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沒收了孩子的手機之后...... 小武媽媽因為孩子沉迷手機,上星期把他手機收繳了。前天陪孩子出門,他見到一個小吃店,說要去買點吃的東西。但媽媽在車上等了六、七分鐘還沒見他回,就自己下車去小吃店看看。 孩子正在店里一個角落,玩一部智能手機。他一看見媽媽進來,就趕緊收起手機。 問他手機是誰的,他很不高興地說是借同學的,之前因為母子之間為手機多次發(fā)生沖突,所以,媽媽也沒有逼他交出來,就跟他說——盡快還給同學吧,今后不許找同學借。 從這件事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事實:我們不給孩子買手機,或者孩子沒有手機玩,遲早有一天,孩子一定會從別的地方,用他的方式獲得手機來玩的。 借他人的玩——耗費自己的時間、情感等,以討好建立社交關系而換取; 偷他人的玩——趁他人不知情,不注意時,私自取走他人財物; 搶他人的玩——以損害德性和良知的方式,“霸凌”他人獲取財物; 接受饋贈玩——接受他人饋贈,而導致“被愛”認知的重新定義。 2 孩子沉迷手機,家長強制禁止可行嗎? 近日,家在廣州的梁先生就嘗到了后果:兒子一怒之下,砸碎了家中價值180萬的古青花瓷碗! 他上五年級的兒子小浩,平時喜歡玩手機游戲,最近更是迷上了,不論是在路上,餐桌上,還是在床上,總是低頭玩游戲。家長不論怎么勸,小浩就是不聽。梁太太經常對著梁先生嘮叨,希望做爸爸的能解決這個問題。 梁先生趁著小浩睡覺,把兒子手機里所有游戲都禁用掉。 第二天,小浩發(fā)現(xiàn)游戲點擊了卻玩不了,以為是手機壞了,立刻變得狂躁,把手機猛砸到地上,還跺上2腳。 媽媽上去阻攔,小浩又拿起桌上的遙控器,往外一甩,砸到了那個青花碗。碗,頓時碎了。 在孩子沉迷手機這個普遍性的難題面前,有兩種家長: 一種是強硬的家長。就像上面這位梁先生一樣,將手機沒收,或將游戲卸載。如果孩子偷偷玩,就打罵一通。 一種是軟弱的家長。父母奈何不了孩子的哭鬧和胡攪蠻纏,只好舉白旗投降,聽之任之。 這兩種做法,都危害巨大。 第一種,家長看似贏了,但付出的代價很大。首先,孩子會對父母產生怨恨; 其次,孩子沒有發(fā)展出自律精神的機會,他很可能會偷偷借同學的手機玩游戲,不會從根本上對自己負責任。凡是爹媽說過“不許玩游戲”的,孩子一定摸了游戲就不肯放手,只要有個機會就趕快玩。 再次,家長監(jiān)督的成本很高,一不留神,手機、平板電腦就被孩子找到了,孩子也容易學會欺騙父母。 第二種,會讓孩子為所欲為,并學會怎樣用發(fā)脾氣來控制父母,怎樣讓父母感到內疚,怎樣對父母表示抗議。 這些孩子常常沖動、任性,無法控制,無法管教,并成為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得合作的人。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被寵壞的孩子”。 3 孩子對手機的渴望有錯嗎? 在家長的禁令面前,孩子是不會“坐以待斃”的,他們在快速地長大,能力在快速地增加。所以,我們必須對孩子的成長有足夠的認知,否則,我們將犯的錯誤不是“掩耳盜鈴”,就是“自欺欺人”。 孩子到了讀中學,甚至孩子在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基本上就開始對智能手機產生了擁有的渴望。孩子對智能手機的渴望,不是因為通訊交流的需要,而是對外面世界精彩的好奇。 這份好奇心,實在是太強大了,也是孩子對自己未來生命建立信心的很重要因素。我們孩子已經完全可以真實地發(fā)現(xiàn),在同齡人中有智能手機者,與沒有智能手機者區(qū)別極大,不僅僅在玩游戲方面,還在人際交往的優(yōu)勢方面,在獲取大千世界的新知識方面,在與當下社會熱點信息,尤其是孩子們興趣最濃的時代偶像信息的接收和傳播等方面,區(qū)別更是突出。 這些區(qū)別的存在,意味著孩子的自信心和驕傲感的差異。 由此可見,我們給不給孩子玩手機,已經完全影響不到孩子有沒有手機可玩了。在這件事情上,讓玩不讓玩,只能向孩子宣告我們夠不夠愛他,尊重他,信任他,而無法實現(xiàn)我們對孩子接觸手機的管控目的,更無法實現(xiàn)對孩子思想活躍程度及學習哪些知識的管控。 4 限制孩子玩手機,父母應該怎么做? 有一種能讓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約法三章”:玩游戲可以,但要約定時間和規(guī)則,一旦違反,要承擔違約責任。通過這種方法,沒有任何一方會輸,可以稱之為“沒有輸家”的沖突解決辦法。 跟孩子“約法三章”的好處是什么呢?它會讓孩子更有參與感,孩子在完成約定時會更有積極性,成功率也更高。與父母強加給自己的命令相比,孩子會覺得約定的方案是自己的主意,對他自己參與制定的方案有更強的執(zhí)行動力。 在和孩子“約法三章”時,要注意四點: 1.要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進的行為。 比如:一天玩手機不能超過1個小時,玩手機必須是在完成作業(yè)以后。目標要具體、明確,便于測量。 相比“每天玩手機時間不能太長”,“每天玩手機時間不能超過1個小時”就更容易測量。目標具體、明確,孩子就更容易操作。 2.要清楚地說明孩子完成約定可以得到什么,和沒有完成約定將失去什么。 在此過程中,要少說“不”,多說“可以”。比如:“如果你完成了約定,可以去看一場電影”,而不要說“如果你沒有完成約定,就不能看電影”。兩個說法意思雖然相同,但如果孩子朝著積極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標的可能性就更大。 3.要把約定書面化,并張貼在家里的顯眼處,讓孩子和家長時時刻刻可以看到。 當孩子完成了約定,哪怕是階段性的約定時,父母都要及時給與鼓勵。當孩子沒有完成約定,需要承擔的違約責任也絕對要承擔。如果不追究違約責任,約定就沒有絲毫約束力了。 4.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注重“約法三章”的 “約”字。 在達成約定的過程中,要盡量吸取孩子的意見。千萬不能把“約定”變成父母單方向的“命令”。 5 小編說: 任何時候,我們的家庭教育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就,都必須建立在無條件的愛孩子、尊重孩子和信任孩子的基礎上。否則,無論我們的教育方法或教育內容是多么的正確,對孩子的未來是多么的有價值,都難以最后實現(xiàn)我們教育的期望,對我們的孩子成長構成真正的意義。 轉自:小學好教師 關于毒品的知識 如何識別罌粟 罌粟是罌粟科植物,是制取鴉片的主要原料,同時其提取物也是多種鎮(zhèn)靜劑的來源,如嗎啡、蒂巴因、可待因、罌粟堿、那可丁。學名“somniferum”的意思是“催眠”,反映出其具有麻醉性。因罌粟擁有制作毒品的危險性,卻又有制作藥物及生產罌粟籽的價值,故在世界很多國家被規(guī)范化地種植。 一、一般選擇較為偏僻的院落或田間,與農作物套種,不易被發(fā)現(xiàn)。城市里還有人種在自家花盆里,擺放在陽臺上。 二、5月-6月正是罌粟結果時,果實明顯,不常見,與其他作物差別很大。 罌粟果實圖片 對照圖片,看看你周圍有沒有,有就中獎啦! 領獎方式 山東省公安廳舉報電話:18615660626 關注陽光一生微信公眾號,直接舉報! 那么,種植罌粟到底違不違法?多少棵違法?跟隨小編來看一起案例: 2月22日上午,某市警方接群眾舉報,稱發(fā)現(xiàn)疑似毒品源植物罌粟兩處。接舉報后,該地警方立即組織民警火速趕往該地點進行地毯式查找,最終在附近一塊菜地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罌粟苗。隨后,民警將兩處的罌粟進行鏟除,經現(xiàn)場查點黃某種植有1037株、王某種植有185株。經查,罌粟都是其兩人于2016年11月份分別在各自的菜地種下。 目前,犯罪嫌疑人黃某已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王某被采取行政處罰措施,案件均正在進一步審理當中。(很明白了吧,黃某可能要被判刑,王某可能要被拘留?。?/span> 警方提醒: 法律鏈接 根據《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條規(guī)定:非法種植罌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的,一律強制鏟除。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 (一)種植罌粟五百株以上不滿三千株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數(shù)量較大的; (二)經公安機關處理后又種植的; (三)抗拒鏟除的。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七十一條規(guī)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三千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非法種植罌粟不滿五百株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原植物的; (二)非法買賣、運輸、攜帶、持有少量未經滅活的罌粟等毒品原植物種子或者幼苗的; (三)非法運輸、買賣、儲存、使用少量罌粟殼的。 有前款第一項行為,在成熟前自行鏟除的,不予處罰。 認識和了解罌粟幼苗的危害 多年來,一些群眾認為食用罌粟幼苗能預防和治療感冒,而少數(shù)的餐館老板為了吸引顧客,也會在餐飲中將罌粟苗作為蔬菜食用,在火鍋底料或食品中非法添加罌粟殼(籽)作為香料。其實,這些行為都違反了國家法律規(guī)定,危害了食用者的身體健康,在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下面,小編就帶您一起來了解一下罌粟的相關知識吧! 罌粟(學名:Papaversomniferum)是罌粟科植物,是制取鴉片的主要原料,同時其提取物也是多種鎮(zhèn)靜劑的來源,如嗎啡、蒂巴因、可待因、罌粟堿、那可丁。學名“somniferum”的意思是“催眠”,反映出其具有麻醉性。罌粟的種子罌粟籽是重要的食物產品,而罌粟花絢爛華美,是一種很有價值的觀賞植物。但是美麗背后不容忽視的是,罌粟是提取毒品鴉片的主要毒品源植物,長期應用容易成癮,慢性中毒,嚴重危害身體。 目前,正進入罌粟苗的生長旺盛期,許多餐飲店主喜歡將其作為火鍋的配菜招徠顧客。而一些市民一方面覺得罌粟苗肥且嫩、口感好,另一方面認為吃了可以預防和治療感冒,也喜歡點上一盤。 針對這一現(xiàn)象,山東警方將集中開展整治非法買賣、種植罌粟幼苗違法犯罪行為專項行動。 民警提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等法律法規(guī)的相關規(guī)定非法買賣、種植毒品原植物的將依法受到相應的處理,少數(shù)市民認為食用罌粟幼苗能預防和治療感冒,民警通過詢問有關專家,食用罌粟幼苗能預防和治療感冒純屬誤解,對身體危害很大。 食用罌粟苗的危害: 由于罌粟苗和罌粟殼中也含有嗎啡等生物堿,長期食用此類食品,人會出現(xiàn)和吸毒類似的癥狀。如發(fā)冷、出虛汗、渾身乏力、面黃肌瘦等,嚴重者人體中樞神經也遭受傷害。不同人的體質不同,對于敏感體質的人群來說,食用含有罌粟的食品,確實會上癮。 舉報有獎: 《山東省毒品違法犯罪舉報獎勵辦法》規(guī)定: (四)舉報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和非法販賣罌粟殼的,根據鏟除毒品原植物數(shù)量和繳獲罌粟殼數(shù)量進行獎勵: 1、罌粟鏟除量在500株以下或大麻5000株以下的,每案獎勵500-1000元;罌粟鏟除量在500株以上或大麻5000株以上的,每案獎勵1000-5000元。 2、舉報非法販賣罌粟殼,繳獲量不滿50千克的,每案獎勵1000-2000元;繳獲量在50千克以上的,每案獎勵2000-1萬元。 (五)舉報其他涉毒違法活動或線索的,根據查證情況在上述獎勵幅度內視情進行獎勵。 |
|
來自: binghe1800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