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丹麥的最初印象, 大概就是孩提時代閱讀的安徒生童話。 確實也是, 丹麥是世界最幸福國家排行榜單上的???, 是很多人向往的童話王國。 2016年,丹麥憑借著世界第一的社會福利, 拿到最幸福國家的稱號。 同年,在柯林斯字典公布的熱詞榜上, 丹麥詞語Hygge拿到了第三名, 前兩名是brexit脫歐和Trumpism特朗普主義。 幸福研究所創(chuàng)始人邁克·維京(Meik Wiking)說: “丹麥人把 Hygge 當成文化中的一部分, 和美國人骨子里對自由的追求是一樣的?!?/p> 本期我們來看看充滿幸福感的丹麥「Hygge」生活, 都包含了哪些元素。 一、可以,這很HyggeHygge ,發(fā)音是hoo—guh,音譯過來便是:呼——嘎,就像足球場上斯堪的納維亞口音的吶喊助威,也有人將它譯為胡歌。 不管是中文、英文還是其他語言,都很難找到一個和它意思完全貼切的詞來表達它。并非一件物品,而是一種氛圍和經歷,百度百科用了四個字來形容它:舒適愜意。 它也可以是「心靈的舒適」,「沒有煩心事」,甚至是有人解釋成「在燭光旁享受熱巧克力」 。 一支蠟燭,一雙羊毛襪,一個壁爐,低垂的燈散發(fā)出柔和的光,這些都很Hygge。大到家居裝修,小到日常生活的習慣,都可以說:這很Hygge。 在《為生活的設計:丹麥設計9堂課》一書中講到,Hygge代表著禮節(jié)、松弛、絕不走極端,對不同的生活方式、觀點有極高的包容度,在很多觀念上都持有自由主義立場。同時,也是溫暖舒適的代名詞。 二、要有光幸福研究所創(chuàng)始人與首席執(zhí)行官邁克·維京的書《丹麥人為什么幸福》成為了Instagram上的網紅,中文版在今年的6月發(fā)行,他在第一章便提到「要有光」。高緯度而造成的漫長冬季和難得一見的陽光,Hygge指南都意在珍惜光明和溫暖的價值。 蠟燭 當丹麥人被問到是什么最能讓他們感覺到Hygge的時候,超過85%的人都提到了蠟燭。丹麥語里面有個詞叫l(wèi)yseslukker,是指「掃興的人」,這個詞的字面意思是「吹滅蠟燭的人」 ,此中大有深意。想要Hygge,再沒有比點燃蠟燭更快的方式了。 不過,香薰蠟燭在丹麥并不太受歡迎。因為在他們眼中,香薰蠟燭不夠天然,有太多添加劑。他們更喜歡天然和有機的產品。 燈具 除了蠟燭,丹麥人對燈具也是深深的迷戀。世界上那些設計得最美的燈具就來自丹麥設計的黃金時代,比如保羅·漢寧森(Poul Henningsen)、阿耐·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和維爾納·潘頓(Verner Panton)設計的一些燈具。 根據光學法則,溫度越低的燈,越Hygge。熒光燈管是5000K,白熾燈是3000K,木材、蠟燭的火焰約為1800K,而那就是Hygge最美好的點。 丹麥標志性燈具之一便是保羅·漢寧森設計的PH燈,同時他也設計了一款松果燈,丹麥很多人家的天花板下面就垂著一朵。 ▲ PH燈 ▲ PH Artichoke(松果燈) 壁爐 對丹麥人來說,Hygge是冬靴中的羊毛襪,寒夜閃亮的群星,更是溫暖的壁爐。 三、把整個自然搬回家丹麥人覺得有必要把整個大自然都請進室內。任何你能找到的純天然的物件,葉子、堅果、樹枝……都有可能都他們搬進家里。北歐人遵循了幾千年的「從大自然汲取營養(yǎng)」的法則。 綠植 北歐設計的初心總是藏著對陽光的向往,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白色系和極簡化風格的家居裝飾,綠植是空間一大很好的點綴,也符合丹麥人對自然的熱愛。 這幾年大火的琴葉榕、情人淚、尤加利、虎皮蘭……都是北歐風格不可或缺的裝飾元素。 木制品 占據丹麥國土面積12%的森林里不僅有精靈,更蘊含著獨特的設計DNA,為丹麥、為全世界培養(yǎng)出大批將木料運用得出神入化的家具和產品設計師。比如凱爾·克林特設計了福堡椅、英格蘭椅、折疊凳成為了丹麥現代設計之父。 ▲ 福堡椅(Faaborg Chair) ▲ 折疊椅(Propeller Stool) 陶器 丹麥人的生活有個顯著的特點,社交只在很小的圈子里進行,只和家庭成員、親密朋友交往。家是丹麥人生活的中心和重點,他們普遍會選擇在家里就餐。因為在外面吃飯過于昂貴,丹麥對餐館出售的食物要征收 25%的附加稅。 ▲丹麥家居設計品牌MENU 于是家居裝飾和用品變得非常重要,丹麥生產精細陶瓷和原始陶器的傳統(tǒng)至少已經有了幾百年的歷史。 ▲丹麥品牌K?hler ▲丹麥家居品牌Bloomingville 抱枕、毛毯 怎樣獲得 Hygge 生活?有人說,回到家,最好待在你的「hyggekrog」,也就是「愜意的一角」 ,跟朋友裹上毯子、喝杯咖啡,再看一集警察追捕連環(huán)殺手的節(jié)目,蜷縮在一堆柔軟的抱枕和毛毯之中也是一件非常 Hygge 的事情。 四、北歐極簡設計在幾年前,北歐風作為一種裝修風格出現在了我們的眼前,木色的地板、白色的墻面、寬大的玻璃窗以及墻角的小壁爐,這就是我們印象中大多數北歐家居的模樣。 它帶給我們視覺上的純凈與空靈,它的色調總讓我們沉迷于那股自然和寧靜。 用幾個關鍵詞來形容北歐設計的內涵的話,大概就是:風格極簡、線條利落、造型優(yōu)美、氣質干凈、實用第一,不需要繁雜的裝飾元素,只保留有用的細節(jié)。 《為生活的設計:丹麥設計9堂課》里講到:北寒之地,生存不易,最需要功能性強的好用的東西,這是幾乎所有北歐設計師接受的第一條設計基本原則。 在20世紀70年代、80年代,丹麥人前所未有地投入熱情翻修住宅、裝備高品質的家具和家居用品,提升家庭家庭生活的質量。這也是如今北歐風風靡全球的原因,帶給人們Hygge的感覺。 Hygge證明了丹麥人看待生活的能力,比如如何感受那些微小的幸福,如何制造舒適愜意的環(huán)境,而不是由蠟燭、燈具、抱枕等堆砌出的Hygge。 造居可以為你提供有美感、好品質的設計方案,并且提供裝修服務。我們的裝修服務包括:新房裝修、舊房翻新和局部改造。 ============================================================= |
|
來自: Marchunlin > 《面包點心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