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認為腎是人體的先天之本,無論長壽養(yǎng)生,還是治病調理,都離不開腎。如何在家調養(yǎng)腎臟,健康長壽呢? 腎氣虛,腎病來 腎臟是水液代謝非常重要的器官,毒素也從腎臟排泄,腎功能不全后,水液代謝、毒素排泄等各個方面都會減退。 腎臟疾病包括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腎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有:腎小球炎、無癥狀性血尿、尿蛋白、腎病綜合征、腎結石、腎腫瘤、高血壓腎病等。
腎為先天之本,如果腎氣足,人體的各方面的機能都能正常發(fā)揮,腎氣不足就會出現(xiàn)氣、血、水的問題。 人體的血液都要經過腎臟,過濾掉一部分的水分排出體外,多數又回到全身,氣血水之間關系密切,氣推動血液和水分正常代謝,氣虛就會導致血瘀、水停,疾病狀態(tài)下就需要氣、血、水同調。
如果您有氣虛、血瘀、水停的這些癥狀,就要注意可能會有腎病了,在治療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益氣溫陽、利水通絡,氣血水同調。 仝老告訴我們,用傳統(tǒng)的經方,針對跟腎相關的疾病,大部分的病人都可以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經方中的養(yǎng)腎法寶 經方的特點就是藥味比較少,整個《傷寒雜病論》里的經方平均為4.61味藥,其次,經方少而精,藥專力宏,君臣佐使非常清楚。 治療多種腎病的十一味藥材來自《金匱要略》里三個不同的方子,分別是大黃附子湯(大黃、附子、細辛)、抵擋湯(桃仁、大黃、水蛭、虻蟲)、五苓散(茯苓、豬苓、澤瀉、桂枝、白術),根據這三個藥方加減化裁后組成新方子,對治療氣虛、血瘀、水停有很好的效果。 大黃、桂枝、桃仁、豬苓、細辛、虻蟲、白術、水蛭、茯苓、澤瀉、附子
【注意】 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這三個方子加減調理,藥物服用謹遵醫(yī)囑。 藥量不同 功效大不同 僅僅只用三個經方,十一種藥就能調理治療這么多種腎病,其奧秘就在中醫(yī)的不傳之秘:藥量上。專家告訴我們,一味藥的藥量不同,功效會有很大的變化。 如果一個人的水腫很明顯,茯苓就會加大劑量,60—240克不等,五苓散可以解決腎病綜合征中腿腫的問題。 大黃主要針對腎功能不全的時候體內的毒素潴留。 當腎功能衰竭到一定程度,特別是腎功能不全四期、五期以后,陽氣越來越不足,就可以用附子來溫陽,從小劑量的附子一直到大劑量。 【專家提示】附子有小毒,超過10克以上的附子煎煮時間要長一點,一般要煎煮2小時以上,去除其毒性。遣方用藥謹遵醫(yī)囑! 日常補腎調理 早期預防腎病,也從氣、血、水這三個方面入手。專家?guī)砹怂殑?chuàng)的黃花益腎湯。 【材料】 黃芪10克:固表止汗、補氣升陽、固澀 三七花3—5克:活血通絡、化瘀 茯苓10—15克:健脾寧心、利水滲濕 雞肉:溫補陽氣 【做法】所有材料合在一起熬制成雞湯。 【功效】具有補腎益氣,活血利水的功效。
【提示】藥材比較溫和,還可以根據體質選擇合適的食材一起煮湯。 |
|
來自: 為什么73 > 《BTV養(yǎng)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