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隨著人口老齡化嚴(yán)重,計生政策徹底放開,身邊很多尚在育齡的朋友們都在猶豫該不該要二胎,就連人民日報都在今年八月份發(fā)出了“為國生娃”的號召。 “生娃”的前奏就是“身懷六甲”,這個詞夠熟悉的吧?不過你知道嗎,它的詞源是個標(biāo)準(zhǔn)的道教專有詞匯。 第一種說法就是在古人習(xí)俗和道教文化中,都用天干地支配合記錄年份,如2018年為戊戌年,其中戊為天干戌為地支。 天干共有十個,分別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排在第一,每隔十年就會重新輪到甲上場,身懷六甲意味著甲上場六次,也就是代表六十年,而古人壽命通常較短,一般也就五、六十歲,因此,身懷六甲喻意著孕婦肚中孕育著一個嶄新生命。 除了這個解釋外,身懷六甲還有另外一個說法,與道教淵源更深。 在道教神仙體系中,六丁六甲神是常見的護法神將,他們主管傳遞天庭與人間玄門道眾之間的符咒信息,所以在很多道教正一派的符咒上面都會標(biāo)注著六丁六甲神將的尊諱。 (漫畫版六丁神) 其中丁神六位為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甲神六位為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在《續(xù)文獻通考》中這樣記敘:“丁卯等六丁,陰神玉女也。甲子等六甲,陽神玉男也?!?/span> 因此,說孕婦身懷六甲,既有對孕婦腹中之子是神仙下凡的恭維和祝福,也體現(xiàn)出古人重男輕女的陳舊習(xí)俗。 弄璋之喜:對于生個男娃,古人很執(zhí)著。。。 還有一種說法,在《隋書·經(jīng)籍志三》中有“六甲貫胎書”的記錄,其中“甲”為天干之首,而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的干支搭配,被稱為“六甲”。六甲對應(yīng)的時間里,被認(rèn)為是上天創(chuàng)造萬物之時,也是婦女最易受孕的日子,所以,身懷六甲最初被用于人們求子之時說的祝福語。 在道教信仰和文化中,一直重視生命的延續(xù)。《太上說六甲直符保胎護命妙經(jīng)》中開示信眾,只要信仰虔誠,自然有“六甲直符神將”等六甲神靈下降護佑懷胎女子,起到保命護身的作用。 總之,“六甲”屬于道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說孕婦“身懷六甲”,既包含著“六甲”所代表的天地精氣對生命的建構(gòu),又祈求著六甲神靈對胎兒的護佑。 一個簡單成語,卻蘊含著極為豐富的道教信仰底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