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在《后會無期》里曾說過一句話:
在生活中,我們都聽過許多的道理。 比如說我們都知道“總是沉迷于手機是不好的”,但是很多人還是控制不住自己,一刷就是幾個小時。 再比如說,我們都知道每天堅持運動、早睡早起有利于身體健康,但是很多人知道卻做不到。 為什么我們懂得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呢? 今天,我們就用心理學的知識來搞明白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01- 為什么你知道,卻做不到? 心理學里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理,叫“意識”和“潛意識”。 意識只在頭腦里發(fā)生,而潛意識卻占據(jù)著人的整個生命。 在一個人的生命中,潛意識占了96%-97%的比例,而意識只占3%-4%,所以影響生命的因素不僅僅是意識層面的內(nèi)容,更大程度上是潛意識。 比如說,一個人的情緒和三觀就來自于潛意識。 情緒我們都知道,比如說一個8號領(lǐng)導型性格的人學過九型人格之后知道對別人說話要溫柔的道理。 但是當別人不聽他的時候,他憤怒的情緒立馬就出來了,也顧不上待人溫柔的道理了。 所以當情緒來的時候,道理在當時是不起作用的。 我們再來說三觀,所謂三觀,指的是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對于1號完美型來說,他知道自己要求太高了,應(yīng)該接納別人的行為,這是意識層面的道理,但是潛意識層面是什么呢?
所以,1號看見別人犯錯誤,他會接納還是不接納呢? 意識層面他明白要去接納,可在潛意識的層面,他一定會覺得犯錯是不應(yīng)該的,接納對于1號來說就是很難的。 再比如說2號助人型,她知道了一個道理是“愛別人之前,先要愛自己”。 在別人請她幫忙時,可能對她來說這個忙幫起來挺難,可是要拒絕別人的那一刻她就是開不了口,因為這個時候潛意識會冒出來說 “如果我拒絕他,他一定很難受,我怎么可以這么自私呢?我不能這樣。” 這是潛意識在說話。
遇到事情的時候,你的意識在說道理,而你的潛意識說的是內(nèi)心深處的聲音。 當然是潛意識的力量大啊,所以你聽的道理沒有對你產(chǎn)生影響,這就是你知道卻做不到的原因。 我們懂得的道理停留在意識層面,而一個人的行為96%-97%都是由潛意識決定。 所以停留在意識層面的道理,力量是非常弱的,除非那個道理已經(jīng)進入到潛意識層面,深入骨髓,它才會有力量,才會對你的生活產(chǎn)生影響。 我們用3號成就型性格的來舉例子,對一個3號成就型性格的人來說,雖然他明白“我應(yīng)該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的道理。 但是當有人給他提意見的時候,還是會觸發(fā)他潛意識里的價值觀,“我是優(yōu)秀的,我做的事情不可能有問題。” 所以聽到別人提出意見,他會抗拒,心里砰砰直跳,立馬解釋說自己這么做是有原因的。 所有這些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xiàn)都是潛意識在起作用。 為什么我們懂得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呢?就是因為道理并沒有進入到潛意識。 -02- 怎么讓道理進入潛意識? 那么怎樣才能讓道理進入到潛意識呢?我給你介紹四個方法。 第一個,身心觸動。 朋友圈里很火的一篇文章叫《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講的是共享單車創(chuàng)始人套現(xiàn)1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就是一個道理啊,看到這句話如果你笑笑就算了,它沒有引起你的身心觸動,這個道理就不會對你產(chǎn)生什么影響; 如果你看到這句話后身心緊張,產(chǎn)生了焦慮感,這就是引起你身心觸動。 在被觸動的時候,你自己是能感受到的,比如說情緒受到觸動,產(chǎn)生焦慮、悲傷等情緒; 你的身體也會有反應(yīng),比如說起雞皮疙瘩、身體發(fā)麻、繃著,甚至呼吸困難等等,情緒和身體上的反應(yīng)其實都是你的潛意識在發(fā)揮作用。 第二個方法,是你在行為上的改變。 就比如說減肥這件事,我們都知道減肥可以塑造身形增加自信,可以讓身體更加健康這些道理,但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堅持減肥。 我的一個同事在辦公桌上放了一個桌墊,上面寫著“胖子沒有前途”、“要么瘦要么死”、“你的人生被你的肥肉毀掉了”這些話。 其實是想讓身心發(fā)生觸動,就是我們剛剛說的檢驗道理有沒有進入到潛意識的第一個方法。 但是只有身心觸動還不夠,怎樣能更進一步呢?最重要的標準是你的行為上有沒有發(fā)生變化。 當你遇到美食的時候,如果你忍住不吃,就說明它已經(jīng)進入到潛意識里了;如果你沒忍住,就說明這個道理還在淺層,你的減肥行動就會失敗。 所以進入到潛意識的道理越深越好。那么怎么判斷它在深層次還是淺層次呢? 就是看你的行為有沒有改變。 再回到剛開始我們討論的問題,為什么你聽過很多道理還過不好這一生? 不是道理沒有用,而是你接收這些道理不夠深入而已。 要知道,聽懂一百個道理,不如把一個道理落到實處。 為了過好這一生,你要多多了解道理,更要好好吸收,把道理對你的觸動用行動呈現(xiàn)出來。 第三個方法非常巧妙,就是去觀察你的夢境。 夢的原理挺有意思的,每個人每天都會做夢,通常兩個小時左右會有一次夢,就看你能不能記住。 夢的本質(zhì)就是意識和潛意識的交互,夢的內(nèi)容就是潛意識的內(nèi)容。 平時我們要想用意識看到潛意識是很難的,如果你能記住夢的內(nèi)容,那你就能通過夢看到你的潛意識。 所以不必要去找《周公解夢》解析你夢的意思,因為每個人的潛意識都不一樣,同一本書解答不同人的夢,顯然沒有道理。 很多年前,我經(jīng)常夢見我是一個學生,在和老師討論一道題怎么做;在我真正做老師之后,我經(jīng)常夢見我在講臺上和學生討論問題,直到現(xiàn)在都是。 所以我就發(fā)現(xiàn)在我的潛意識層面,我就是老師,這就是身心合一。 我們每個人生活中都有多重角色,你可能是父母的孩子,愛人的伴侶,孩子的父親或者母親,還有企業(yè)里面的某個職位,或者某個社會角色,那么我請問你,在你的夢中,你常常是什么角色呢? 是大人還是小孩呢?夢里面的內(nèi)容都來自于潛意識,發(fā)生的事情沒有邏輯,但是你的角色往往是你內(nèi)心深處最認同的角色。 所以,下一次,如果你能記起來夢中的內(nèi)容,留意你的角色。 第四個方法,就是自我覺察和探索。 通過自我覺察和探索,去觀察你自己的情緒反應(yīng),觀察你頭腦中冒出來的奇奇怪怪的小想法,去觀察你的一舉一動,這些大多來自于潛意識。 尤其在你遇到事情的時候,比如說你吵架的時候,你可以觀察自己在想什么,我以前說過“要在事上修”,在事情發(fā)生的當下自我覺察,非常有助于了解你的潛意識。 當你了解它,你就有可能改變它;當你改變它之后,你就是知道很多道理也能過好這一生了。 如果希望跟我們多多交流,可以掃下方二維碼加九哥微信私聊哦,歡迎來勾搭~ 作者:高源,九型人格分享原創(chuàng)出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