何:何者,哪一個。本:本始?;夯?。

7.圜yuán則九重chóng,孰營度duò之?

l 天的體制傳為九重。有誰曾去環(huán)繞量度?

l 圜(yuán):同“圓”,指圓穹形天蓋。則:規(guī)則,形制。九重(chóng):九層。圜則九重:指圓穹形天蓋的形制在縱向空間上有九層。孰:何人。營:通“環(huán)”,指環(huán)繞。度(duò):度量,測量。

8.惟茲何功,孰初作之?

l 這是多么大的工程。是誰開始把它建筑?

l 惟:發(fā)語詞。茲:此,指九層天。何:何等。功:功業(yè)。孰:何人。初:最初。作:制作。

9.斡(guān)維焉系?

l 天體軸繩系在哪里?

l 斡(guān):旋轉(zhuǎn),指旋轉(zhuǎn)著的圓穹形天。維:地維,指四方形平地的四個角。焉:怎樣。系:聯(lián)綴。

10.天極焉加?

l 天極不動設(shè)在哪里?

l 天極:天的極點(diǎn),指最高層天的頂端。焉:怎樣。加:安放。

11.八柱何當(dāng)(dāng)?

l 八柱撐天對著何方?

l 八柱:指地上八根支撐天的柱子。當(dāng)(dāng):對著。何當(dāng):指對著天的何方。

12.東南何虧?

l 東南為何缺損不齊?

l 東南:大地的東南方。何:為何。虧:缺損,此指低陷。

13.九天之際,安放安屬(shǔ)?

l 平面上的九天邊際,抵達(dá)何處聯(lián)屬何方?

l 九天:古人從橫向空間上把圓穹形天蓋分為九塊,中央一塊、八方八塊,合稱“九天”。際:邊際。安:怎樣,如何。放:放置,設(shè)置。屬(shǔ):連接。

14.隅(yú)隈(wēi)多有,誰知其數(shù)?

l 邊邊相交隅角很多,又有誰能知其數(shù)量?

l 隅(yú):角落。隈(wēi):彎曲處。隅隈:指九塊天連接處的交角和曲邊(詳見本書解析篇。數(shù):數(shù)目,數(shù)量。

15.天何所沓(tà)?

l 天在哪里與地交會?

l 天:指天蓋。何所:何處。沓(tà):冒,顯露,指顯露出地面。

16.十二焉分?

l 黃道怎樣十二等分?

l 十二:即“十二辰”,指太陽與月亮在天空黃道上的一年十二會。焉分:如何劃分。

17.日月安屬(shǔ)?

l 日月天體如何連屬?

l 日月:太陽和月亮。安:怎樣。屬(shǔ):系屬,附著。

18.列星安陳?

l 眾星在天如何置陳?

l 列:各。列星:眾星宿。安:如何。陳:陳列。

19.出自湯(yáng)谷,次于蒙汜(sì)。自明及晦(huì),所行幾里?

l 太陽是從旸谷出來。止宿則在蒙汜之地。

l 打從天亮直到天黑,所走之路究竟幾里?

l 出:出發(fā)。自:從。湯(yáng)谷:即“旸谷”,神話傳說中東方日出之處。次:止息,停宿。蒙汜(sì):即“昧谷”,神話傳說中西方日落之地。自:從。明:亮,指天亮。及:到?;蓿╤uì):暗,指天黑。行:行走,指行走的路程。

20.夜光何德,死則又育?

l 月亮有著什么德行,竟能死了又再重生?

l 夜光:指月亮神。德:通“得”。何德:即“何得”,指得到什么靈丹妙藥。則:而。育:生。

21.厥利維何,而顧wū菟(tù)在腹?

l 月中黑點(diǎn)那是何物,是否兔子腹中藏身?

l 厥(jué):其,指月亮神抱只老虎在懷里這件事。利:利益,這里指貪圖。維:語氣詞。何:什么。顧菟:即“於菟(wūtù)”,指虎。腹:懷抱。

22.女岐無合,夫焉取九子?

l 神女女岐沒有配偶,為何能夠產(chǎn)下九子?

l 女岐:傳說為女神“九子母”,系由尾宿“九子星”衍變而來。合:匹配,婚配。夫(fú):彼,指女岐。焉:如何。取:取得,這里指生出。

23.伯強(qiáng)何處?

l 伯強(qiáng)之神居于何處?

l 伯強(qiáng):即“禺強(qiáng)”,神話傳說原為主管北風(fēng)(不周風(fēng))的風(fēng)神,后又衍化為東方好風(fēng)的箕宿星神。處:指居住處。

24.惠氣安在?

l 天地瑞氣又在哪里?

l 惠氣:和順之風(fēng)。安在:在哪里,從何而來。

25.何闔(hé)而晦?

l 天門關(guān)閉為何天黑?

l 何:什么。闔(hé):關(guān)閉?;蓿喊?,指天黑。

26.何開而明?

l 天門開啟為何天亮?

l 何:什么。開:開啟。明:亮,指天亮。

27.角宿宿(xiù)未旦,曜(yào)靈安藏?

l 東方角宿還沒放光,太陽又在哪里匿藏?

l 角宿(xiù):二十八宿中東方蒼龍七宿的第一宿,有星兩顆,傳說這兩顆星之間為東方的天門。未旦:天未亮。曜(yào)靈:指太陽神。安:哪里。藏:躲藏。

28.不任汩(gǔ)鴻,師何以尚之?

l 鯀既不能勝任治水。眾人為何將他推舉?

l 任:勝任。汩(gǔ):治理。鴻:通“洪”,指洪水。師:眾,指“四岳”,即帝堯部族聯(lián)盟中各部族首領(lǐng)。何以:為何。尚:崇尚,推舉。之:他,指鯀。

29.僉(qiān)曰何憂,何不課而行之?

l 都說沒有什么擔(dān)憂,為何不讓試著做去?

l 僉(qiān):皆,都。僉曰:大家都說。何憂:何必?fù)?dān)憂。何:為何。課:試,考察。行:進(jìn)行。之:指任用鯀治水這件事。

30.鴟(chī)龜曳(yè)銜,鯀何聽焉?

l 鴟龜相助或曳或銜,鯀有什么神圣德行?

l 鴟(chī):通“蚩”,指蛇。曳(yè):牽繞,纏繞。銜:銜接。蚩龜曳銜:指蛇與龜作首尾纏繞狀而相互銜接。鯀(gǔn):負(fù)責(zé)治理洪水長達(dá)九年,后被流放至羽山,最終自沉于羽淵而死。何:為何。聽:聽從,采納,這里指仿效。

31.順欲成功,帝何刑焉?

l 治理川谷也見功勞,堯帝為何對他施刑?

l 順:順沿。欲:疑為同音字“域”之誤,這里指古代城邑之地域。順欲:即“順域”,指鯀順沿著城邑地域構(gòu)筑的障水堤。帝:指帝舜,古代“五帝”之一。刑:刑罰,指刑罰鯀。

32.永遏(è)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l 將鯀長久禁閉羽山。為何三年還不放他?

l 永:永久,長期。遏(è):遏制,幽閉,拘禁。羽山:神話中的地名,傳說在東海之濱。永遏在羽山:長期拘禁鯀于羽山。夫:發(fā)語詞。三年:“三”為虛數(shù)表示多,“三年”泛指多年。施:通“弛”,松弛、緩解,釋放。

33.伯禹腹鯀,夫何以變化?

l 大禹從鯀腹中生出,治水方法怎樣變化?

l 伯禹:即大禹,帝堯時曾被封為夏伯,故稱之為“伯禹。鯀:傳說鯀是禹的父親。夫:發(fā)語詞。何以:怎么。變:演變?;夯?。

34.纂就前緒,遂成考功。

l 何續(xù)初繼業(yè),而厥謀不同?

l 接手先人未竟事業(yè),終使父親遺志成功。

l 為何繼承前任遺緒,他的謀略卻不相同?

l 纂:繼續(xù)。就:從,從事。前:前人。緒:事業(yè),指平治水土的工作。遂:終于。成:完成,成就??迹簩σ淹龉实母赣H的稱呼,這里指禹的先父鯀。功:功業(yè),事業(yè)。初:當(dāng)初。何:為何。續(xù)初繼業(yè):繼承初業(yè),指禹繼承了鯀當(dāng)初的事業(yè)。厥:其,指禹。謀:謀略。

35.洪泉極深,何以窴之?

l 洪水如淵深不見底。怎樣才能將它填塞?

l 洪泉:洪水的源泉。極:很,非常。何以:怎樣。窴:同“填”,填塞。之:它,指洪水。

36.地方九則,何以墳(fèn)之?

l 天下土地肥瘠九等,怎樣才能劃分明白?

l 地:土地,指古代中原之地。方:分別。則:標(biāo)準(zhǔn),等級。九則:九個等級。何以:怎樣。墳(fèn):高出于地面的土堆,此作動詞用為高起之意。之:指臨水之地。

37.應(yīng)龍何畫?

l 應(yīng)龍如何以尾畫地?

l 應(yīng)龍:古代神話中的一種有翼的龍。何:怎樣。畫:劃,指應(yīng)龍用尾巴劃地,傳說應(yīng)龍用尾巴劃地,所劃之路線即形成彎曲的河道。

38.河海何歷?

l 河海如何流通順利?

l 河:江河。海:大海。何:如何。歷:經(jīng)歷,經(jīng)過。

39.鯀何所營?

l 鯀是什么使他意亂?

l 何所營:經(jīng)營了些什么。

40.禹何所成?

l 禹是什么使他事成?

l 何所成:成就了些什么。

41.康回馮(píng)怒,地何故以東南傾?

l 水神共工勃然大怒,東南大地為何側(cè)傾?

l 康回:“康”古通“庸”,“回”古通“違”,“康回”即“庸違”,代指共工。馮(píng):盛貌??祷伛T怒:指共工怒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缺的傳說。地:指整個大地的地勢。何故:因何緣故。以:向。東南:東南方。傾:傾斜。

42.九州安錯?

l 九州大地如何安置?

l 九州:指古代中原的冀、兗、青、徐、揚(yáng)、荊、豫、梁、雍九州。安:怎樣。錯:通“厝”,指布置,設(shè)置。

43.川谷何洿(wū)?

l 河流山谷怎樣疏浚?

l 川:河流。谷:兩山間的水道。何:怎樣。洿(wū):深,作動詞指挖深、掘深,可引申為疏浚。

44.東流不溢,孰知其故?

l 東流之水總不滿溢,誰知這是什么原因?

l 東流:指江河水東流入海。溢:滿溢。孰:誰。故:緣故。

45.東西南北,其修孰多?

l 東西南北四方土地。哪邊更長哪邊更多?

l 東西南北:指大地的東西向與南北向。其:它們的。修:長,長度,指距離。孰:哪一個。多:長。

46.南北順橢(tuǒ),其衍幾何?

l 南北順量比較狹長,長出地方又有幾何?

l 南北:指大地南北向。順:趨。橢(tuǒ):狹而長。其:它的,指南北向的距離。衍:廣,長。幾何:多少。

47.昆侖縣圃,其凥(kāo)安在?

l 昆侖山上玄圃仙境,它的尾部又在哪里?

l 昆侖: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座仙山??h圃:“縣”為古“懸”字,“縣圃”即“懸圃”,指懸空的花園,傳說“懸圃”座落在昆侖山上。凥:系“尻(kāo)”之誤字,“尻”即“尾”,脊骨的末節(jié),喻托根之處。安:哪里,何處。

48.增城九重,其高幾里?

l 山中還有增城九重,它的高度又有幾里?

l 增城:一作“層城”,傳說為昆侖山上的一座城堡。九重:九層。其:它的,指“增城”的。高:高度。

49.四方之門,其誰從焉?

l 昆侖山的四面門戶,什么人物由此出入?

l 方:通“旁”。四方之門:即“四旁之門”,指昆侖山四旁的門。其:語氣詞。從:由,指進(jìn)出。

50.西北辟啟,何氣通焉?

l 西北兩面大門敞開,什么氣息通過此處?

l 西北:指昆侖山西北方的門。辟:打開。啟:開啟。何:什么。氣:指風(fēng)。通:流通。

51.日安不到?

l 太陽光輝哪兒不到?

l 日:指太陽光。安:哪里。

52.燭龍何照?

l 燭龍又能照耀何方?

l 燭龍:古代神話傳說中眼能發(fā)光的龍。何:何處。照:照明。

53.羲(xī)和之未揚(yáng),若華何光?

l 羲和還沒御日出行,若木之花為何放光?

l 羲(xī)和:指古代神話傳說中為太陽神駕車的“日馭”。揚(yáng):指揚(yáng)鞭。若:若木,古代神話傳說中生長在昆侖西極日落之處的一種神樹。若華:“華”同“花”,“若華”即“若花”,指若木的花。何:為何。

54.何所冬暖?

l 什么地方冬日長暖?

l 何所:什么地方。冬暖:冬天氣候溫暖。

55.何所夏寒?

l 什么地方夏日長寒?

l 何所:什么地方。夏寒:夏天氣候寒冷。

56.焉有石林?

l 哪兒又有巖石成林?

l 焉:哪里。石林:石樹之林。

57.何獸能言?

l 什么野獸會發(fā)人言?

l 何:什么。獸:獸類。能:能夠。言:人的語言,指說人話。

58.焉有虬(qiú)龍,負(fù)熊以游?

l 哪兒有著獨(dú)角虬龍,以熊為婦游牝從容?

l 焉:哪里。虬(qiú)龍:當(dāng)作“龍虬”,一種無角的龍。負(fù):背負(fù),馱。游:出游。

59.雄虺(huǐ)九首,倏(shū)忽焉在?

l 雄的虺蛇九個頭顱,來去迅捷生在何處?

l 雄:大。虺(huǐ):傳說中的一種神蛇。九首:九個頭。倏(shū)忽:極為迅疾的樣子,指移動極快、忽來忽去。焉在:在哪里。

60.何所不死?

l 不死之國哪里可找?

l 何所:什么地方。不死:指不死的人。

61.長人何守?

l 長壽之人持何神術(shù)?

l 長人:長壽之人。守:操守,指長壽人的養(yǎng)生之術(shù)。

62.靡蓱九衢(què),枲(xǐ)華安居?

l 萍草蔓延根莖盤錯,枲麻長在哪兒開花?

l 靡蓱:“靡”通“麻”,“蓱”通“萍”,“靡蓱”即“麻萍”,指一種生長在水中的神奇麻樹。衢(què):本指岔道,這里指樹上分岔的樹干。枲(xǐ):《爾雅》“麻有子曰枲”,這里指神奇麻樹。華:同“花”。枲華:即“枲花”,指神奇麻樹的花。安居:生長在何處。

63.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l 一條長蛇吞下大象,它的身子又有多大?

l 蛇:指傳說中的巴蛇。厥:其,指蛇。何如:如何,多么。

64.黑水、玄趾(zhǐ)、三危安在?

l 黑水之地玄趾之民,還有三危都在哪里?

l 黑水:傳說為發(fā)源于昆侖山的一條河水,其水是黑色的。玄趾(zhǐ):傳說為黑水流域的一座山,又名玄止、玄丘。三危:傳說為黑水流域南邊的一座山。

65.延年不死,壽何所止?

l 延年益壽得以不死,生命久長幾時終止?

l 壽:壽命。何:何時。

66.鯪(líng)魚何居?

l 奇形鯪魚生于何方?

l 鯪(líng)魚:神話傳說中一種陸居的怪魚。何居:居住在哪里。

67.鬿(qí)堆焉處?

l 怪鳥魁堆長在哪里?

l 鬿(qí)堆:神話傳說中的一種亦怪鳥、亦神獸的動物。焉處:在何處。

l 68.羿(yì)焉彃(bì)日?

l 后羿怎樣射下九日?

l 羿(yì):古代傳說中善射的英雄,有多重身份,這里指射日神話中的天神羿。焉:如何。彃(bì):射。日:太陽,這里指太陽里的神鳥。

69.烏焉解羽?

l 日中之烏如何解體?

l 烏:烏鴉,這里指棲息在太陽里的神鳥“三足烏”,亦稱“踆烏、金烏”。焉:怎樣。解羽:脫落羽翼,指“三足烏”翅膀上的羽毛散落。

70.禹之力獻(xiàn)功,降?。▁ǐng)下土四方。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臺桑?

l 大禹盡力成其圣功,降臨省視天下四方。

l 哪兒得來涂山之女,與她結(jié)合就在臺桑?

l 禹:夏禹。之:的。力:努力。獻(xiàn)功:貢,指禹制作土地貢賦的傳說。省(xǐng):視察。降?。和獬鲅惨?。下土四方:作“下土方”,即“天下”,指天下的土地。焉:哪里。得:得見,遇到。彼:那。涂山:古國名。涂山女:涂山氏的女兒,傳說為南音始創(chuàng)者。通:指男女之間發(fā)生性關(guān)系。臺桑:地名,猶宋之“桑林”,系男女私會之所。

71.閔妃匹合,厥身是繼。

l 胡維嗜shì欲同味,而快朝zhāo飽?

l 愛涂山女與之匹配,得到繼嗣兒子出生。

l 為何嗜欲與人同味,求歡飽享一朝之情?

l 閔:“婚”之同音借字。妃:“配”之本字。匹合:亦婚配義。閔妃匹合:此四字乃同義單詞連用之聯(lián)疊修辭,即“婚配匹合”。厥身:其身,自身。厥身是繼:即“是繼厥身”,是為了生育子女繼承自身。胡維:何為,為何。嗜(shì):嗜好。欲:欲望。嗜欲同味:指禹的嗜好和欲望與常人相同。快:快樂,樂于,滿足于。朝(zhāo):與“調(diào)”一樣為性之含意。飽:應(yīng)校改為“飼”,“飼”即“食(sì)”,以食喻色,指性行為。朝飽:即“朝食”,系古人對男女交歡性行為的隱語。

72.啟代益作后,卒然離lí孽niè。何啟惟憂,而能拘是達(dá)?皆歸射鞠jú,而無害厥躬。

l 啟代伯益作了國君,終究還是遇上災(zāi)禍。

l 為何啟會遭此憂患,身受拘囚又能逃脫?

l 都是勤謹(jǐn)鞠躬盡瘁,沒有損害他們自身。

l 啟:禹的兒子,夏王朝君主世襲制的起始者。代:取代。益:禹的大臣,禹死后繼承禹的王位,被啟所取代。后:君主,夏王朝君主起先稱“后”,征服東夷后又改稱“王”。卒然:終然,終究。離(lí):通“罹”,遭遇。孽(niè):災(zāi)禍。離孽:即“罹孽”,遭到災(zāi)難,這里指啟遭到益所施巫術(shù)的災(zāi)難。惟:通“罹”,遭遇。憂:憂患。拘:拘禁。達(dá):逃脫。拘是達(dá):“達(dá)是拘”的倒裝句,逃脫拘禁,指啟脫逃出益的拘禁。皆:都。歸:歸結(jié)。射:指用箭射。鞠(jú):指古人用腳踢的一種球。無害:沒有傷害。厥躬:本身,這里指啟自身。

73.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

l 為何伯益福祚終結(jié),禹的后嗣繁榮昌盛?

l 何:為何。后益:即益,益曾繼禹為君主,故稱“后益”。作革:指益制作“革靶”。禹播降:指禹傳播布降神靈庇護(hù)啟的神話傳說。

74.啟棘(jiá)賓商,《九辯》、《九歌》。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

l 夏啟做夢上天作客,得到九辯九歌樂曲。

l 為何賢子竟傷母命,使她支解滿地尸骨?

l 啟:夏啟。棘(jiá):即“棘樂”,指古代在宗廟堂上用打擊樂器與管弦樂器合奏的一種音樂。賓:古人祭祀女祖的祭儀。商:為“帝”之訛字,“帝”的原始含義為女陰,后演化為女祖,其超越含義為上帝或天帝。賓帝:這里指夏啟賓祭其亡母涂山女。勤子:勤勞生子,指涂山女辛勤地生下兒子啟。屠:屠殺。母:指啟的母親涂山女。死:通“尸”,指尸體。分:分散。竟:委,委棄。

75.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l 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嬪?

l 帝堯派遣夷羿降臨,消除憂患安慰夏民。

l 為何箭射那個河伯,奪取他的妻子洛嬪?

l 帝:上帝或天帝,特指東夷人心目中的上帝或天帝——帝?。ǖ蹏浚=担航迪?。夷:夏代時與華夏部族集團(tuán)爭霸的東夷部族集團(tuán)。夷羿:指上帝或天帝下派到東夷的天神羿。革:革除。孽:憂患,災(zāi)難。革孽夏民:革除華夏部族民眾的災(zāi)難。胡:為何。夫:那。河伯:神話中的黃河之神,影射夏王朝君主。妻:作動詞用為“娶妻”;作名詞用為“妻室”,影射家室、宮室等。雒嬪:“雒”之今字為“洛”,“雒嬪”即“洛嬪,”指神話中的洛水女神宓妃。妻彼雒嬪:指羿娶洛水女神宓妃為妻,影射羿占據(jù)了夏王朝的宮室。

76.馮píng)珧yáo利決,封豨xī是射。

l 何獻(xiàn)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

l 持著寶弓套著扳指,把那巨大野豬射死。

l 為何獻(xiàn)上蒸祭肥肉,天帝心中并不舒適?

l 馮:通“憑”(píng),滿,指拉滿弓。珧(yáo):本指蚌殼,古人常以之裝飾弓的兩端,這里指貝殼裝飾的雕弓。利:用,這里指套上。決:同“玦”,古代射箭時套在右手姆指上的套子,用玉石、象牙或獸骨制成,鉤弦時用來保護(hù)手指,俗稱“扳指”。豨(xī):楚地方言稱豬為“豨”。封豨:即大野豬,影射“封豕”部族。蒸:一作“烝”,古人用牲體升于俎上以祭曰“烝”。膏:脂,指肉之肥。獻(xiàn)蒸肉之膏:即“獻(xiàn)烝肉之膏”,指祭祀時所獻(xiàn)貢牲體肉的肥美。后帝:指上帝或天帝。若:順悅。

77.浞(zhuó)娶純狐,眩妻爰謀。

l 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kuí)之?

l 寒浞要娶純狐氏女,羿妻合伙把羿謀殺。

l 為何羿能射穿皮革,其妻與浞能消滅他?

l 浞(zhuó):即寒浞,原為羿的部下,后篡羿位而自立為君。娶:這里指勾引意。純狐:即玄妻、嫦娥(姮娥、常娥),傳說她曾“歷事三夫”,先后為后夔、羿、浞之妻。眩:迷惑。眩妻:迷人的妻子,指羿妻純狐。爰謀:與之謀,指與浞合謀。射革:射穿皮革箭靶。交:交結(jié),交相結(jié)伙。吞:滅。揆(kuí):通“睽”,離析。吞揆:破滅。之:指羿。

78.阻(cú)窮西征,巖何越焉?

l 西行之路遇阻受困,山巖重重怎么越過?

l 阻(cú):通“徂”,往。窮:地名,指昆侖山的窮石。西征:西行。阻窮西征:指“鯀往昆侖山窮石西行”的傳說。巖:險(xiǎn),指峻巖險(xiǎn)阻。何:如何。越:越過。

79.化為黃熊,巫何活焉?

l 鯀的身子化為黃熊,巫師如何使他復(fù)活?

l 黃熊:一說為黃能、黃龍,指“鯀被殛死后化為黃熊”的神話傳說。巫:指昆侖山上的神巫。何:如何。活:復(fù)活。

80.咸播秬(jù)黍,莆雚(huán)是營。

l 何由并投,而鯀疾修盈?

l 地上都已播種黑黍,蘆葦水灘也已經(jīng)營。

l 為何遭逐同于四兇,難道鯀真惡貫滿盈?

l 咸:皆,都。播:播種。秬(jù):有“黑”義。秬黍:黑黍,一種谷物。咸播秬黍:指鯀指導(dǎo)民眾都來播種黑黍一類的谷物。莆:通“蒲”,一種水草。雚(huán):通“萑”,蘆葦類水生植物。營:讀為“耘”,指除草。莆雚是營:即“蒲萑是營”,指在長滿蒲和蘆葦?shù)乃锢锍s草。何由:憑什么理由。并:為“屏”之借字,亦通“屏”,指屏棄。投:投放,放逐。并投:指屏棄且放逐鯀。疾:罪過。修:長。盈:滿。修盈:多,深重。

81.白蜺(ní)嬰茀,胡為此堂?

l 白虹披身作為衣飾,為何常儀這么堂皇?

l 蜺(ní):同“霓”,一種彩虹。白蜺:即“白霓”,屈原《九歌》中有“青云衣兮白霓裳”句,這里的“白霓”亦指白色霓裳。嬰:用貝殼做的婦女頸飾,似現(xiàn)代的項(xiàng)鏈。茀(fú):通“髴”,婦女首飾。白蜺嬰茀:即“白霓嬰髴”,指嫦娥(姮娥、常娥)穿著白色霓裳、戴著貝殼頸飾和首飾。胡為:為何。此:如此。堂:堂堂,盛,指盛裝打扮(據(jù)蔣驥《山帶閣注楚辭》等)。

82.安得夫良藥,不能固臧?

l 哪兒得到不死之藥,卻又不能長久保藏?

l 安得:從哪里得到。夫:那。良藥:指羿從昆侖山西王母(西姥)處所得的“不死藥”。固:牢固。臧:通“藏”,保藏。

83.天式從橫,陽離爰死。

l 大鳥何鳴?夫焉喪厥體?

l 天的法式有縱有橫,陽氣離散就會死亡。

l 大鳥金烏為何鳴叫,為何竟會體解命喪?

l 天式:天道,指自然法則與規(guī)律。從:為“縱”之借字,亦通“縱”。從橫:即“縱橫”,指遍布,無處不在。陽:指陰陽二氣中天上的陽氣。離:脫離。陽離:即“離陽”,指脫離了天上的陽氣。爰:于是,就。大鳥:指太陽神鳥,即神話傳說中棲息在太陽里的“三足烏”。何:為何。鳴:鳴叫。夫:他,指太陽神鳥。焉:怎么。喪:喪失。厥:其。厥體:指神鳥的軀體。

84.蓱(píng)號起雨,何以興之?

l 雨師屏翳號呼下雨,他怎樣使雨勢興盛?

l 蓱(píng):通“萍”。蓱號:即“萍號”,指神話傳說中的云君萍翳(屏翳、荓翳)。何以:怎樣。興:發(fā)動。

85.撰體脅鹿,何以膺(yīng)之?

l 有著馴良柔順體質(zhì),鹿身風(fēng)神如何響應(yīng)?

l 撰:通“巽”,“八卦”中的風(fēng)卦象,這里指風(fēng)伯飛廉。體:身體。脅:身體兩側(cè)從腋下到腰上有肋骨的部分。撰體脅鹿:即“巽體脅鹿”,指風(fēng)伯飛廉為雀頭鹿身合體且翅膀長在肋骨兩側(cè)。何以:如何。膺(yīng):通“應(yīng)”,呼應(yīng)。

86.鰲(áo)戴山抃(biàn),何以安之?

l 巨鰲背負(fù)神山舞動,神山怎樣穩(wěn)定不移?

l 鰲(áo):大海龜,“鰲”與“澆”(áo)同音,傳說“鰲”為“澆”的動物化身。戴:頂。山:指傳說中漂移于海上的無根神山。抃(biàn):本義是兩手相擊,這里形容鰲的四肢舞動。何以:如何。安:安穩(wěn)。之:指山。

87.釋舟陵行,何以遷之?

l 舍棄舟船行走陸地,龍伯巨人怎樣遷徙?

l 釋:放,放置。陵:陸地。行:行走。何以:怎么。遷:遷移。之:指舟。

88.惟澆(áo)在戶,何求于嫂?

l 想那澆在家居之時,對他嫂嫂有何要求?

l 惟:發(fā)語詞。澆(áo):亦作“奡、敖、傲”,均系一人之名,傳說為寒浞與純狐所生的兒子。戶:門,此指澆嫂的家。何求:什么要求。嫂:指澆的嫂子。

89.何少康逐犬,而顛隕厥首?

l 為何少康驅(qū)趕獵犬,遇澆就能將他斬首?

l 何:為何。少康:夏相的兒子,在夷夏爭霸的斗爭中成為中興夏王朝的君主。逐:讀為“嗾(sǒu)”,使犬聲。逐犬:驅(qū)使獵犬。顛隕:墜落,掉下。厥:其,指澆。首:首級,腦袋。

90.女歧縫裳,而館同爰止。

l 何顛易厥首,而親以逢殆?

l 女艾借著縫補(bǔ)衣服,與澆同住一個房間。

l 為何少康取澆首級,澆雖力大仍然遇難?

l 女歧:澆嫂的號。裳:下身的衣服。館:房舍。館同:即“同館”,指男女同房。爰:與,共。止:息,宿。何:為何。顛:墜落,掉下。易:換。厥:其,指女歧。首:腦袋。顛易厥首:指少康派人殺澆時掉腦袋的人卻換成為女歧。親:親身,指澆自身。逢:遭逢。殆:危險(xiǎn),禍殃。

91.湯謀易旅,何以厚之?

l 少康策劃整頓部下,他是如何厚待眾人?

l 湯:當(dāng)系“澆”之訛字。謀:謀劃。易:修治,制造。旅:古代軍人的戰(zhàn)衣,上旅為衣、下旅為裳,指澆用皮革和金屬制作鎧甲。何以:如何,怎樣。厚:厚實(shí),堅(jiān)厚。之:指旅(鎧甲)。

92.覆舟斟尋,何道取之?

l 討伐斟尋傾覆其船,他用什么方法取勝?

l 覆:傾覆。舟:船,指戰(zhàn)船。斟尋:一作斟鄩,夏的同姓諸侯國。何:什么。道:方法,辦法。?。喝佟V旱摹?/strong>

93.桀(jé)伐蒙山,何所得焉?

l 夏桀出兵討伐蒙山,所得之物又是什么?

l 桀(jé):夏桀,夏王朝的末代君主。蒙山:古國名,即“岷山”。何所得焉:得到了什么。

94.妺mò嬉(xǐ)何肆?

l 妺喜(mòxǐ)怎樣恣肆淫虐?

l 妺嬉:夏桀的妃子。何:有什么。肆:過失,罪過。

95.湯何殛焉?

l 商湯怎樣將桀誅殺?

l 湯:商湯,殷商王朝的開國君主。何:為何。殛:通“極”,指流放遠(yuǎn)方。

96.舜閔在家,父何以鰥(gūan)?

l 舜在家里非常仁孝,父親為何讓他獨(dú)身?

l 舜:虞舜,古代“五帝”之一,繼堯?yàn)榈邸ih:“婚”之同音借字。舜閔在家:指舜已婚配在家。父:當(dāng)為“夫”,形聲并近而誤,發(fā)語詞。何以:怎么。鰥(gūan):指成年男子獨(dú)身無妻室。

97.堯不姚告,二女何親?

l 堯不告訴舜父瞽瞍,二妃如何與舜成親?

l 堯:唐堯,古代“五帝”之一。姚:舜的母族之姓,因舜母生舜于姚墟,故舜為姚姓有虞氏。告:告訴。堯不姚告:即“堯不告姚”,指帝堯未告訴姚姓有虞氏舜的母族。二女:兩個女人,指帝堯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何:為何。親:成親,結(jié)親。

98.厥萌在初,何所億焉?

l 起初剛有淫奢萌芽,怎么就能預(yù)料結(jié)局?

l 厥:其,代指舜。萌:通“民”。厥萌在初:即“厥民在初”,指舜當(dāng)初為一介平民。何所:如何能。億:通“臆”,臆測,預(yù)料。

99.璜臺十成,誰所極焉?

l 紂王建造十層玉臺,誰使他到如此地步?

l 璜:美玉。璜臺:玉石裝飾的臺,特指帝堯?yàn)槠涠ㄖ_。成:通“層”。誰:何人。極:極端,這里指十層璜臺的頂層。

100.登立為帝,孰道尚之?

l 承受天命登位稱帝,什么道理受人敬仰?

l 立:通“位”。登立為帝:即“登位為帝”,指舜登位為帝王。孰:何人。道:同“導(dǎo)”,指引導(dǎo)。尚:崇尚,推舉。

101.女媧有體,孰制匠之?

l 女媧有著特殊形體,是誰將她造成這樣?

l 女媧有體:當(dāng)作“女婐有禮”?!芭畩稹敝负髞沓蔀樗粗薜膱蛑?;“禮”泛指社會規(guī)范和道德規(guī)范,這里指禮數(shù)、禮節(jié),“有禮”即有禮數(shù)和禮節(jié)。孰:何人。制匠:制造,造就,這里指調(diào)教。

102.舜服厥弟,終然為害。

l 何肆犬豕,而厥身不危?。?/strong>

l 舜帝友愛他的弟弟,弟弟還是對他加害。

l 為何放肆如同豬狗?其身并不危險(xiǎn)失?。?/strong>

l 服:順服,善待。厥弟:指舜的同父異母之弟象。終然:終究,一直。為害:為象所加害。何:為何。肆:放肆,肆無忌憚。犬:狗。豕:豬。肆犬豕:指象肆無忌憚猶如豬狗一樣多次謀害舜。厥身:指舜自身。危?。何kU(xiǎn)與失敗,猶言“遭殃”。

103.吳獲迄古,南岳是止。

l 孰期夫斯,得兩男子?

l 吳國得以長久存在,江南山川民眾棲止。

l 誰能想到此中緣故,全因得到兩個男子?

l 吳:為“虞”同音借字,金文“虞”亦作“吳”,指虞舜。獲:得。迄古:終古。南岳:泛指南方的山岳,這里指蒼梧之野的九嶷山。止:終止,這里指死后的止息地。孰:誰。期:預(yù)期,預(yù)料。夫斯:復(fù)合指示代詞,指這個地方。得:得到,這里指安葬。兩男子:兩位男子,指丹朱(堯之子)和舜兩位古帝。

104.緣鵠飾玉,后帝是饗(xiǎng)。何承謀夏桀,終以滅喪?帝乃降觀,下逢伊摯(zhì)。

l 飾鵠飾玉銅鼎調(diào)羹,美食拿來獻(xiàn)饗君王。

l 為何承用伊尹之謀,湯能伐桀使他滅亡?

l 商湯降臨巡視四方,在外遇到賢臣伊尹。

l 緣:邊緣。鵠(hú):一種白色的水鳥或天鵝。飾:裝飾。玉:玉食,指傳說中的玉膏、玉屑等潔白的玉食。緣鵠飾玉:指夏桀用邊緣上有鳥雀紋飾的祭器和潔白的玉食來祭祀。后帝:指上帝或天帝。饗(xiǎng):服食享用。何:為何。承:秉承。謀:謀劃。夏桀:夏王朝的末代君主。承謀夏桀:指伊尹承商湯之密謀以事夏桀。終:最終。以:得以。滅喪:滅亡。帝:指商湯。乃:乃是。降:下來,走出去。觀:觀察,指視察民情。下:在下面。逢:遇見,見識。伊摯(zhì):伊尹,“摯”是伊尹名。

105.何條放致罰,而黎服大說?

l 為何桀在鳴條受罰,黎民百姓十分高興?

l 何:為何。條:鳴條。放:放逐。致罰:遭致懲罰。服:為“民”字誤(據(jù)劉永濟(jì)《屈賦通箋》等)。黎服:即“黎民”,指黎民百姓。說:通“悅”,大說:即“大悅”,非常喜悅。

106.簡狄(dí)在臺,嚳(kù)何宜?

l 簡狄住在瑤臺之上,帝嚳怎會對她中意?

l 簡狄(dí):傳說為有娀(sōng)氏的女兒,后成為帝嚳的次妃,生子契,是為殷(商)人的始祖。臺:指玉石裝飾的九層瑤臺,系有娀氏為其二女簡狄和建疵所建。嚳(kù):帝嚳,傳說為古代“五帝”之一。何:如何。宜:通“儀”,與“匹”同義,作動詞用為“求偶”意,指求愛。

107.玄鳥致貽(yí),女何嘉?

l 玄鳥高飛送來聘禮,簡狄為何那么歡喜?

l 玄鳥:黑色的鳥,指燕子。致:送。貽(yí):贈送,作名詞指送的蛋。女:指簡狄。何:為何。嘉:本義為生子。女何嘉:指簡狄為何在吞吃鳥蛋后就懷孕并生下契(殷人奉契為始祖)。

108.該秉季德,厥父是臧。

l 胡終弊于有扈,牧夫牛羊?

l 王亥秉承王季之德,受到他的父親褒獎。

l 為何終遭有易之難,當(dāng)他在此放牧牛羊?

l 該:通“亥”,殷人的先祖,契的六世孫。秉:通“稟”,承受,繼承。季:亥的父親,叫做“冥”,傳說冥曾任夏朝水官。德:品德。厥:其。臧:善,這里指稱贊。厥父是臧:指亥的父親是稱贊亥的。胡:為何。弊:通“斃”,被殺死,喪了命。有扈:當(dāng)作“有易”,夏代古國。牧夫牛羊:指亥在有易經(jīng)營牛羊放牧。

109.干協(xié)時舞,何以懷之?

l 王亥持盾跳起武舞,為何就有女子愛他?

l 干:盾牌。協(xié):同,和諧。時:同“是”,作復(fù)指代詞。舞:古代武象舞中的一種“萬舞”,有蠱惑淫事的作用。干協(xié)是舞:指亥手持盾牌和諧地跳起“萬舞”。何:為何。懷:懷念,迷戀。之:他,指亥。

110.平脅曼膚,何以肥之?

l 有易女子體態(tài)豐腴,為何王亥能夠配她?

l 平脅:即“骿脅”,形容身體豐滿,以至肋骨連成一片,平平坦坦,只看見肌肉,看不見肋骨。曼:細(xì)膩。膚:皮膚。何:為何。肥:肥碩,豐腴。

111.有扈牧豎,云何而逢?

l 有易國的放牧小子,又在哪里撞破私情?

l 有扈:作“有易”。牧豎:指有易的一個牧奴。云:語助詞。何:為何。逢:遇上,碰見,指碰見亥與有易氏女人通淫。

112.擊床先出,其何所從?

l 兇器擊床王亥已出,如何得以保存性命?

l 擊床:指牧奴襲擊到床上來捉奸。先出:指亥搶先而出。其:他,指亥。何所從:從何處。

113.恒秉季德,焉得夫樸牛?

l 王恒秉承王季之德,哪里得到大牛滿欄?

l 恒:亥的弟弟。秉:通“稟”,承受,繼承。季:恒的父親。德:品德。焉得:怎么得到。夫:代詞,那些。樸牛:即“仆?!保簿褪恰胺!保格{車服役的大牛。

114.何往營班祿,不但還來?

l 為何去求有易賜祿,卻不能夠安然回返?

l 何:為何。往:去。營:鉆營。班:班次,等級。班祿:有等級的祿位,指爵祿。但:通“憚”,震憾,畏懼。不但還來:即“不憚還來”,指恒不畏懼還敢來再有易。

115.昏微遵跡,有狄不寧。

l 何繁鳥萃棘,負(fù)子肆情?

l 上甲微能追隨祖跡,有易國就不得安寧。

l 為何眾鳥集于樹叢,他會與其子?jì)D偷情?

l 昏微:即上甲微,恒的兒子。遵:遵循。跡:蹤跡?;栉⒆褊E:指上甲微遵循亥與恒的蹤跡。狄:古通“易”。有狄:即“有易”。寧:安寧。繁鳥:鸮,即貓頭鷹,暗指象征男性的“男根”。萃:聚集。棘:酸棗樹,暗指象征女性的“女陰”。繁鳥萃棘:貓頭鷹聚集在酸棗樹上,暗指“男女私通”。負(fù):為“媍”之借字,“媍”同“婦”,指有易氏女人。子:指季的兒子亥和恒。肆情:放縱情欲。

116.眩弟并淫,危害厥兄。

l 何變化以作詐,后嗣而逢長?

l 弟弟昏亂共為淫虐,因此危害他的兄長。

l 為何善變狡詐多端,他的后代反而盛昌?

l 眩:惑亂,一說“眩”系“胲”之誤字,指亥。眩弟:指亥惑亂的弟弟恒。并淫:指恒和亥一樣都與有易氏女人通淫。厥兄:指恒的兄長亥。作詐:搞欺詐。后嗣:指恒的子孫后代。逢:大,昌盛。長:久長。

117.成湯東巡,有莘(shēn)爰極。

l 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

l 成湯出巡東方之地,到達(dá)有莘氏的國土。

l 為何求得小臣伊尹,還能再得妃子賢淑?

l 成湯:即商湯。東巡:指湯自西亳往東巡行。有莘(shēn):古國名、氏族名,即有侁氏,在今河南陳留縣。爰:于是。極:至,到。有莘爰極:“爰極有莘”的倒裝,謂于是來到有莘國。何:為何。乞:求,要。小臣:指伊尹。吉妃:“吉”為“結(jié)”古體字,“妃”通“配”,“吉妃”即“結(jié)配”,指湯與有莘氏之女結(jié)為配偶。是:此,指湯“結(jié)配”這件事。得:得到。

118.水濱之木,得彼小子。

l 夫何惡wù之,媵yìng有莘之婦?

l 水邊那株空桑木上,拾到那個小兒伊尹。

l 為何又會產(chǎn)生惡感,把他作為陪嫁禮品?

l 水濱之木:指伊水邊的一棵空心的桑樹。得:得到。彼:那個。小子:小孩,嬰兒,指伊尹。夫:彼,指有莘氏。何:為何。惡(wù):嫌惡。之:指伊尹。媵(yìng):陪嫁。有莘之婦:指有莘氏之女。

119.湯出重泉,夫何罪尤?

l 湯從囚地重泉出來,究竟他有什么大罪?

l 湯:商湯。出:出來,此指被釋放出來。重泉:指夏朝監(jiān)獄中的水牢。夫:他,指商湯。何:什么。罪尤:罪過。

120.不勝心伐帝,夫誰使挑之?

l 難忍恥辱起而伐桀,是誰挑起這場是非?

l 勝:戰(zhàn)勝,克制。勝心:指克制住內(nèi)心的的憤怒。伐:討伐。帝:指夏桀。夫:發(fā)語詞。誰:何人。使:唆使。挑:挑動。之:的。

121.會朝請盟,何踐吾期?

l 諸侯前來朝會請盟,為何都能守約如期?

l 會:會合。朝:日,指甲子日。會朝:指周武王姬發(fā)討伐商紂時與各路諸侯會師于牧野的甲子日。請:邀請。盟:盟誓。何:為何。踐:履行。吾:我,指姬發(fā)。期:期約。

122.蒼鳥群飛,孰使萃之?

l 蒼鷹威武成群高飛,誰使它們聚在一起?

l 蒼鳥:蒼鷹。蒼鳥群飛:指伐紂的將士如同蒼鷹般成群地飛翔搏擊。孰:何人。使:指使。萃:聚集。之:的。

123.列擊紂躬,叔旦不嘉。

l 何親揆kuí發(fā),定周之命以咨zī嗟jiē?

l 整頓隊(duì)伍攻擊商紂,周公姬旦卻不同意。

l 為何親自為武王謀,奠定周朝又發(fā)嘆息?

l 列:通“厲”,猛厲(據(jù)于省吾《澤螺居楚辭新證》)。列擊:即“厲擊”,猛擊。紂:商紂王帝辛,商王朝的末代君主。躬:身體。厲擊紂躬:指姬發(fā)猛擊商紂的尸體。叔旦:即姬發(fā)的弟弟周公姬旦。嘉:贊許。何:為何。親:親自,指姬旦。揆(kuí):宰輔,輔佐。發(fā):姬發(fā),西周王朝的開國君主。定:奠定。周之命:西周王朝的命運(yùn)。咨嗟(zījiē):嘆息。

124.授殷天下,其位安施?

l 天將天下授予殷商,紂的王位如何施設(shè)?

l 授:授予。殷:指殷商王朝。授殷天下:指上帝(天帝)將天下授給殷商王朝。其位:指殷商的王位。安:怎么。施:通“移”,改易。

125.及成乃亡,其罪伊何?

l 成功之道違反則亡,他的罪過又是什么?

l 及:等到。成:指殷商王朝已建成。乃:卻。亡:滅亡。其:指殷商。罪:罪過。伊:語氣詞,相當(dāng)于“惟”、“維”。何:是什么。

126.爭遣伐器,何以行之?

l 諸侯踴躍拿起武器,武王如何動員他們?

l 爭:搶先。遣:派遣,制發(fā)。伐:功勞,功績。器:青銅器。伐器:指紀(jì)西周王朝功績的青銅彝器。何以:為何。行:進(jìn)行。之:指“爭遣伐器”這件事。

127.并驅(qū)擊翼,何以將之?

l 軍隊(duì)并進(jìn)擊敵兩翼,他又如何指揮大兵?

l 并:一齊,全力。驅(qū):驅(qū)逐。擊:打擊。翼:羽翼,指殷商的殘余黨羽。何以:為何。將(jiāng):取,采取。之:指“并驅(qū)擊翼”這件事。

128.昭后成游,南土爰底。

l 厥利惟何,逢彼白雉zhì?

l 昭王盛治兵車出游,到達(dá)南方遠(yuǎn)地才止。

l 最后得到什么好處,難道只是遇見白雉?

l 昭后:指周昭王姬瑕,西周第四代君主。成:通“盛”。成游:即“盛游”,指盛大巡游。南土:指南方的荊楚之地。爰:乃,為。底:著底,止。厥:其,指姬瑕南游這件事。利:利益,這里指貪圖。惟:語氣詞。何:什么。逢:迎。彼:那。白雉(zhì):白色野雞。逢彼白雉:指迎接楚人獻(xiàn)貢的白色野雉。

129.穆王巧梅,夫何為周流?

l 穆王御馬巧施鞭策,為何他要周游四方?

l 穆王:指周穆王姬滿,西周的第五代君主。巧梅:“梅”通“?!?,“巧梅”即“巧模”,窮巧模擬,指姬滿窮巧模擬營造宮室。夫:發(fā)語詞。何為:為何。周流:周游,到處巡游。

130.環(huán)理天下,夫何索求?

l 他的足跡環(huán)繞天下,有些什么要求愿望?

l 環(huán):周。理:通“履”,行。環(huán)理天下:即“環(huán)履天下”,指姬滿巡游周行天下。夫:發(fā)語詞。何:什么。索求:尋求。

131.妖夫曳yè衒xuàn,何號háo于市?

l 妖人夫婦牽引叫賣,為何他們呼號街市?

l 妖夫:妖人,怪人,指在周都鬧市叫賣山桑木弓和萁草箭袋的怪人夫婦。曳(yè):牽引,拖著。衒(xuàn):炫耀,指邊走邊向人夸耀以兜售其貸物。號(háo):大聲喊叫,吆喝。市:鬧市。

132.周幽誰誅?

l 幽王究竟殺的是誰?

l 周幽:周幽王,西周的末代君主。誰:指何國。誅:討伐。誰誅:即“誅誰”,討伐何國。

133.焉得夫褒姒(bāosì)?

l 哪里得來這個褒姒?

l 焉:怎么。得:得到。褒姒(bāosì):褒國的一個姒姓美女,后成為周幽王的王后。

134.天命反側(cè),何罰何佑?

l 齊桓九會,卒然身殺。

l 天命從來反覆無常,何者受懲何者得佑?

l 齊國桓公九合諸侯,最終受困身死尸朽。

l 反側(cè):反復(fù)無常。何:如何。罰:懲罰。佑:保佑。何罰何佑:應(yīng)作“何佑何罰”。齊桓:齊桓公,春秋時齊國國君,是春秋“五霸”之一。九會:九為虛數(shù)表示多,指多次召集諸侯會盟。卒然:終究,最終。身殺:指受困而身死。

135.彼王紂之躬,孰使亂惑?

l 那個殷商紂王自身,是誰使他狂暴昏亂?

l 彼:他。王紂:商紂王。之:這。躬:身。之躬:猶言“這個人”。孰:何人。亂:昏亂。惑:迷惑。

136.何惡(wù)輔弼(bì),讒諂是服?

l 為何厭惡忠良輔佐,喜歡聽信小人讒諂?

l 何:為何。惡(wù):厭惡。輔弼(bì):指輔佐國君的左右大臣。讒:讒言,說人壞話,搬弄是非。諂:阿諛奉承。服:任用。

137.比干何逆,而抑沉之?

l 比干有何悖逆之處,為何對他貶抑打擊?

l 比干:商紂的叔父,因勸諫而被紂王剖腹挖心。何:哪里。逆:拂逆。而:卻。抑:壓抑。沉:沉沒。抑沉:指扼殺。之:他,指比干。

138.雷開何順,而賜封之?

l 雷開慣于阿諛奉承,為何給他賞賜封地?

l 雷開:“雷”通“累”,“開”即“啟”,“雷開”即“累啟”,指微子,商紂的庶兄。何:哪里。順:順從。而:卻。之:他,指微子。

139.何圣人之一德,卒其異方?

l 梅伯受醢(hǎi),箕(jī)子佯狂。

l 為何圣人品德相同,處事方法最終相異?

l 梅伯受刑剁成肉醬,箕子裝瘋消極避世。

l 何:為何。圣人:指商紂的賢臣,即前面詩句中的比干、微子和后面詩句中的梅伯、箕子。一德:一樣的品德。卒:最終。其:他們。異:不同。方:方法,途徑,這里指歸途。梅伯:殷商王朝的貴族,紂之諸侯。受:遭受。醢(hǎi):即“菹(jū)醢”古代的一種酷刑,把人剁碎做成肉醬?;╦ī)子:商紂的叔父。佯:假裝。狂:瘋狂。

140.稷(jì)維元子,帝何竺(dú)之?

l 后稷原是嫡出長子,帝嚳為何毒害翻臉?

l 稷(jì):即后稷,名棄,傳說為帝嚳與其元妃姜嫄所生的長子,為周人的始祖。維:表示判斷,相當(dāng)于是。元子:長子。帝:指上帝或天帝。何:為何。竺(dú):通“篤”,厚,此指厚愛。之:他,指稷。

141.投之于冰上,鳥何燠(yù)之?

l 將他扔在寒冰之上,鳥兒為何覆翼送暖?

l 投:投放,拋棄。之:他,指稷。冰:指冬天渠面上所結(jié)的寒冰。鳥:飛鳥。何:為何。燠(yù):溫暖。之:他,指稷。

142.何憑弓挾xié矢,殊能將jiàng之?

l 為何長大仗弓持箭,善治農(nóng)業(yè)懷有奇能?

l 何:為何。憑:滿。憑弓:把弓拉滿,張弓。挾(xié):夾持,夾在腋下或指間。矢:箭。憑弓挾矢:指西伯姬昌張弓持箭。殊:特殊,特別。將(jiàng):統(tǒng)率。之:他們,指軍隊(duì)。

143.既驚帝切激,何逢長之?

l 出生既已驚動上帝,為何后嗣繁榮昌盛?

l 既:既然。驚:震驚,震怒。帝:指商紂王。切激:深,甚。何:為何。逢:大,昌盛。長:久長。之:他,指姬昌。

144.伯昌號衰,秉鞭作牧。

l 何令徹彼岐社?命有殷國。

l 西伯姬昌號令衰世,執(zhí)鞭來作雍州牧伯。

l 為何武王令治周社,承受天命享有殷國?

l 伯昌:周文王姓姬名昌,曾被商王朝封為雍州伯,雍州在商都的西邊,故稱之為西伯昌、西伯、伯昌等。號:胡,指年老。號衰:年老體。秉:持,執(zhí)。作:作戰(zhàn)。牧:牧地,遠(yuǎn)郊之地。秉鞭作牧:執(zhí)鞭駕車去遠(yuǎn)郊作戰(zhàn)。何令:為何下令。徹:毀壞,拆毀。彼:那。社:社廟,古代祭祀社神(土地神)之所。岐:岐邑。岐社:指西周建在岐邑的宗廟大社,后拆遷至豐邑。命:使。有:占有。殷國:指殷商的國土,因豐邑在崇國,故特指殷商諸侯國崇國的土地。

145.遷藏就岐,何能依?

l 帶著寶藏遷居岐山,如何能使百姓依從?

l 遷:遷移。藏:庫藏物品,指儲藏的各種珍寶、糧食等。就:往。岐:古邑名,在今陜西省岐山縣東北,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曾在此筑城作邑。遷藏就岐:指古公亶父攜庫藏自邠(豳)遷岐之事。何:為何。依:依隨。

146.殷有惑婦,何所譏?

l 殷紂已受妲己迷惑,勸諫之言又有何用?

l 殷:殷商,這里指商紂?;髬D:迷惑男人的女人,這里指商紂的寵妃妲己。何:什么。譏:諫,勸諫,規(guī)勸。

147.受賜茲醢,西伯上告。

l 何親就上帝罰,殷之命以不救?

l 紂王賜他兒子肉醬,西伯姬昌向天訴求。

l 為何紂王親受天罰,殷商命運(yùn)仍難挽救?

l 受:指商紂,商紂字受德。茲:讀若“孳”,“孳”即“子”之借字,指姬昌之子伯邑考。醢:肉醬,肉羹。茲醢:即“孳醢”,指用伯邑考的肉烹制的羹。何:為何。親:自身。就:受,遭到。上帝:天帝。罰:懲罰。殷之命:殷商王朝的命運(yùn)。以:以致。救:挽救。

148.師望在肆,昌何識?

l 太公呂望人在肉店,姬昌為何就能認(rèn)識?

l 師望:即姜太公呂望,呂望曾被姬昌和姬發(fā)立為太師,故稱師望。肆:店鋪,這里指肉店。昌:即姬昌。何:怎么。識:認(rèn)識,知道。

149.鼓刀揚(yáng)聲,后何喜?

l 聽到揮刀振動發(fā)聲,文王為何那么歡喜?

l 鼓刀:鼓弄屠刀。揚(yáng)聲:張揚(yáng)聲音。鼓刀揚(yáng)聲:指鼓弄屠刀賣肉的吆喝聲。后:王,指周文王姬昌。何喜:為何高興。

150.武發(fā)殺殷,何所悒(yì)?

l 武王姬發(fā)誅紂滅商,為何抑郁不能久忍?

l 武發(fā):周武王姓姬名發(fā),故稱武發(fā)。殺殷:指姬發(fā)砍下商紂王的頭并掛在軍中大白旗上。何所:有什么。悒(yì):忿悒,不暢心。

151.載尸集戰(zhàn),何所急?

l 抬著文王木主會戰(zhàn),為何充滿焦急之情?

l 載:運(yùn)載,指用車運(yùn)載。尸:這里指已死之人的木主(靈牌),特指周文王姬昌的靈牌。集戰(zhàn):會戰(zhàn)。何所:為何如此。急:急忙。

152.伯林雉(zhì)經(jīng),維其何故?

l 紂王燒柴上吊自焚,這樣去死究竟何故?

l 伯林:“伯”為“白”之借字,通白,“伯林”即“白林”,指姬發(fā)軍中的小白旗眾多如林。雉(zhì):野雞或牛鼻繩。經(jīng):自縊。雉經(jīng):上吊而死,指像野雞一樣俯頸閉氣或以牛鼻繩自縊而死,這里指自縊而死的二女,二女為商紂的嬖妾。維:語氣助詞。其:這。何:什么。故:緣故。

153.感天抑地,夫誰畏懼?

l 為何武王驚天動地,假托神靈卻懷畏懼?

l 感天:觸動了天而降災(zāi)。抑:按,驗(yàn),謂壞。抑地:按地,即“地壞”,指地厄(即地質(zhì)災(zāi)害)。感天抑地:指姬發(fā)在伐紂途中屢逢天災(zāi)地厄。夫:發(fā)語詞。誰:何人。

154.皇天集命,惟何戒之?

l 上帝既降天命于殷,為何不再勸戒明白?

l 皇天:上天。集命:讓君臨天下的使命集中于某氏,指上天賜天命給姬發(fā)。惟:為。惟何:為何。戒:警戒。之:他,指姬發(fā)。

155.受禮天下,又使至代之?

l 紂王既已統(tǒng)治天下,為何又被他人取代?

l 受:指商紂,商紂字受德。禮:通“履”。禮天下:履天下,即“踐天子之位”。使:由。至:通“周”。代:取代。之:指商。

156.初湯臣摯zhì,后茲承輔。

l 何卒官湯,尊食宗緒?

l 初把伊尹視作小臣,后來用作輔政宰相。

l 為何最終上追成湯,受到尊敬宗廟配享?

l 初:起初。湯:商湯。摯(zhì):伊尹名。臣摯:以伊尹為臣。后:后來。茲:此,此人,指伊尹。承:秉承。輔:輔佐。承輔:進(jìn)為桀輔,指伊尹秉承商湯之謀去輔佐夏桀。何:為何。卒:最終。官湯:相湯,指伊尹成為商湯的宰相。尊:榮。食:享受祭祀。宗:宗廟,祖廟。緒:系統(tǒng)。

157.勛闔夢生,少離散亡?

l 闔廬有功壽夢之孫,少年遭受離散之苦?

l 勛:楚勛,對楚國有功的人,這里指春秋時楚國的令尹子文。闔:通“盍”,為何,何故。夢:云夢,專指“澤藪”,泛指“春秋戰(zhàn)國時楚王的游獵區(qū)”。生:生活。少:少小。離:離開,指離家。散亡:散落流亡。

158.何壯武厲,能流厥嚴(yán)?

l 為何壯年奮厲勇武,能使他的威嚴(yán)遠(yuǎn)布?

l 何:為何。壯:壯年。武:勇武。厲:猛厲。流:流傳。厥:這,指楚國。嚴(yán):本作“莊”,因避漢明帝劉莊的名諱而改作“嚴(yán)”,指莊嚴(yán)。

l 159.彭鏗kēng斟zhēn雉zhì,帝何饗xiǎng?

l 彭祖烹調(diào)雉雞之羹,為何帝堯喜歡品嘗?

l 彭鏗(kēng):即彭祖,彭祖姓篯名鏗,傳說其壽命長達(dá)800歲。斟(zhēn):調(diào)和,烹調(diào)。雉(zhì):野雞,指野雞湯。帝:上帝或天帝。何:如何。饗(xiǎng):享用。

160.受壽永多,夫何長?

l 得享高壽年歲太多,為何競有那么久長?

l 受:為“授”之借字,賜。壽:壽命。永多:長。夫:他,指彭鏗。何:為何。長:為“悵”之借字,指惆悵。

161.中央共(gōng)牧,后何怒?

l 大地中央共同治民,列國君主為何發(fā)怒?

l 中央:指西周王朝的中央政權(quán)。共(gōng):即“共伯和”。牧:治,攝政。共牧:共伯和攝政,指周厲王無道,在國人作難時奔于彘,諸侯奉共伯和攝政之事。后:指周厲王。何:為何。怒:發(fā)怒,指周厲王發(fā)怒降旱作祟之事。

162.蜂蛾微命,力何固?

l 蜂蛾生命原本微賤,自衛(wèi)力量為何牢固?

l 蜂:蜜蜂。蛾:“蟻”的古體字,螞蟻。微命:微小生命。蜂蟻微命:比喻如同蜜蜂和螞蟻一樣微小生命的老百姓。力:力量。何:為何。固:堅(jiān)固,頑強(qiáng)。

163.驚女采薇(wēi),鹿何佑?

l 驚于女言不再采薇,白鹿為何庇佑夷齊?

l 驚女采薇:即“采薇驚女”,“薇(wēi)”是一種一年生或二年生的草本植物巢菜,又叫野豌豆;“采薇”指西周之初孤竹國君之二子伯夷和叔齊因不食周粟而采薇充饑之事;“驚”即震驚,“驚女”指伯夷和叔齊被一女子之言所震驚就不再食薇之事。鹿:指用乳汁救助伯夷和叔齊的神鹿。何:為何。佑:保佑,這里指救助。

164.北至回水,萃(cuì)何喜?

l 北行來到回水之地,一起餓死有何可喜?

l 北至:向北行至。回水:河水回曲處,這里指河曲之中的首陽山。萃(cuì):止,停止。何:有何,有什么。喜:本訓(xùn)“食”,為“饎”之借字,饎為酒食、熟食,這里泛指食物。

165.兄有噬(shì)犬,弟何欲?

l 易之以百兩,卒無祿。

l 哥哥有著善咬猛犬,弟弟又打什么主意?

l 一百輛車換一條狗,最終不成反失祿米。

l 兄有噬犬:“兄”指春秋時趙簡子之子伯魯,伯魯?shù)牡艿苴w襄子殺代君、平代國后以伯魯之子周為代成君,周死后其子浣繼位,是為代獻(xiàn)侯;“噬(shì)犬”的原意為咬人的狗,這里指象征代國的翟(狄)犬,代國的先人曾以犬為圖騰;“兄有噬犬”之意為“哥哥伯魯?shù)淖訉O世有代國”。弟:指伯魯?shù)牡艿苴w恒子,恒子曾逐走伯魯?shù)膶O子浣(代獻(xiàn)侯)而自立為代君。何:有什么。欲:欲望。易:當(dāng)讀為“賜”。之:指代君。百兩:“兩”通“輛”,“百兩”即“百輛”,指趙襄子為其姉(姊)送嫁并賜給代君的百輛馬車。卒:最終,結(jié)果。無祿:死,喪命。

166.薄暮雷電,歸何憂?

l 傍晚時分雷鳴電閃,想要?dú)w去有何憂愁?

l 薄暮:傍晚,黃昏。雷電:雷鳴電閃。歸:回歸。何:如何。憂:憂慮。歸何憂:即“憂何歸”,憂慮如何回歸,指屈原憂慮如何回歸朝廷而為國效力。

167.厥嚴(yán)不奉,帝何求?

l 國家莊嚴(yán)不復(fù)存在,對著上帝有何祈求?

l 厥:其,指楚國。嚴(yán):莊嚴(yán)。奉:奉行。帝:上帝或天帝。何求:求何。帝何求:指向天帝祈求什么。

168.伏匿穴處,爰何云?

l 伏身藏匿洞穴之中,還有什么事情要講?

l 伏匿:隱藏。穴處:指山野巖穴。伏匿穴處:指屈原被流放隱藏于山野巖穴之中。爰:憤恨,憂憤。何:有什么。云:講話,說話。

169.荊勛作師,夫何長?

l 楚國勛舊軍中殉國,國勢如何能夠久長?

l 荊:楚。荊勛:楚勛,指楚勛子文。作師:帥師作戰(zhàn)。夫:彼,指楚國彼時的莊嚴(yán)。何長:有多久。

170.悟過改更,我又何言?

l 悔悟過失改正錯誤,我又有何言詞可陳?

l 悟:省悟。過:過錯。改更:改正更新。悟過改更:指楚王(楚頃襄王)若能省悟過錯改正更新。我:指屈原自己。何:有什么。言:說。

171.吳光爭國,何久余是勝?

l 吳王闔廬與楚爭國,我們久已被他戰(zhàn)勝!

l 吳光:吳國的姬光,姬光弒吳王僚后自立為王。爭國:指與楚國相爭。何:為何。久:長久,屢。余:我們,指楚國。

172.何環(huán)閭(lǘ)穿社,以及丘陵?

l 環(huán)繞穿越里社丘陵,為何生出令尹子文?

l 何:為何。環(huán):環(huán)繞。閭(lǘ):古代祭祀社神(土地神)的場所。穿:穿越。社:社廟。及:抵達(dá)。丘陵:陵墓,指楚國先王的陵墓。環(huán)閭穿社,以及丘陵:指吳師入侵楚郢都后環(huán)繞穿越楚國的社廟、抵達(dá)楚先王的陵墓。

173.爰出子文,吾告堵敖以不長。

l 何誡上自予,忠名彌彰?

l 我曾告訴賢者堵敖,楚國將衰不能久長。

l 為何自贊告誡君主,忠義之名欲更顯揚(yáng)?

l 爰:怨恨。出:出去,去除,這里指罷免。子文:即“斗榖於菟”,字子文。吾:為“語”之借字,指言語。告:告誡。堵敖:名熊囏,春秋時楚國的國君。以:以為。不長:指堵敖的王位不得長久。何:為何。誡:告誡。上:君上,指楚君堵敖。自予:“予”為“紓”之借字,“自予”即“自紓”,指子文自毀其家以紓國難。忠:指忠君忠國。名:名聲。彌:更加。彰:彰顯,顯著昭彰。

千古第一奇文,全詩一口氣問了173個問題,問的所有人啞口無言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diǎn)。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一鍵舉報(bào)。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