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這么一句經典的人生訓條,司馬光說的。 司馬光是個有故事的人,而他的故事一定不止是“司馬光砸缸”,比如在家庭問題上,他就說:家庭和睦之道:忍、忍、忍! 重要的話,他真說了三遍。 一 請聽題:為什么司馬光提倡要忍?忍的目的又是什么? 很顯然:是為了家庭和睦。換句話說,如果不忍,是不是家庭就不和睦了呢? 我們再接著思考第二個問題:家庭是講理的地方嗎?這是個宇宙中最重要的哲學問題。相信八成的伙伴會說:是的,要講理。如果這么回答,我堅信你沒結過婚,不是過來人。 就比如鬼谷道的一個朋友倪軍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他說: “阿信,我發(fā)現(xiàn)跟家人講理,很難。就比如我跟我愛人。我說,孩子不能看太久手機。她說,孩子看的都是兒童教育節(jié)目。前兩天,我說上班太累了。結果讓她聽到了。你知道她是什么反應?馬上收拾包袱要回娘家?!?/p> 我問:“這是為何?” 倪軍說:“一開始我也沒明白,后來才知道,她是覺得我嫌棄她賺錢少,傷了自尊?!?/p> 邏輯呢?因果呢?不重要! 二 阿信想起了一個笑話。話說有一天小明在路上遇到了女同事小麗。小明熱情的打了聲招呼,結果被他老婆看見了。 回到家中,他老婆問:“你跟小麗是什么關系?” 小明急了,就賭咒發(fā)誓說:“親愛的,我跟小麗真的沒什么,不然我全家不得好死!” 他媳婦憤怒的說:“想不到啊,你為了她,居然都敢發(fā)這樣的毒誓了?!?/p> 小明一時無語了,往地上一蹲。結果他老婆更加火冒三丈:“你看,不說話了吧,默認了吧?!?/p> 如果遇到這么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怎么辦?司馬光告訴我們:能忍就忍,不能忍也要忍,忍無可忍也要忍。 為了和睦! 相信這也是大部分人的選擇方式,惹不起,躲得起。忍一時,風平浪靜! 三 忍,能解決問題嗎? 未必!相信這個答案,早已被廣大男性同胞覺察了。每次都忍,忍到最后,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忍無可忍,無處可退了。 忍,只緩解了病痛,卻未解決病根。不然,那能咋滴? 是啊,當我們發(fā)現(xiàn)家庭根本不是講理的地方時,相信很多伙伴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既然不能講理,那我們應該講什么? 講情! 自從阿信提出處理家庭糾紛的三字訣“忍、拖、談”后,收到了很多朋友發(fā)來感謝信。但阿信發(fā)現(xiàn),很多朋友只學會了前兩招,通過忍讓對方宣泄情緒。通過拖以拖垮對方的耐心。但是在談上,很多朋友還是出了問題。 既然是談,請問談的是什么? 相信很多朋友會說,自然是講道理啊。 天真!你會發(fā)現(xiàn),你越講理,對方越不聽。兩個人吵架,男人吵的是理,女人吵的是愛!到最后男人覺得女人不講理,女人覺得男人不愛自己! 請記住下面這句話,悟明白以后,或許你的家庭就真的和諧了。 別講道理,要講感情。 這是一個細思極恐的答案。很多夫妻為了講道理,往往爭的面紅耳赤,金剛怒目。結果問題解決了嗎? 沒有,反而矛盾更激化了。 用心理力學原理很好解釋,爭吵本來就是起到離心力的作用。用語言把人往外推,立場都對立了,怎么能說到一起去呢? 怎么辦呢? 鬼谷子說:說者聽,必合于情,情合者聽。啥意思呢?記住一個詞匯:合情。啥叫合情?情投意合。 鬼谷子真是道破了天機,為什么別人會聽你?因為你們情投意合,而不是你講了多么高深的大道理。 所謂的合情又是什么呢?這即是佛說的共業(yè)。心理學中說的:同理心。人本主義者說的:共情。 總之,一定要跟對方情感共鳴。所謂的把話說到別人心坎里,本質上其實就是找到了同理心,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及立場,察覺他人的真正需要。所以你句句都是對的。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找到同理心呢?有三個方向: 理解他人的處境、感受他人的情感、明白他人的需求。就如鬼谷子說的:反以知彼,覆以知己。通過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立場去了解別人。能夠找到知彼知己,方能百戰(zhàn)不殆。 記住,家是講感情的地方,而不是講理的地方。家庭如此,社會也是如此! 做人,要懂得認輸,把所謂正確的真理留給別人。通過認可別人換來對方信任,何樂而不為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