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認為尿崩癥屬消渴中的上消和下消,以肺胃兩臟虛證為主,總的治療原則是滋腎養(yǎng)陰,益氣生津,可選用知柏地黃丸,生脈飲、縮泉丸等中成藥配合西藥應用,也可根據(jù)辨證分型選方用藥。 尿崩癥中醫(yī)辨證治療用藥是怎樣的?具體如下: 1.津液虧虛證:益氣生津。生脈散加生地、葛根、烏梅等。 2.腎陰虛證:滋補腎陰、固脬止尿。左歸飲加芡實、龍骨、牡蠣。 3.腎陽虛證:溫補腎陽、固脬止尿。菟絲子丸加減。 4.腎氣不固證:補腎固澀。桑螵蛸散加減。 5.氣陰兩虛型: 治宜益氣養(yǎng)陰,清熱生津,從生脈散、竹葉石膏湯化裁,酌加固攝腎氣之品:黨參、麥冬、五味子、竹葉、生石膏、黃杞、山藥、益智仁、肉蓯蓉、白芍、生地、知母、萸肉等。 6.肺胃陰虛型: 治宜清肺養(yǎng)胃,止渴生津,用白虎加人參湯加味:生石膏、知母、甘草、黨參、天花粉、生地、藕汁、鮮石斛、烏梅、黃連、天冬、麥冬等。 7.陰陽俱虛型: 對偏腎陰虛者用六味地黃湯加減:生地、山藥、山萸肉、丹皮、茯苓、麥冬、五味子、玄參、花粉、桑螵蛸、甘草。 對偏腎陽虛者用金匱腎氣丸加減:熟地、山藥、山萸肉、茯苓、肉蓯蓉、肉桂、附子、枸杞子、黃杞、五味子、人參、甘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