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黃汪豆腐,江蘇省興化著名的漢族傳統(tǒng)佳肴,屬淮揚菜系,潔白的豆腐,光滑的龍香芋,碧綠的青蒜花,蟹黃油汪汪的,腴香糯滑,色澤亮麗,味美鮮香,是受歡迎的豆腐菜。清淡的芋頭和豆腐,因為融和了蟹油,也變得油汪汪的,汪豆腐由此得名。先要讓螃蟹在水中爬上兩天,使體內(nèi)污物排凈,再用刷子清除體外的泥垢,放入特制的小壇中,加上適量的燒酒、黃酒、米甜酒、鹽、糖、姜等,再將壇子埋入地下。汪曾祺先生在世時,家鄉(xiāng)親友每年春秋前后總要送上幾小壇醉蟹,他自己舍不得吃,有重要的外賓來時才開壇。 基本信息
簡介央視系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推介的淮揚菜。表皮光滑的龍香芋,敦實可愛。垛田的龍香芋,有著大家閨秀的氣質(zhì),興化人相信,這緣于垛田獨有的水土。芋頭收獲的季節(jié),湖里的河蟹也肥了,在淮揚菜的食譜里,至今保留著鄉(xiāng)土氣息濃厚的蟹黃汪豆腐。清淡的芋頭和豆腐,因為融和了蟹油,也變得油汪汪的,汪豆腐由此得名。在興化,逢年過節(jié)的餐桌上總少不了芋頭。 清淡的芋頭和豆腐,因為融和了蟹油,也變得油汪汪的,汪豆腐由此得名。在興化,逢年過節(jié)的餐桌上總少不了芋頭。將豆腐瀝上幾次水,沒有一點黃泔味,用鋒刀削成雪花般大小的片片,加上鮮美的蟹黃一汪,這就是有名的蟹黃雪花豆腐了。 做法將螃蟹蒸熟,剔出蟹肉與蟹黃切碎,就是菜譜上所說的“蟹粉”蟹油。將豆腐、芋頭切成長方塊備用。 鍋中放油燒熱,下蔥花、姜末煸炒爆香。下蟹粉炒開,烹料酒去腥,加適量高湯煮開(沒有高湯可用清水代替)。下豆腐塊和芋頭,加鹽,小火燒幾分鐘,待豆腐燒入味,加味精調(diào)味,也可以用水淀粉勾芡,但一般習慣是不勾芡的,體味這道揚州菜的一個“汪”字。在上面撒上青蒜花即可,也可根據(jù)口味撒上胡椒粉。潔白的豆腐,光滑的龍香芋,碧綠的青蒜花,蟹黃油汪汪的,腴香糯滑,色澤亮麗,味美鮮香,是這個季節(jié)最受歡迎的豆腐菜! 菜品特色螃蟹,千百年來就是下酒的美食。具有七千多年悠久歷史的興化乃禮儀之鄉(xiāng),興化人異常好客。重陽前后,“秋風響,蟹爪癢”,青紫色的興化大閘蟹大量上市了。 蟹黃汪豆腐便應時而生。 興化的醉蟹起碼在北宋時就聞名于世了。醉蟹的制作頗有講究,蟹的個頭不大,每只80克左右。先要讓螃蟹在水中爬上兩天,使體內(nèi)污物排凈,再用刷子清除體外的泥垢,放入特制的小壇中,加上適量的燒酒、黃酒、米甜酒、鹽、糖、姜等,再將壇子埋入地下。個把月后,壇子一打開,香氣撲鼻,蟹殼烏黑發(fā)亮,蟹肉如醬泥,清涼、鮮美,沁人心脾。汪曾祺先生在世時,家鄉(xiāng)親友每年春秋前后總要送上幾小壇醉蟹,他自己舍不得吃,有重要的外賓來時才開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