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①、文章比較長且有點專業(yè),如果沒耐心的讀者,可以直接拉到最后看股票池,但這樣的話,您會錯過選股思路,另外本文只談基本面,如果高手您覺得“A股談基本面就太傻太天真了”的話,您可以忽略下面內容,并關閉頁面,因為本文對個股的基本面探討可能不適合您; ②、本文只從基本面選股,暫未涉及對股票池進行歷史回測,但這方面工作會在以后進行,目前只是跟大家分享選股思路; ③、本文涉及的個股專業(yè)指標比較多,但放心,我會對指標進行科普,所以文章內容會比較長,如果要吃透本文的個股對應的指標意義,請務必認真閱讀下方指標說明; ④、一般個股的財報指標非常多,但我只把核心的指標抽取出來,然后再對這些重要指標進行條件限制來篩選個股,通過這個方法,基本能把基本面較為好的個股挑選出來,注意這里指的是基本面較為良好,但顏值高,并不代表能賺錢,賺不賺錢還得看實力; ⑤、再次強調:文章內容比較多,建議讀者準備足夠長時間來閱讀,讀完絕對讓你受益匪淺!當然了,高手可以自行略過,并關閉本頁面...... ⑥、如果大家還有其他牛逼財務指標,不妨告訴小弟,我可以按情況添加進去,更多的條件理論上可以找出基本面更好的個股。 【一、個股指標簡介(紅色加粗指標個人認為比較重要)】 這部分內容的指標比較多,大家可以分步閱讀。 主要指標: ①、EPS:即每股收益,即公司每一個的利潤 ②、PE:即市盈率,P為價格,E為每股收益(EPS) ③、CAGA:凈利潤復合增長率,一般挑選近3年的凈利復合增長率,帶有預測性質的指標 ④、PEG:這個指標我個人認為比較重要,這里鑒于文章篇幅限制,淺嘗則已,有興趣的投資者可以自行百度。 公式:PEG=PE/預期的企業(yè)年增長率,PE著眼于股票的低風險,而PEG在考慮低風險的同時,又加入了未來成長性的因素,因此這個指標比PE能更全面地對新興市場的股票進行估值。 比如一支公司股票目前以20倍市盈率交易,未來公司EPS增長率為20%,則PEG為1,說明股價正好反映其成長性,不貴也不便宜;如果未來EPS增長率為40%,PEG為0.5,顯示當前股價明顯低估了公司業(yè)績的成長性,有很好的投資價值;但如果未來EPS增長率只有10%,PEG高達2,則說明高估,股價有下跌需要。 ⑤、負債率:這個簡單,就是看企業(yè)自身的錢除以借回來的錢,制造業(yè)企業(yè)一般負債率較高 ⑥、每股現金流:這個指標個人認為比較重要,意思是指:即公司每創(chuàng)造1元利潤時,帶來多少元的現金流入。如果為負值派發(fā)的紅利的壓力就較大。 有些上市公司在以關聯(lián)交易操作利潤時,一般也會在現金流量方面暴露有利潤而沒有現金流入的現象,因此利用每股營業(yè)業(yè)務現金流量凈額去分析公司的獲利能力,比每股盈利更如客觀,有其特有的準確性??梢哉f每股現金流量就是公司獲利能力的質量指標。 利潤表指標: ①、凈利潤:這個簡單,就是企業(yè)賺了多少錢 ②、ROE:凈資產收益率,公式:ROE = 凈利潤 ÷ 股東權益 ROE這個指標就是反映了股東的投資到底能收回多少企業(yè)的利潤,一般每年有15%以上算比較好。 ③、ROA:總資產收益率,公式:ROA = ROE×(1-資產負債率) ROE指標有個弊端:理論上除了提高ROA可以提高ROE,還有一種方法可以提高ROE,那就是舉債,但前提是項目回報穩(wěn)定,如果單純大幅舉債,一旦項目出現虧損,ROE會減少的 通過ROA,可以跟ROE進行互補,全面反映一個企業(yè)資金運作的整體效果的指標,應當是ROA,而非ROE,比較一下它與凈資產收益率的差別,僅在于分母的計算范圍上,凈資產收益率的計算分母是凈資產,總資產收益率的計算分母是全部資產,這樣分子分母才具有可比性,在計算口徑上才是一致的。 ④、核心利潤:核心利潤率是剔除了營業(yè)外收入、投資收益等偶發(fā)性因素,企業(yè)如果提高了營業(yè)收入,降低了成本及期間費用,才是好企業(yè)。 公式:核心利潤=營業(yè)收入-營業(yè)成本-營業(yè)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核心利潤才是企業(yè)主營業(yè)務收入的主要來源; 現金表指標: ①、經營現金流凈額、投資現金流凈額、籌資現金流凈額: 企業(yè)活動: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 ○經營活動:銷售和購買商品,提供和接受勞務、支付稅費等,經營現金流凈額為負,說明企業(yè)入不敷出; ○投資活動:企業(yè)長期資產的購建,如購建廠房,購買無形資產,買賣交易性金融資產、債券,處置機器設備等。(不包括現金等價物在內的活動),投資現金流凈額為負,一般說明企業(yè)進行了對外投資,是正常行為; ○籌資活動:借入和歸還長期借款、發(fā)行長期債券、發(fā)行股票、所有者增資、分紅等,籌資現金流凈額為負,說明企業(yè)歸還負債,為正則說明有利息或股息收入等。 ②、凈現金流: 公式:凈現金流=經營活動利潤+投資活動利潤+籌資活動利 另外,一般來講,凈利潤≈經營活動利潤+投資活動利潤+籌資活動利,這個指標說明的是用來判斷企業(yè)是否有錢賺,但沒錢花。 以上就是個股對應的財報中,個人認為較為重要的指標,如果大家有其他更好的指標,可以告訴小弟,我會盡力添加到模型中去,好了指標說明情況大致如上,激動人心的選股步驟,下面為您呈現,如果讀到這里您感覺累了困了,不用喝東鵬特飲,記錄一下,稍作休息,等有精神再來開始讀下面內容也可以。(*^__^*) ====================【美女分界線】====================== 【二、選股思路】 市場接近3000只個股,如果手工導出近3000只個股的財務數據,然后一個一個去篩選指標,估計2年都完成不了,而且太耗時間和人工成本了,而且只有我一個人做的話,那實在是傷不起,但利用機器人,就能自動完成這些機械步驟了,于是在同事的幫助下,我大致確定了要加入模型的個股指標,然后就去找數據源,數據源大概花了幾天時間吧,然后就開始寫代碼,做程序,大概花了1周時間,代碼寫好,并運行了一次,發(fā)現數據不太理想,于是就再開始設計2.0的程序,前前后前大概用了2周時間,終于把相對完善的程序寫了出來,測試運作了一次,大概半小時可以把2950全市場個股想要的指標全部取出來,重要且最基礎的步驟完成了,接下來就是對全市場的樣本個股數據,進行清洗過濾。 怎么過濾數據呢?這個不難,因為最難的部分就是導入全部指標到全市場的個股,這一步驟做好了,后面就不難,所以目前我們可以按照自己對指標的要求,進行過濾數據,比如你想要拿近三年凈利潤增長百分比在多少以上和每年的現金流情況如何如何,都能進行篩選,以下我講下我們過濾數據的條件。 ①、篩選市盈率(PE)大于0,但低于50倍個股 解釋:這是最基礎步驟,PE大于0說明不是業(yè)績虧損個股,超過50倍市盈率的,我不要,因為越高不是越好,風險也會越高; ②、PEG 大于0,但低于1.2倍的個股 解釋:選擇PEG大于,即剔除了虧損個股,為什么要選擇低于1.2呢?上面有提到: 一支公司股票目前以20倍市盈率交易,未來公司EPS增長率為20%,則PEG為1,說明股價正好反映其成長性,不貴也不便宜;如果未來EPS增長率為40%,PEG為0.5,顯示當前股價明顯低估了公司業(yè)績的成長性,有很好的投資價值;但如果未來EPS增長率只有10%,PEG高達2,則說明高估,股價有下跌需要。 所以選擇PEG為1.2的,算是一個折衷方法。 但注意的是:PEG這個指標是建立在市場機構對個股有3年以上的業(yè)績預測基礎之上,而我在跑程序導入數據的時候發(fā)現,全市場個股(2940多家)大概有四分一的個股,機構并沒有對他們進行業(yè)績預測,也就是說這部分個股難免會被剔除,這個我暫時也沒辦法,因為我總不可能自己去預測個股業(yè)績嘛,我們只能看機構們對個股的業(yè)績預測,然后取平均數值,如果不用這個指標,也可以,但我個人還是比較看好PEG指標,所以對于這一點可能會錯過某些牛股,大家要注意。 ③、近三年ROE和ROA的平均增速要在15%以上 解釋:這個指標沒啥好說的,大致意思就是每年利潤大概要有15%以上的增長,否則就剔除。 通過以上三個指標過濾下來后的個股,讓我有些意外,因為只有不到20只個股。這個暫定為量化多因子選股1.0股票池,后面我每個月再跑一次程序,把符合條件的個股再進行調整,然后再對比滬深300漲跌幅,就能知道這策略是否可行,內容大致如上,感謝大家抽空看完,我會每月更新一次股票池。 PS:由于指標數量較多,單行未能完全展示,故分開兩行,大家自行比照即可 |
|
來自: 天高云又淡 > 《股戰(zhàn)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