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認(rèn)為小兒嘔吐病因,多由于傷食、胃熱、胃實(shí)、肝氣犯胃,驚恐等引起??梢圆捎弥嗅t(yī)辨證治療小兒嘔吐,下面將具體的為大家介紹中醫(yī)如何治療小兒嘔吐。 中醫(yī)治療小兒嘔吐一:乳食積滯 主癥:嘔吐暖餿、乳塊,胃口不好,腹脹,夜睡不安,便秘或瀉下酸臭,舌質(zhì)紅,苔厚膩,脈滑有力,指紋紫滯。 治法:消食和胃。 方藥:保和丸加減。 山植6 克,神曲6 克,陳皮6 克,半夏8 克,茯苓10 克,連翹10 克,萊菔子10 克,谷芽15 克,麥芽15 克,竹茹6 克。 中醫(yī)治療小兒嘔吐二:脾胃虛寒 主癥:食久方吐,或者朝食暮吐,吐出物多為清稀痰水,或不消化乳食殘渣,伴面色蒼白,精神疲倦,四肢欠溫,食少不化,腹痛便溏,唇舌淡白,脈細(xì)無力。 治法:溫中散寒,和胃降逆。 方藥:丁莫理中湯加減。 丁香5 克,吳萊莫4 克,黨參10 克,白術(shù)10 克,干姜1 克,甘草3 克。 方解:黨參、白術(shù)、甘草扶脾益胃,補(bǔ)益中氣;干姜、丁香、吳茱萸溫中散寒,降逆止嘔。 中醫(yī)治療小兒嘔吐三:肝氣犯胃 主證:暖氣頻頻,嘔吐酸水,胸脅脹痛,易怒易哭,精神郁悶,舌紅苔厚膩,脈弱。 治法:疏肝理氣,降逆止嘔。 方藥:解肝煎。 白芍10 克,蘇葉8 克,砂仁3 克,厚樸6 克,陳皮3 克,法夏6 克。 方解:白芍緩肝之急,合蘇葉舒肝之郁氣,砂仁、厚樸調(diào)理脾胃氣機(jī);陳皮、法夏和胃降逆止嘔。 中醫(yī)治療小兒嘔吐四:胃陰不足 主證:干嘔無物,時時發(fā)作,口干,口燥,煩躁不臥,胃納減少,手足心熱,兩顴潮紅,午后低熱,尿量可,大便于結(jié),舌紅干光剝無苔脈細(xì)數(shù)。 治法:滋陰養(yǎng)胃,降逆止嘔。 方藥:益胃湯加減。麥冬10 克,沙參10 克,石斛10 克,玉竹10 克,花粉6 克,竹茹6 克。 方解:麥冬、沙參、玉竹、石斛、花粉均為養(yǎng)陰生津之品,竹茹清熱止嘔。如有健康疑問,可到全球醫(yī)院網(wǎng)公眾號(webQQYY)咨詢。(責(zé)任編輯:coco)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