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諺語說:『刀閑易生銹,人閑易生病』,說明人僅有運動才可保持健康,事實亦是這樣?!河眠M廢退』學說認為,人體器官常用則會發(fā)達,不用便會退化生病。 生活中有一些人貪圖安逸,凡事得過且過,人家說運動有助于健康,他們會說那就讓不健康的人運動去吧,確實迂腐可笑。他們只顧眼前輕松,他們要及時行樂。其實這眼前的安逸埋藏著病根,對健康有害無利。 從心理上看,懶散的人在事業(yè)中逃避風險,凡事追求四平八穩(wěn),用習慣性思維處理日常事務(wù)。這會鈍化人的銳氣,令人目光短淺、胸無大志。日久天長,大腦功能則會漸漸退化,思維變得遲鈍,判斷分析能力降低,反應(yīng)速度降低,人就變得怕煩喜靜,懶散健忘,寂寞無聊,無事生非,還極容易產(chǎn)生煩躁、憂愁、痛苦等不良情緒,這樣的情緒又引發(fā)病患的產(chǎn)生。 從行為上看,懶散的人遇事就躲,生活中追求舒適安逸,工作中追求輕松簡單,機體缺少鍛煉,大腦活動比較少,體能消耗相對減少,熱量的攝入大于消耗,收支失去平衡,極容易引起肥胖,肥胖又引起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病患,嚴重危害身體健康。 從病理上看,人體就像一架靈敏度極高的復(fù)雜機器,要想不讓機器生銹,就得不斷運轉(zhuǎn)。要不斷運轉(zhuǎn),就得有任務(wù)。一個精力無限、勤奮肯干的人要是忽然無事可做,會因無所事事而變得懶懶散散,精神萎靡不振,之后碰到曾經(jīng)做過的事,再做起來也會覺得生疏。醫(yī)學上將這類現(xiàn)象叫做『病態(tài)惰性』。人一旦為惰性所左右,機能便會在不知不覺中衰退,免疫力則會下降。 現(xiàn)代科學研究表明,勤于用腦的人,大腦便能不斷釋放出內(nèi)啡肽等特殊生化物質(zhì),腦內(nèi)的核糖核酸含量也比極少思考的同齡人平均高出10%至20%。反之,不愛動腦的人,腦內(nèi)核糖核酸含量水平則會大大降低。 惰性常常使人愈閑愈懶,愈養(yǎng)愈懶,進而百病纏身,造成惡性循環(huán)。惰性危害健康,假如您真無事可做,那就進行體育運動鍛煉身體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