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份虹橋鎮(zhèn)老協(xié)組織人員三日游風(fēng)景欣賞!照片紀(jì)念! ![]() 九江廬山區(qū)
廬山區(qū)是江西省九江市的一個(gè)市轄區(qū),屬于九江市城區(qū)范圍,位于江西省北部,廬山區(qū)緊靠九江市中心,牯嶺鎮(zhèn) ,北瀕長江,東臨鄱陽湖,南依旅游避暑勝地廬山。素有“京九重鎮(zhèn)、鄱湖明珠”之稱,設(shè)7鎮(zhèn)1鄉(xiāng)2街道。 廬山區(qū)體旅游景點(diǎn)主有美廬別墅、廬山會議會址、花徑、錦繡谷、仙人洞、大天池、龍首涯、石門澗、黃龍?zhí)?、烏龍?zhí)丁⑷龑殬?、蘆林湖、博物院、含鄱口、植物園、大口瀑布、三疊泉、五老峰等。 歷史文化 廬山區(qū)因環(huán)抱匡廬奇秀而得名,古屬荊楚地域,史稱“吳頭楚尾,形勝之區(qū)”。秦屬九江郡,漢歸淮南國,三國屬吳武昌郡,建國后分屬九江縣、星子縣、廬山管理局和九江市。1980年設(shè)為九江市郊區(qū),1984年正式定名為廬山區(qū)。 ![]() ![]() ![]() 南昌市;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首,南方唯一一座皇家建筑,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它與湖北黃鶴樓、湖南岳陽樓為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閣序》讓其在三樓中最早天下?lián)P名,故又被譽(yù)為“江南三大名樓”之首。歷史上的滕王閣先后共重建達(dá)29次之多,屢毀屢建,今日之滕王閣為1989年重建。 滕王閣,中國古典建筑的巔峰代表,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為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shí)所創(chuàng)建,為南方現(xiàn)存唯一一座皇家建筑。李元嬰出生于帝王之家,受到宮廷生活熏陶?!肮?,妙音律,喜蝴蝶,選芳渚游,乘青雀舸,極亭榭歌舞之盛。”(明陳文燭《重修滕王閣記》)據(jù)史書記載,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李元嬰遷蘇州刺史,調(diào)任洪州都督時(shí),從蘇州帶來一班歌舞樂伎,終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后來又臨江建此樓閣為別居,實(shí)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嬰在貞觀年間曾被封于山東省滕州故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閣樓名以“滕王閣”,后滕王李元嬰調(diào)任江南洪州,又筑豪閣仍冠名“滕王閣”,此閣便是后來人所熟知的滕王閣。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