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懂得無用之物的道理 【原文】越人得髯蛇1,以為上肴,中國得而棄之無用。故知其無所用,貪者能辭之;不知其無所用,廉者不能讓也。夫人主之所以殘亡其國家,損棄其社稷,身死于人手,為天下笑,未嘗非為非欲也。夫仇由貪大鐘之賂而亡其國,虞君利垂棘之壁而擒其身,獻(xiàn)公艷驪姬之美而亂四世,桓公甘易牙之和而不以時葬,胡王淫女樂之娛而亡上地。使此五君者,適情辭余,以己為度,不隨物而動,豈有此大患哉?故射者非矢不中也,學(xué)射者不治矢也,御者非轡不行,學(xué)御者不為轡也。知冬日之箑2、夏日之裘,無用于己,則萬物之變?yōu)閴m埃矣。故以湯止沸,沸乃不止,誠知其本,則去火而已矣。 【譯文】越人得到一條大蛇,會當(dāng)成一頓上等的佳肴,而中原人得到一條大蛇,會因無吃蛇的習(xí)慣而將其扔棄掉。所以,如果知道一種東西沒有用處的話,即使是一位相當(dāng)貪婪的人也會推辭不要的;如果不知道一種東西沒有用處的話,即使是一位相當(dāng)廉潔的人也不能辭讓給他人。有些國君之所以弄到國破家亡、毀掉社稷、身死于他人之手、被人恥笑的地步,沒有不是因為過分追求非分的欲望而造成的。仇由貪得大鐘的賄賂而亡了自己的國家;虞國國君貪得垂棘之璧而被晉軍俘虜;晉獻(xiàn)公貪戀驪姬的美貌而導(dǎo)致晉國四世動亂;齊桓公貪食易牙奉獻(xiàn)的美味佳肴而死后尸體腐爛不能按時下葬;胡王沉溺于女樂之娛而丟失了大批上好的土地。假如這五位君主都能安適自己的本性,辭棄那些非分的欲望,以自己正常的本性需求為限度,不隨外界物質(zhì)的誘惑而動貪心,哪會造成這樣大的禍害?所以說,射擊沒有箭就射不中目標(biāo),但學(xué)射箭者的根本不在于制箭;駕御沒有韁繩就駕不了馬車,但學(xué)駕馬車者的根本不在于制造韁繩。懂得扇子在冬天、皮衣在夏天對自己沒有用處的道理,那么沒有用的萬物在你看來也變得像塵埃一樣渺小,微不足道。所以舀湯來制止水沸,水是仍然會沸騰不止的;而只有懂得“根本”這詞的含意,才能使水停止沸騰,那就是只需撤去爐膛里的火,即抽去火源,這水沸就停止了。 【說明】本節(jié)描述的是懂得無用之物的道理,世界上有很多很多萬物,什么都想要,結(jié)果是什么都得不到。所以,只要是不貪求,不貪得,生活就能簡單、愉悅。 本篇《精神訓(xùn)》,主要描述的是人生中,精神起主要作用的問題。作者首先講述的是精神歸屬于上天、形骸歸屬于大地的問題,然后作者分別講述了內(nèi)心精神世界的保養(yǎng)持守、人體與天地的參驗伍配、人的精神旺盛精氣不散泄的問題以及精神是不能外泄散逸的問題,然后又講述了天地造化生出我的意義,及本質(zhì)問題,然后又講述了精神乃心之寶的問題、精神持守著它的根本、精神持守著它的根本,真正看透世界的問題真正看透世界的問題、精神長存的問題,生死平等的問題,不為生存而煩惱的問題,不觀大義者,不知生之不足貪的問題,大怒破陰,大喜墜陽的問題,生死有無的轉(zhuǎn)化沒有窮盡、通達(dá)道路而縱體肆意的問題,最后作者則講述了懂得無用之物的道理,世界上有很多很多萬物,什么都想要,結(jié)果是什么都得不到。所以,只要是不貪求,不貪得,生活就能簡單、愉悅。 —————————————————— 【注釋】1.髯:(rán然)古通“蚺”。蟒蛇?!痘茨献印ぞ裼?xùn)》:“越人得髯蛇以為上肴?!?/span> 2.箑:(sha殺)扇子。《關(guān)尹子·柱》:“氣之所自生者,如搖箑得風(fēng)?!薄秴问洗呵铩に祈樥摗び卸取罚骸岸挥霉€,非愛箑也,清有余也。”揚雄《方言》:“扇,自關(guān)而東謂之箑,自關(guān)而西謂之扇?!?/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