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管理既需要技術,也是一門藝術,不同的學生,需要不同的管理方法,那種方法有效高效,就選用哪一種方法,沒有一定之規(guī)。特別是經(jīng)常違反紀律而且屢教不改的學生,不管理好,對其他學生產(chǎn)生模仿效應,那學生管理就一發(fā)而不可收拾了。 對于這一類學生,很多老師很頭疼,打不得罵不得,說服教育不管用,真的不容易。我們可以試試以下的方法,也許能找到管理這些學生的鑰匙,打開局面,很多時候還會變“廢”為寶,為老師帶來意外的收獲。 一、捋順毛驢。經(jīng)常違反紀律,且屢教不改,說明什么?教,也就是教育,偏向于批評的說服教育,對這樣的學生已經(jīng)失效,你批評的越多,你生氣的越厲害,學生反而更會挑釁你,因為其從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成功地引起了其他學生的關注,在學生眼里,這是一種榮耀。 所以,你完全沒有必要再做無效的批評教育了,更不要生氣,面對這樣的學生,要氣定神閑,給學生以一種一切俱在掌握之中意料之中的感覺。就是說,表現(xiàn)上要藐視這種行為,讓其感到很無趣。 但是,藐視不是不關注,要時刻關注這樣的學生,一旦發(fā)現(xiàn)有值得表揚的地方,立馬抓住,大加表揚,收服其心,讓其改變對你印象。學生跟你對著干,就是因為對你有敵意,當發(fā)現(xiàn)你對其沒有絲毫敵意,反而很欣賞時,會產(chǎn)生很大的改變。 屢教不改就不要“教”了,改為夸,改為表揚,也許效果會超乎你的想象。
二、孤立策略。如果有的學生,教,不管用,捋順毛驢也不管用,這已經(jīng)是問題學生了,可以說沒有什么好的辦法了,之前老師一定也跟其家長有過多次溝通交流,也宣告無效了。這時候就采取孤立這一招,運用多種方法,可以不擇手段,孤立之。這是對絕大部分學生負責,不能因為一棵病樹,影響一片樹林。 三、借助外力。問題學生,不僅僅對學生管理帶來麻煩,對其他學生一定會帶來影響,欺負同學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老師不能打不能罵,家長又指望不上,只能借助外力了。比如,家長會上,家長個別談話中,分組家長會上,都可以拋出問題,引而不發(fā),讓有“剃頭”能耐的家長發(fā)。有些老師總是認為家長不會管,是你功夫不到,孩子受到影響,受到欺負,家長不會不管的。外力是很強大的,這一點,絲毫都不用懷疑。 以上三策,第一為上策,第二、三之策,不到一定程度慎用,學生只要還有可教之處,就不這樣做,當已經(jīng)沒有挽救余地了,也只好棄子了。教育不是萬能的,教師也不是萬能的,棄子,也是無奈的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