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老實人喜歡講道理 來自老子微言V 00:00 12:21
點上方綠標(biāo)收聽【鬼谷子謀略】主講:玄微
大家好!這里是【老子微言】弘揚道家傳統(tǒng)文化!我是玄微,今天給大家講「鬼谷子謀略」:鬼谷子:老實人喜歡講道理,聰明人喜歡講感情
曾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男人在聽完女人的抱怨和牢騷后,總是去分析她困擾的原因幫她找到解決方法。而實際上女人想要的是感情上的共鳴而不是解決方法。
老實人喜歡講道理,聰明人喜歡講感情。在四十不惑,五十知命的年紀(jì)里,請記住對于一個家庭而言,當(dāng)理性和感性產(chǎn)生碰撞時,千萬別講道理,要講感情。

司馬光一生著述頗豐,收入《四庫全書》的就有 16 種 457 卷。但多數(shù)人不知道的是,其著作影響力最大的除《資治通鑒》外,還有《家范》一書。
司馬光曾在《家范》中明確的指出:家庭和睦之道在于---忍、忍、忍!
張公藝,鄆州壽張人,九世同居,北齊、隋、唐,皆旌表其門。麟德中,高宗封泰山,過壽張,幸其宅,召見公藝,問所以能睦族之道。公藝請紙筆以對,乃書“忍”字百余以進。
---《家范》
大致意思是:在唐代鄆州,有一位遠(yuǎn)近聞名的賢人名叫張公藝。他家九代聚居,北齊、隋朝、唐朝都表彰過他的家族。麟德年間,唐高宗到泰山封禪,經(jīng)過壽張時,駕臨張公藝家。
高宗召見張公藝,問他家能夠和睦相處的方法。張公藝拿來紙筆,在紙上寫了一百多個“忍”字進呈給高宗皇帝。
他的意思是說,有的家族之所以不能和睦協(xié)調(diào)地相處,或者是因為家長分派衣食不公平,或者是因為上下尊卑的禮節(jié)有疏漏,這樣,家庭內(nèi)部互相責(zé)備,產(chǎn)生怨恨,便形成了矛盾和爭斗。
倘若家人都能夠互相忍讓,那么家族成員就能和睦相處了,整個家族也能長盛不衰。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倘若想要家庭和睦,生活幸福,那么你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忍!能忍就忍,不能忍也要忍,忍無可忍還是要忍。


可是面對爭端,忍真能解決問題嗎?
未必!相信這個答案,早已被廣大男性同胞覺察了。每次都忍,忍到最后,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忍無可忍,無處可忍了。
忍,只緩解了病痛,卻未解決病根。不然,那能咋滴?難道要和對方講道理嗎?
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家庭是講理的地方嗎?
相信八成的朋友會說:是的,要講理。如果你這么回答,要么你還沒結(jié)過婚,要么你還不夠愛你的另一半。
家,從來不是一個講道理的地方,尤其是當(dāng)你面對這個家的女主人時,講道理,真的很難很難。
比如我跟我愛人之間。我說,孩子不能看太久手機。她說,孩子看的都是兒童教育節(jié)目。我想辯駁,但是我忍住了,并不是因為我君子風(fēng)度,而是瞬間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殺氣。
前兩天吃飯時,我隨口說了句上班太累了。結(jié)果讓她聽到了。你知道她是什么反應(yīng)?馬上收拾包袱要回娘家。
我問:“這是為何?”
一開始我也沒明白,后來才知道,她是覺得我嫌棄她賺錢少,傷了自尊。
邏輯呢?因果呢?原因呢?這根本就是無理取鬧,不講理嘛!
可是夫妻兩人相處久了,你會發(fā)現(xiàn),你越講理,對方越不聽。兩個人吵架,男人吵的是理,女人吵的是愛!到最后男人覺得女人不講理,女人覺得男人不愛自己!
人們從來不愛聽真話,只愛聽他們愿意聽的話!婚前男人都懂的真理,婚后卻忘了。
所以請記住,發(fā)生爭執(zhí)時,講道理往往會把事情變的更糟糕,照顧彼此的情緒,才能使你的家庭變的和諧?!疚⑿殴枺豪献游⒀訴】


村子里有兩戶人家,東邊的王家經(jīng)常吵架,互相敵視,生活得十分痛苦;西邊的李家,卻一團和氣,個個笑容滿面,生活得快樂無比。
有一天,王家的戶長受不了家庭的戰(zhàn)火,于是前往李家來請教這是什么道理。
老王問:“你們?yōu)槭裁茨茏尲依镉肋h(yuǎn)保持愉快的氣氛呢?”
老李回答:“因為我們常做錯事。”
老王正感疑惑時,忽見老李的媳婦匆匆由外歸來,走進大廳時不慎跌了一跤,正在拖地的婆婆立刻跑了過去,扶起她說:“都是我的錯,把地擦得太濕了!”
站在大門口的兒子,也跟著進來懊惱地說:“都是我的錯,沒告訴你大廳正在擦地,害你跌倒!”
被扶起的媳婦則愧疚自責(zé)地說:“不!不!是我的錯,都怪我自己太不小心了!”
前來請教的老王看了這一幕,心領(lǐng)神會,他已經(jīng)知道答案了。
如果一開始,拖地的婆婆就責(zé)怪跌倒的媳婦:“怎么走路不長眼睛,真是活該!”其他家人若不理會她的感受而哈哈大笑,那么李家還會有溫馨柔和的氣氛嗎?
古人云“君子反求諸己”、“小人無錯,君子常過”,倘若反觀自身,看到自己要不足的地方,主動承認(rèn)錯誤,便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家庭和睦,生活和諧。


鬼谷子說:說者聽,必合于情,情合者聽。啥意思呢?記住一個詞匯:合情。啥叫合情?情投意合!
別講道理,要講感情。
為什么別人會聽你?因為你們情投意合,而不是你講了多么高深的大道理。
所謂的合情又是什么呢?這即是佛說的共業(yè)。心理學(xué)中說的同理心。人本主義者說的共情。
總之,一定要跟對方情感共鳴。所謂的把話說到別人心坎里,本質(zhì)上其實就是找到了同理心,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及立場,察覺他人的真正需要。
所以你句句都是對的。那么我們應(yīng)該如何找到同理心呢?有三個方向:
理解他人的立場、感受他人的情感、明白他人的需求。就如鬼谷子說的:反以知彼,覆以知己。通過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立場去了解別人。能夠知彼知己,方能百戰(zhàn)不殆。
記住,天理如是,共情與忍。家是講感情的地方,而不是講理的地方。家庭如此,社會也是如此!
鬼谷子曾說:說人、說家、說國、說天下。一家不平,何以平天下?請您轉(zhuǎn)發(fā)分享,福生無量!【微信公號:老子微言V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