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昔游三首》(其一)杜牧
十載飄然繩檢外,樽前自獻自為酬。
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
杜牧曾因仕途失意,長期漂泊南方。《念昔游》是若干年后追憶那次游蹤而寫的組詩,一共三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
“十載飄然繩檢外,樽前自獻自為酬?!边@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十年浪跡江湖,不受約束,對著酒杯自斟自飲,自得其樂。
詩的前兩句描寫他十年浪跡江南,不受拘束的生活。漫長的生涯中,使人只突出了一個“自獻自為酬”的場面。兩個“自”字,把他那種自斟自飲,自得其樂,獨往獨來,不受拘束,飄然于繩檢之外的神態(tài)勾畫出來,這神態(tài)貌似瀟灑自得,實際上隱約透露出一肚皮不合時宜的憤世之慨。
“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毙≡姷暮髢删涫钦f,我漂泊江南時日已久,閑來吟詩遣興,行蹤所至,游遍了江南每座寺院。
詩的后兩句正面寫到《念昔游》的“游”字上,但是并沒有具體描寫江南的景色。“秋山春雨”只是對江南景色的一般性的概括勾勒,然而爽朗的秋天和連綿的秋雨也頗富于江南景致的特征?!按骸?、“秋”二字連用,同前面的“十載”相呼應,暗示出漂泊江南日久。詩人寄情山水,徜徉在旖旎的風光之中,興會所致,不免吟詩遣興。寫游蹤又突出江南的寺院,正如作者在《江南春絕句》中所說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風光尤勝之故?!耙袠恰标P切吟詩?!耙斜榻纤滤聵恰保嫱谐鲇螝v的地域之廣,時間之長,又回應開頭“十載”。
詩人到處游山玩水,看來似乎悠然自在,內(nèi)心卻十分苦悶。這首詩,重點不在追述游歷之地的景致,而是借此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緒。越是把自己寫得無憂無慮,無拘無束,而且年復一年,越是顯出他的百無聊賴和無可奈何。全詩始終沒有一處正面發(fā)泄牢騷,而又處處讓讀者感到有一股怨氣。
附錄:《念昔游三首》(其一)杜牧
十載飄然繩檢外,樽前自獻自為酬。
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
【注釋】 ⑴繩檢:約束,規(guī)矩,法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