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哈撒韋 2016 年報中寫道:“如果要建一座雕像來紀念為美國投資者做貢獻最多的人,那個人應該是約翰·博格。” 今年 89 歲高齡的約翰·博格(John Bogle)是公認的指數(shù)基金之父。 雖然已經出版過十幾本著作,講述他職業(yè)生涯的書籍也不計其數(shù),但博格先生四十多年來的投資心得用一張 3x5 英寸的卡片就可以寫得完: 要了解整個股市:約翰·博格近日在接受證券評級公司晨星(Morningstar)采訪時表示,標準普爾 500 是讀懂美國股市的絕佳參數(shù)。 約翰·博格 堅持被動投資理念:不輕易賣出,就可以避免從一個贏家跳到另一個贏家或者輸家身上(交易過程是需要支付代價的)。 標普500指數(shù)與歷史上的數(shù)輪熊市 低成本完成交易:指數(shù)基金的收費遠低于主動管理型基金。盡可能地降低交易成本,也是先鋒領航集團一直倡導的投資方法論之一。 大學時,約翰·博格就讀于普林斯頓經濟系,他將畢業(yè)論文的主題定位當時還算新興行業(yè)的共同基金(Mutual Fund)。毫無從業(yè)經驗的博格提出了三條建議: 共同基金要清楚地陳述投資目標 要降低銷售傭金和管理費用 不要承諾高出市場平均水平的業(yè)績 這三條建議讓博格受到當時威靈頓管理公司(Wellington Management Company)掌管人沃特·摩根(Walter Morgan)的賞識,并讓博格大學畢業(yè)后立即到威靈頓管理公司就職。由此,博格開啟了他的投資生涯。 在被問及什么是他此生最失敗的投資項目時,博格先生回憶道,最糟糕的例子是將威靈頓管理公司與 Thorndike、Doran、Paine&Lewis Inc. 合并幾年后,遭遇了大崩潰。 博格在他的新書《Stay the Course: The Story of Vanguard and the Index Revolution》講述了這個故事的細節(jié)。威靈頓原本是一個非常保守、追求平衡的基金,后來投資者紛紛離開該基金轉投到競爭對手,導致旗下管理資產規(guī)??s減。 為了吸引投資者,威靈頓管理公司寄望于通過合并實現(xiàn)策略轉型和突破。而在合并之前,身為執(zhí)行副總裁的博格就對主動管理型投資策略心存疑慮。 到了 70 年代初,美股遭遇熊市,威靈頓管理公司的股價也崩潰了,從 1968 年的 50 美元跌至 1975 年的 4.25 美元歷史低點。博格也因此失去了首席執(zhí)行官的職位。 1974 年 9 月,約翰·博格以英國海軍將領納爾遜在尼羅河戰(zhàn)役中使用的船只 HMS Vanguard 為名,創(chuàng)辦了基金管理公司先鋒領航集團(Vanguard Group)。 第二年,博格以復制、追蹤“標準普爾 500 指數(shù)”為架構,創(chuàng)造出世界上第一個指數(shù)型基金“第一指數(shù)投資信托”(First Index Investment Trust),后來更名為如今的Vanguard 500。 在經營先鋒領航集團的那些年里,約翰·博格仍然竭力奉行畢業(yè)論文提出的建議和準則,高度關注投資中的交易成本/費率。 1977 年,他開創(chuàng)了旗下基金免手續(xù)費(No-load)的銷售制度,使得先鋒領航集團管理的總資產持續(xù)增長了幾十年。 截至今年 1 月 31 日,先鋒領航集團管理的資產規(guī)模為 5.1 萬億美元,成為美國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博格先生還透露,他已經 25 年沒有購買過個股了。 同樣推崇指數(shù)化投資的還有另外一位大佬——沃倫·巴菲特。盡管博格先生的個人財富無法比肩巴菲特,但他仍然贏得了巴菲特的尊重。 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2016 年度報告中,巴菲特寫道:“如果要建一座雕像來紀念為美國投資者做貢獻最多的人,那個人應該是約翰·博格?!?/p> 參考資料: 1.https://www./articles/john-bogle-talks-about-his-best-and-worst-financial-bets-1544411400 2.https://www./watch?v=NeP-rJeZ0K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