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的寫作課上,“寫作要點導圖”可以說是對于不同學科都十分好用的教學神器。孩子們寫文章的時候,下筆行文間有一系列需要掌握和正確運用的方法。種種要求可以說是又多又細,這讓孩子一下子難以記住和熟練運用。 這個時候我們借助精心設計的要點導圖,就能讓孩子們快速掌握和上手寫作規(guī)則和技巧了,讓寫作不再是一個愁眉苦臉、抓耳撓腮的過程,下筆輕快,成文規(guī)整又漂亮。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在美國課堂里面,是如何用要點導圖來教授孩子們寫作的吧。 1、寫作的動機 教導孩子們對為什么要寫作形成正確的認識,他們就能自發(fā)地喜歡寫作,而不僅僅只是為了繳納一份作業(yè)。 這張圖上就作了一個很好的闡釋,寫作可以讓我們表達想法與情感、分享經歷與見聞、勸服他人、提問或者解答等等。除了這些溝通與表達方面的作用,還有一點就是,寫作本來就是一個充滿樂趣與成就感的過程。 無論對于一、二年級的小朋友還是高年級的大孩子,這張圖都非常好用,能有效地激起他們提筆寫作的興趣。 2、個人經歷分享 對于孩子們來講,首先引導他們描述“一個難忘的時刻”或者“一件重要的事”,是非常不錯的寫作入門方法。具體怎么成文呢?可以參考下這張圖: 起因、經過和結果三段結構要完整;敘述時間人物地點經歷,讓人能清晰正確理解;講出自己當時的想法和情緒;適時運用對話式的寫作手法。 這些要點都列舉得很清晰。這樣孩子們抬頭一看這張圖,就馬上明白該怎么下筆了。 3、人物描寫入門 怎樣能讓讀者通過你的文字去了解一個人,這張圖就將其要點都很清晰地列舉了出來。 首先是他/她的外在是怎么樣的,比如圖上這個小人,棕色的頭發(fā)、眼睛和靴子,綠色的T恤、瘦瘦高高的個子,這些是一眼望去能看到的特征。 也可以描述他/她的內在是怎么樣的,比如他或她做過什么事、說了什么話、有什么感受與情緒等等。一篇人物作文具備這些要素,就可以說達到了準確和形象的要求。 4、人物品質概括 學會了基本的人物寫作手法之后,我們就可以繼續(xù)讓孩子們對描述對象進行更深度的揣摩和總結。 頭腦風暴便利貼是美國老師上課常常用到的利器—— 給每個小朋友一張便利貼,讓他們把所有能想到的跟人物有關的詞匯寫下來,然后逐一貼到海報上; 當孩子們對指定人物進行揣摩,并想到一些能描述人物品質的詞匯時,比如優(yōu)雅的、機靈的、正直的、可愛的、友善的、樂于助人的等等,就可以寫在便簽紙上貼上去供大家分享,對啟迪靈感也很有幫助。 5、文章六要素自查 這張圖是給高年級的孩子們用來對比檢查自己的文章草稿的,里面密密麻麻地列舉了各種需要耐心??钡囊?。 這上面的內容大致有: 立意闡釋:比如是否有沖突和解決、伏筆和呼應等等; 全文架構:比如是否有清晰的引導、深入展開和收尾的文章結構、是否能從分段方面體現(xiàn)出來等等; 觀點表達:比如是否有通過第一人稱視角闡釋觀點、是否有描述到人物思想與感受等等; 詞句運用:比如是否正確運用一些高級詞匯或俚語、是否能正確打比方等等; 句式編排:比如主謂賓結構檢查、上下文通順度、是否運用了多種句子開頭類型等等; 基礎檢查:比如語法、大小寫、斷句和標點符號等等是否均正確無誤。 雖然看似事無巨細要檢查很多很多,但這也是讓孩子們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的必要過程。勤于自我檢查糾正,后面就會犯錯更少,寫得也更順暢。 6、創(chuàng)作虛構的小故事 對于高年級的孩子們來說,當他們的寫作基礎都打得很牢固了之后,就可以開始學寫虛構的小故事了。 怎樣寫才能讓人讀起來感覺逼真呢?這張圖就比較詳細地列出了其創(chuàng)作要素。 它借助一張人物漫畫,生動直觀地傳達了以下幾點: 符合生活常理的核心沖突問題和解決方法作為主線;時間地點等等事件背景要看上去可信而不荒誕;雖然主角是虛構的,但也要盡量基于真實人物作為原型;要有足夠的細節(jié)增強表現(xiàn)力;開頭要吸引人,結尾要有戲劇性,能夠調動讀者的共鳴;各種連詞代詞的正確運用,讓文章看上去自然而流暢。 7、條理分明的敘事 這張圖簡明扼要地展示了如何運用表示順序的副詞,來表達事件發(fā)生的先后性。 首先,女巫丟失了她的帽子; 接著,她丟失了她的領結; 然后,她丟失了她的魔杖。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們來說,這樣的事件順序表達練習還是很有必要做做的。孩子們要多練習有條有理的敘事,才能最終把作文寫得通順流暢。 8、清晰嚴謹?shù)男≌撐?/strong> 高年級的孩子們都需要寫小論文、總結報告之類的文體,這張圖便提綱掣領地將其寫作要素都列舉了出來。 對研究對象應該進行本體概述、橫向對比、特征列舉、問題解決和效果感受等方面的描述。在行文結構方面則要注意有主線有例子有結論,并能配上直觀的圖表來幫助理解。 9、首尾呼應的議論文 奧利奧寫作再熟悉不過了。 下面這張圖上OREO的意思就是提出論點-進行論證-展開論據(jù)-重申論點收尾。對于一個主題,先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后給出理由,并舉一些實際生活中能夠支持自己觀點的例子,再以重復論點和表達感受收尾。 這張圖下方還列舉了一些議論文體常用的句子開頭,比如“我覺得…”、“我相信…”、“我認為…”、“據(jù)我所知…”等等。 10、小小報道員 這種形式比較適合幼兒園到二年級左右的孩子們。這張圖上列舉了一份孩子們制作的以小瓢蟲為主題的簡短報道。 孩子們實時圖文并茂地記錄下自己所見到的小瓢蟲的情況,并實時描繪上去分享展示給大家。 比如小瓢蟲有綠色、紅色和黃色的;它們在葉子上產下了黃色的卵;它們都可以展翅飛翔等等。這些簡短的圖文分享,也能潛移默化地鍛煉孩子們的感知和表達能力。 11、生活處處有題材 除了掌握寫作規(guī)則和技巧之外,選材方面有時候也是個難題。當孩子們一時想不出該寫什么主題的時候,多看看這張圖也許就能找到些許靈感。 它列舉了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題材來源,比如自己的家庭、好朋友、老師、寵物、美食、玩具、電視節(jié)目、體育運動、繽紛假期等等。找到拿手的題材,才能文思泉涌。 12、具有說服力的辯論文章 對于邏輯思維比較強的高年級孩子們來說,可以嘗試寫一些提出聲明或者主張的文章了,比如“兒童的安全應該被更多地重視”。 這類主題的文章需是要比普通議論文具備更強的說服力的,這張圖就很清晰地展示了寫作的時候要注意遵循的順序。 依次的步驟分別是:提出主張—講述理由—引用反向意見—給予駁斥—強化主張或訴求收尾。 像這種提示步驟的導圖,孩子們在寫作的時候可以先把相應的步驟蓋住,僅在寫不下去需要提示的時候以及寫完檢查的時候,再翻開對照著來看。 13、從準備到完工 這張導圖以紫色小惡魔的不同狀態(tài)來作比喻,列舉了正式寫文章的時候,從構思到排版的詳細步驟。對比這張圖,孩子們就能比較清楚他們當下的進度,不會感到厭倦或者挫敗。 其上列舉的步驟大致有: 構思:選擇題材、準備素材、畫出配圖; 打草稿:寫下初稿,讓文章先大致成型; 完善詞句:在遣詞造句方面多作推敲,使得文章更耐讀; 檢查錯誤:逐字逐句檢查在大小寫、語法、標點和詞匯拼寫方面有沒有什么錯處,并及時修改; 正式發(fā)布:將改好的文章在電腦上打出來,或者整潔工整地抄下來,就可以傳閱分享了。 14、基礎細節(jié)小提示 針對低年級小朋友,這張圖非常直觀地列舉了一些在寫作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小細節(jié)。 剛學寫作的小朋友總是會范一些大寫錯誤、或者忽略了字與字之間的間隔,此刻很有必要在細節(jié)方面多多提醒一下,一張海報就可以做到啦! 句首字母一定要大寫、單詞之間要有一個手指寬度的間距、正確使用句尾的標點符號、通過單詞墻或者詞匯表來查詢正確的拼寫。 對于幼兒園和低年級的孩子們來說,寫作時就可以時不時看看這張圖,勤加檢查。 15、前因后果的有序表達 對于各種句式使用得還不太熟練的孩子們來說,這張圖就列舉了很多用于表述因果關系的連詞。 上面圖文并茂地列舉了“如果…那么…”、“所以…”、“因此而…”、“歸咎于…”等等常用連詞,貼在教室墻上經常溫習一下的話,也可以減少寫作中的卡殼狀況哦。 16、交通燈示意圖 這張圖以交通燈作比喻,直觀說明了一篇寫得精彩的文章是怎樣的閱讀感受。 以扣人心弦的詞句開頭,讓人快速沉浸其中,猶如在綠燈下加速起步。 隨后再漸次展開各種細節(jié),仿佛在黃燈前放緩車速。 最后配以清晰的結語,就像在紅燈前剎車停住。文章既有結構完整,又值得回味。 一篇交通工具般的文章就行程了。 17、充滿力度的開頭 如何寫出充滿力度的開頭? 孩子們到了高年級的時候,他們會更深入地學習到各種寫作技巧。比如怎樣才能讓開頭部分更有力度一些。這張圖上就列舉了很多方法。 比如以倒敘法開頭,容易讓讀者想更加急切地知道經過。 直接引用名言金句,讀者會關心你會怎么來講好這個大道理。 以一段有趣的對話開頭,人物形象就呼之欲出。借著這些引導,孩子們也更容易摸索出自己的開篇方法。 18、增強文章表現(xiàn)力 要想將敘事進行得更有力一些,孩子們就應該學會怎么將將一個平淡無奇的句子擴寫得更加生動細膩。這張圖就用表格形式展現(xiàn)了一些句子擴寫的方法。 比如“這個男孩走上樓梯”看上去單調又枯燥,可以插入一些人物與動作方面的細節(jié),擴寫成“這個男孩垂頭喪氣慢慢爬上長長的階梯”、“這個男孩眼里放光,一下沖到樓梯頂端”,這樣文采就大大增加了。 19、用力展現(xiàn),而非平鋪直敘 這張圖也是供孩子們文筆進階用的。它將一個干癟的陳述句與一個文采斐然、細節(jié)豐富的描述句進行對比,對于寫作時候的打開下筆思路也非常有幫助。 看看下面兩個句子: “她見到她爸爸時非常激動” “她看到她爸爸走進這個健身房時,立即沖過來,躍進他的懷抱,將頭深埋進他的胸膛” 這兩個句子,后者顯然更容易讓人身臨其境。 這種恰當充盈細節(jié)的能力,對于孩子們學寫無論記敘文還是小說,都非常有用。 20、一段整齊的小故事 在孩子們需要練習寫記敘文的時候,學習參考下這張圖,就可以保持構架清洗不混亂了。 這也是美國老師帶孩子寫記敘文的時候的常用武器。 在寫下故事標題并署上作者的大名之后,首先要設定好時間地點人物; 然后明確其故事主線:主要矛盾或者沖突是什么? 最后要如何解決? 然后將人物放進預設的場景中開始故事,行文緊扣主題,并確保在結尾的時候問題得到完全解決。 多看看這張圖,孩子們在編故事的時候,就不容易跑偏了。 21、撰寫說明文 這張圖是以幾個比喻來說清寫作說明文時的要點,引起通感,加深理解與印象。 黑色鑰匙:擬好的提綱,行文須由此而展開; 綠色心形:即每一段的主題句,它們提出核心論點; 黃色膠水:即正確的行文思路,用來串聯(lián)與彌合各項論據(jù),使其符合邏輯,從而形成說服力; 紅色肉塊:即各項基于事實、出處可循的論據(jù),用來“喂飽”讀者; 紫色領結:文章結束時要首尾呼應地強化其結論,如同穿西裝時最后系上的優(yōu)雅的領結。 其實這幾個比喻不一定多么貼切,但它在厘清孩子們的寫作思路方面,效果還是不錯的。 22、加強句子力度 一個句子里含有的要素越多,它的表現(xiàn)力度自然也就越強。這張圖就列舉了擴寫的方法。 如果感覺一個句子看上去有氣無力,嘗試為其填入一些形容詞以及時間或者場景的細節(jié)。比如“這輛車開得很快”與“這輛車朝購物廣場方向疾馳而去”,其表現(xiàn)力度對比一目了然。 圖中列舉的幾個表現(xiàn)力強的句子的特征,孩子們依此學習和自查起來非常好用。 23、描寫內心活動 這張圖是用于教給二年級的孩子們表述自己內心想法和活動的一些句式。引導孩子們下筆,還是要先從句式學習開始。 上面列舉了“我覺得…”、“我以為…”、“據(jù)我所知…”、“我希望…”、“我推測…”等等一些常用句式。在基礎學習階段,各類句式是一定要牢固掌握好的。 24、引用證據(jù) 孩子們在寫作文的時候,正確地使用引用證據(jù)的連詞,可以讓文章更通順。這張圖就列舉了一些用法,可以給孩子們參考學習。 巴巴姆教育旗下的巴巴姆國際少兒英語以“生活情境”為中心、以“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行為習慣”為主線,以“德商、智商、體商、情商、逆商、美商”為擴展維度。致力于成為中國家長兒童信賴的素質教育領導品牌,巴巴姆國際少兒英語做家長放心的教育,幫助孩子從優(yōu)秀走向卓越! |
|
來自: 昵稱3293762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