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在公元907年滅亡,中國歷史又進入一個分裂時代。歷史上一般把魏晉南北朝稱為大分裂時期,將近400年,而把唐宋之間稱為小分裂時期,不到100年。其實講到宋朝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整個宋朝,其實一直受到西北方向的西夏王朝,北方的遼王朝(后來依次被金王朝、元王朝替代)的威脅,可以說是另一個三國時代,與漢唐相比,宋朝不太夠得上一個統(tǒng)一帝國的稱號。 一說到分裂時代就讓人頭疼,因為年號和國家太多了。大分裂時代有五胡十六國,小分裂時代一般稱為五代十國。把他們?nèi)涀∈菤v史學家的事,我們只要了解個大概就好。 所謂五代,是指中原地區(qū)(河南,山西河北南部,山東西部)的五個政權(quán),他們接替取代,基本能統(tǒng)一中原地區(qū),所以把他們稱為五代。在中原地區(qū)之外,陸續(xù)出現(xiàn)過十個比較重要的政權(quán),把他們稱為十國。五代的國名按順序排列:梁、唐、晉、漢、周,這些名字在歷史上出現(xiàn)太多了,所以后代歷史家給他們都加上個“后”字,以便和過去的國家朝代名混淆。至于十國,我們后面挑幾個重要的介紹一下。 人們一般對五代十國這個時期不太重視,其實只憑一件事,它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就極為重要。那就是后唐的地方軍閥石敬瑭為了想當皇帝,勾結(jié)北方正在興起的契丹族政權(quán)遼國,許諾割讓燕云十六州(燕云地區(qū)的十六個州),求得遼國幫助自己取代后唐,建立了后晉,當上了皇帝。 這個燕云十六州對中原王朝來說太重要了。大家可以看上面的地圖,它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和河北省、山西省的北部,中原王朝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政權(quán)而修筑的長城,就在這個區(qū)域。大家去過長城就會知道,長城之所以易守難攻,是因為修建在崇山峻嶺之上,在長城內(nèi)外,還有連綿不斷的高山,基本上都在燕云十六州的區(qū)域之內(nèi)。遼國早就垂涎中原地區(qū),可是苦于大規(guī)模騎兵實在難以越過這個燕云地區(qū),如今石敬瑭拱手相送,真是把遼國皇帝高興壞了,自然是一口答應(yīng)。 失去燕云十六州對后來的宋朝影響極大,因為過了這十六州就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幾乎沒有可以憑借的天險,在和遼國、金國的對抗中,宋朝完全處于下風,后來整個北方地區(qū)終于被金朝奪取。 石敬瑭這個賣國求榮的家伙,雖然當了皇帝,卻也沒過上什么好日子。他不僅割讓國土,還認遼國皇帝為父親。當年他47歲,遼國皇帝37歲,真不知道這一聲“爸爸”他怎么叫得出口!這個歷史上有名的兒皇帝,交出了戰(zhàn)略要地,又比別人低一輩,根本不被遼國放在眼里,每年要向遼國上貢大量錢財,還經(jīng)常受到遼國的呵斥辱罵,最后在心驚膽顫中死去。他這一輩子真是又無恥,又窩囊。
五代留給宋朝的主要是遺憾——燕云十六州的丟失使得北宋在軍事上始終處于弱勢,是北宋過早滅亡的重要原因。十國留給宋朝的遺產(chǎn)則是財富,宋朝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經(jīng)濟文化最繁榮的朝代,這與十國時期的積累有很大關(guān)系。小分裂時期,南方戰(zhàn)事較少,有幾個政權(quán)專注于發(fā)展經(jīng)濟,取得很大成績,典型代表是吳越國(今天的浙江福建),南唐(今天的江蘇安徽江西),后蜀(今天的四川重慶),這幾個王國都十分富庶,宋取代后周,揮兵南下,這幾個王國都沒有做太多抵抗就投降了,所以宋朝從立國之初就繼承了極大的財富。 生活富裕了,就會追求精神的愉悅,這三個王國的君主都熱愛文學藝術(shù),引領(lǐng)的國家風氣也崇尚文學藝術(shù)。尤其是南唐的末代君主李煜(yù),他的詩詞書畫水平都很高,尤其是寫詞,公認是歷史上最重要的詞人之一,他亡國之后被宋朝皇帝帶到北方,這期間寫的詞尤其好,像這首虞美人,把對故國的追憶,對過往的悔恨描寫的絲絲入扣,引人共鳴。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吳越和后蜀的繁華也不次于南唐,南唐的都城是今天的南京,吳越國的都城是今天的杭州,后來北宋滅亡,南宋定都杭州,杭州城極其繁華,其實是早在吳越國時期就打下了基礎(ch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