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味腎氣丸”的來歷 “八味腎氣丸”首載于漢代“醫(yī)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至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燾的《外臺秘要》也有記載,可謂是補腎的祖方,即后代的補腎諸方,基本都是在“八味丸”基礎(chǔ)上變化而來。比如滋陰的“六味地黃丸”,補陽的“桂附地黃丸”“右歸丸”,補陽利尿的“金匱腎氣丸”等,它們都擺放在藥房的顯眼位置,而他們的祖先“八味腎氣丸”卻不見了蹤影。 “六味地黃丸”“桂附地黃丸”等后世方有什么不好呢?不是偏涼,就是偏燥偏熱。一般體質(zhì)的人還好說,那些脾腎稍稍敏感點,吃后反應(yīng)就比較大,會感到明顯寒或上火,而“八味腎氣丸”很少有這個問題。 更神奇的是,無論是瘦弱的寒證人,還是大腹便便的“熱”證的人,都適合吃“八味腎氣丸”,原方就可以,當然藥量做一點點微調(diào)會更好,奇怪吧? 為什么會這樣呢? 為什么叫“腎氣丸”,而不叫“腎陰丸”“腎陽丸” 學(xué)過針灸的朋友都知道,人體穴位的命名不是胡來的,個個都有講究,都體現(xiàn)了該穴位最重要的屬性。同樣,為什么叫“腎氣丸”,而不叫腎陰丸、腎陽丸呢? “腎氣丸”補的到底是什么?很多人說補腎陽。其實不太對,而是腎氣。 什么是腎氣? 簡單的說,五臟藏精,而腎藏五臟之精。腎精轉(zhuǎn)化成腎氣,而人體三焦的動力來自于腎氣。三焦密布全身,可以將腎氣輸?shù)饺?,參與全身的氣化作用。人體臟腑功能本質(zhì)上就是氣化作用,現(xiàn)在流行的中醫(yī)“氣一元論”,大致就是這個道理。 “腎氣丸”不是專補腎陰腎陽的,而是專補腎氣!腎氣的概念比腎陰、腎陽更要虛無縹緲,很難說清它到底是什么?!澳I氣丸”畢竟是上古時期傳下來的,其最初的組方思想已經(jīng)無從得知。臨床上,當用補腎陰腎陽的方法不管用了,不妨嘗試補腎氣,也許有奇妙的改善。 關(guān)于“八味腎氣丸”,可以參考“補腎的那點事——再聊“腎氣丸””一文。 “八味腎氣丸”的特點 一、壯火食氣,少火生氣
《黃帝內(nèi)經(jīng)》說:“壯火食氣,少火生氣?!眽鸦鹂梢岳斫獬苫鹛灾劣诔鋈梭w的正常生理需求,即成邪火。而少火是指能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的,可以激發(fā)臟器潛能的火。當脾胃等臟腑功能虛弱時,一般不宜大劑量進補,過猛反而補不進去,而變成人體多余的邪火,會出現(xiàn)諸如性欲亢奮(盡管體虛),舌紅口干等“上火”現(xiàn)象,這就是為什么有時候湯藥的效果反而不如丸藥的原因。 張仲景的“八味腎氣丸”用少量溫藥補腎火,加上較多的滋陰藥,借助酒的溫性,更容易補得進去,可激發(fā)臟器的潛能(而不是替代臟腑功能),使身體漸漸進入良性循環(huán)。 “腎氣丸”體現(xiàn)了《內(nèi)經(jīng)》所倡導(dǎo)的“壯火食氣,少火生氣”,而現(xiàn)在醫(yī)生喜歡開的補腎藥,要么是大隊的滋陰劑或補陽藥,只關(guān)注補,忽視了臟腑的自我恢復(fù)。 “腎氣丸”的組成:生地黃、山藥、山茱萸、澤瀉、牡丹皮、茯苓、桂枝和炮附子,其中溫熱藥只有桂枝和炮附子,且含量極低,各占1/27,其量可做微調(diào)。別看熱藥少,卻恰到好處,能“少火生氣”,陰藥陽藥都補得進去,非常巧妙。 二、大量的生地黃 仲景“腎氣丸”第二大特色是用大量的生地黃作為君藥,而后世醫(yī)家都喜歡用熟地黃?!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說,地黃能補精益髓。相對熟地,生地黃的藥性更善于游走,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但其性有點涼,配上點酒會更好。而熟地黃雖也是補肝腎的要藥,但它不容易被人吸收運化,容易堵著?!澳I氣丸”所用的熟地黃至少要六蒸六曬以上,這樣效果才會好。但問題是,現(xiàn)在的二蒸二曬的熟地黃都很罕見了,你能指望藥廠的良知嗎?所以還不如用價廉物美的生地黃呢,質(zhì)量有保證,而且更符合古法。 三、三補三瀉 “腎氣丸”第三大特色是“三補三瀉”,而后世庸醫(yī)只知蠻補。 一般人都知道,進補時最好配合適量運動,才能將氣血流轉(zhuǎn)開,將廢物排出去,把補藥吸進來,這很類似“三補三瀉”。仲景的“腎氣丸”通過三種藥的小瀉,另三種藥的補性,再加上點補陽氣的藥,用陽推動陰,構(gòu)思非常巧妙。 “八味腎氣丸”的養(yǎng)生作用 腎為先天治本。人到中年,由于各種原因,虛勞不可避免。很多不良的生活習(xí)慣在傷害著我們的腎,熬夜、酗酒、胡吃海吃、醉以入房等。另外社會的壓力,使得我們精神焦慮,身體僵硬緊張,晚上失眠,這些更在無形中毒害著我們的先天之本,經(jīng)常練習(xí)瑜伽放松和靜坐,對顧護腎氣非常有好處。 腎氣虛的表現(xiàn)很多,除了非外傷的腰酸背腿痛耳鳴頭暈外,一到黃昏人就精神萎靡,夜里總要上幾次廁所,小便滴滴答答而無力,顏色有點渾濁,小腹麻木松軟無力,整天喜歡喝水但喝多少尿多少,古代叫消渴證,一般用腎氣丸治。還有人夜里夜尿多,腎氣丸的效果也非常好。 總之,雖“腎氣丸”可以用來治病,但也可以用于日常保健,因為它不太溫不太涼,一天1丸、兩天一丸都是可以的。通過補腎來養(yǎng)生,在當代絕不會錯,但要知道如何補得不傷身。 “腎氣丸”最好與“補中益氣丸”搭配服用,效果更好,可參考“補中益氣丸”一文。 {品名}:八味腎氣丸 {配方}:《金匱要略》原方,干地黃、山藥、山茱萸、澤瀉、牡丹皮、茯苓、桂枝、附子(炮) {適用}:腎陽不足證。虛弱乏力,腰痛腳軟,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陽痿早泄,舌淡而胖,脈虛弱,尺部沉細或沉弱而遲,以及痰飲,水腫,消渴,腳氣,轉(zhuǎn)胞等。 {功效}:補腎助陽 {包裝}:塑料球殼裝,每丸重10克 {食用建議}:一天兩顆、清晨空腹以淡鹽水送服,晚飯后睡前一個小時用酒或淡鹽水送服(推薦清酒或黃酒,男士也可以用白酒,不推薦葡萄酒) {飲食禁忌}:服藥期間,飲食宜清淡,禁食生冷,盡量少吃白蘿卜、空心菜、帶皮綠豆等這些解藥的食物,生冷瓜果少吃或不吃 {保存方法}:常溫干燥處 {注意事項}:陰虛體質(zhì)不宜服用、平時胃口很差的人(平時沒有食欲或者三餐食量少,飯后易腹脹的人,這類人還是乖乖吃資生丸)不宜服用,高血壓、糖尿病、孕婦不宜服用。 {溫馨提示}:服藥期間,最好做到起居有常,不妄勞作,不動氣,笑口常開,積極樂觀。
腎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像資生丸跟腎氣丸都是既是藥品又是保健品,可以長期服用,親們要有保健意識,因為先天之本后天之本固好的人的體質(zhì)自然會慢慢調(diào)整過來!
怎么知道一個人腎氣很旺?看頭發(fā)啊,腎氣旺的人,頭發(fā)是油光發(fā)亮的,你如果頭發(fā)是染的,看上去都是黑的,但是暗暗的沒有光,所以如果腎氣很旺的頭發(fā)就很亮。
陽氣越多越沉實,腎陽充實的人腳是暖的,腰是暖的。腎陽不足呢?適用范圍里那一串,腎陽虛好多妹子再熟悉不過了,因為現(xiàn)在絕大部分都是陽虛體質(zhì),手腳冰涼。我知道很多人又該問,什么是陽虛?什么是陰虛?給大家一個最簡明的解釋好了,腳冷不冷是判斷陽虛or陰虛的最關(guān)鍵的特征,天氣冷的時候,發(fā)燥熱是從頭燥熱到腳底,這樣才可能是陰虛!一定是從頭燥熱到腳底!如果是上半身燥熱,腳還是冷冰冰的,這是陽虛底,上熱下寒,因為越虛的陽越容易往上飄,表現(xiàn)出來就是上半身或頭面部燥熱上火。上熱下寒無其他癥狀也可以吃八味腎氣丸,因為命門火壯了自然可以引火歸元。如果手腳都冷肯定是陽虛了,這個不必說了。另外有的人會說我很怕熱,怕熱的人不叫熱性體質(zhì),親們記住了,怕熱的人是陽虛得不得了才會怕熱,因為人有氣虛才會不耐熱。
腎氣丸是一個偉大的方子,要了解一個方子,就要看它的出處,我們直接從《金匱要略》腎氣丸的出處開始逐條分析:
《金匱要略》里有5處提到腎氣丸
下面對原文進行解釋,親們可以多看看,多了解一下這個偉大的古方。 1)、 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 有一種虛勞是腎虛,腎虛的人很容易腰痛、腰酸。因為腎剛好在脊椎骨正中間,應(yīng)該說是命門了,腰這個區(qū)塊是腎在管,腰酸腰痛,補腎是第一選擇,腎氣丸它治的這個腰痛,比較是肚臍正后方那邊的腰的腰痛。當然也不一定是腰痛啦,就是腎虛的人啊,也很容易閃到腰。所以,如果是那種很容易閃到腰的人,基本上也算是腎氣丸證?!旧俑咕屑薄浚斠粋€人下焦不夠暖的時候,他的肚皮、少腹都會處于一種很緊繃的狀態(tài),這樣的少腹,尤其是女生特別容易有瘀血、特別容易有月經(jīng)痛的少腹,因為它不暖,所以它的肉都繃得很緊,就好象我們的手腳冷了都會縮成一團,這個你會感覺得出來,可是我們的身體主干一樣會有冷了會縮成一團的現(xiàn)象,只是我們一般人對它的感覺不會很清楚,我們一般人只會覺得怎么樣?只會覺得呼吸不太松,就是吸氣會覺得費勁,會覺得身體好象緊緊的,其實這就是少腹拘緊,就是下半身少腹的地方有點緊繃?!拘”悴焕浚胍顾X要起來去尿尿一次再回去睡覺就叫小便不利,小便有覺得不通暢的感覺也叫小便不利。當你的腎不好的時候,你的膀胱氣化功能就會不好,所以不利有兩種可能,一是尿不太出來,另外一個是頻尿,喝點水就要跑廁所,好象所小便收不住一樣。這兩種都算。所以有這樣子的一組癥狀組合存在的就是腎虛了。
2)、短氣,有微飲
凡是有飲病都有短氣。短氣就是“為何有時我常常有呼吸呼不過來的感覺”或者吸氣吸不深。我們現(xiàn)在著重講腎氣丸的部分。一個人呼吸時覺得吸氣吸不深,我們中醫(yī)認為:腎,是一種會收斂宇宙能量的臟器。所以你的腎很強的話,你呼吸就會覺得,這口氣吸到丹田吸到肚子底下,甚至真人所說的吸到腳底板(圣人呼吸以踵)。如果腎很虛的話,你會覺得呼吸很淺。
“有微飲”就是這個人隨時身體都處在有一點痰的狀態(tài),感覺肺里發(fā)癢,隨時會''咳、咳、咳''這樣,覺得身體很不順暢。但是你說他有什么大的痰,又沒有,你說他在感冒嗎,也沒有了,感冒已經(jīng)好很久了,可是他的肺好像一直不干凈,一直有點咳咳咳的感覺,這不是什么氣管性疾病,而是他的腎或者脾不夠好,以致于他身體的水份代謝都很爛,所以他到處都有一點積水的現(xiàn)象,那這種情況有兩個方子一個苓桂術(shù)甘湯,一個是腎氣丸。苓桂術(shù)甘湯主治的脾胃區(qū)塊不能把水消化掉,因為人的水液代謝一個是脾胃一個是腎,基本上說如果要去除身體里的代謝不良的水,以致于呼吸很淺短這種感覺的時候,你可以從脾或從腎入手。后世醫(yī)家有加上辨證點,吐氣沒力的短氣是苓桂術(shù)甘湯,吸氣好像吸不進來的短氣是腎氣丸。以這個醫(yī)理來講也是對的。因為脾胃區(qū)塊的水很多的時候,你的肺會被水氣壓倒,那吸氣會很短,那用了腎氣丸的時候你身體多余的不能代謝的那些水就代謝掉了。與其說是水不如說是結(jié)合了水的雜質(zhì),這點雜質(zhì)甚至包括了人的肥油。所以JT說:''這個八味腎氣丸,那些腰圍發(fā)福的女生吃一年腰圍可以小十寸??!'',其實不會小十寸這么大,這句話有點夸大了,但意思說身體代謝不良的那些東西,象現(xiàn)在很多人都吃那個利水的茶認為把水利掉就會瘦一點,但真正的王道是腎氣丸,它讓你整個代謝機能都恢復(fù)起來,這個才是它比較有意義的地方。
如果感冒好了很久可是咳嗽不斷根,覺得呼吸不夠深,微微有一點喘或者是咳嗽的時候用腎氣丸幫咳嗽斷根是好方法之一。
3)消渴,小便多
糖尿病人我們是拒絕的,所以關(guān)于消渴就不講了,如果您想知道古方派是怎么醫(yī)糖尿病的,可以私信我,但是看病還是找當?shù)刂嗅t(yī)看。親們只要知道腎氣丸對消渴有用就行了。
4)轉(zhuǎn)胞 第4條''轉(zhuǎn)胞'',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尿不出來。這是膀胱氣化的問題,講一些女人她們飲食如故,飲食如故代表她的消化系統(tǒng)沒有多大的問題,可是她覺得每天心煩意亂、睡不安穩(wěn),??吭趬δ沁叴瓪?,為什么呢?這個病要在今天患者就會直接說尿道發(fā)炎,漢朝的女人尿不出來這件事情就不能講,老師就說這是因為這個人尿不通,古時候的人說這好象是''胞細扭捏'',就好象膀胱給扭了一圈以至于尿不出來,其實這個扭了一圈的感覺就是膀胱氣化機能不良,那如果你能把小便打通了這個病就會好。實際上臨床上現(xiàn)在這個病最多的是男人的前列腺,前列腺腫大尿不出來就是這個病,就是''轉(zhuǎn)胞證''(前列腺腫大,尿不通)。人的心臟是把熱能分配到全身的,那這個熱能要往腿腳去的話,它必須要經(jīng)過一個點,就是人的會陰穴,會陰穴是幾條陰經(jīng)在交會,三條陰經(jīng)(腎經(jīng),肝經(jīng),脾經(jīng))在會陰穴交會再往腳下走,如果你這個人前列腺腫起來了,你的陽氣就不能通到腿腳的三陰經(jīng)去,那陽氣就會反回來到手心,所以手心的陽氣比正常的多了一倍,于是手心就被燒干了,所以倪海廈先生講凡是前列腺腫大的男人,你和他一握手他的手的皮膚一定是很粗很干,一握手就知道他的前列腺壞了,這個論點我覺得可以采納。那這些病都要用腎氣丸去醫(yī)。這些病你不要看它東一個癥西一個癥,其實都包含了人衰老的結(jié)構(gòu)在里面。
5)腳氣上入,少腹不仁 這個腳氣病到底是什么病,歷代都有爭論,就好象這個腳開始麻木,一路麻上來,麻到肚子都沒有感覺這樣子,這個病現(xiàn)在很少見到所以我們不論它了。
藥 性 我們的腎氣丸里有八味藥,此方來自于《金匱要略》,先把里面的桂枝和附子這兩味藥拿掉,去了這兩味藥后剩下的藥組合成的就是親們熟悉的補腎陰的''六味地黃丸''。 那我們來看它的結(jié)構(gòu),六味藥的結(jié)構(gòu)形成我們所謂的:''三補三瀉''。什么叫''三補三瀉''呢?“三補”就是干地黃,山茱萸,山藥,“三瀉”就是澤瀉、丹皮、茯苓。這六味藥配合的非常好,但是劑量要弄清楚,一般藥廠制作時都是等量在用,這是外行話,稍微研究一下也知道不是等量在用。張仲景用補藥的劑量都會比較重些,而腎氣丸用的最重的是地黃,因為它能補腎陰,非常入腎的藥。山茱萸這個藥是補肝臟的,滋養(yǎng)肝的陰虛。其實中國人肝很怕補,因為中國人只有肝怕郁,肝如果有什么忿怒不能發(fā)泄就郁在里面,所以肝很怕補,怕把它補過,可是在千千萬萬的補肝藥里面只有一味藥就是山茱萸,它不管怎么補這肝都不會補過的補肝藥,這是一個很特別的藥,你一兩、二兩、三兩、五兩等吃下去都不會把肝補過。山藥主要是增潤脾臟津液用的,這幾個藥用在一起是希望同時能夠把脾腎肝的陰津壯起來,能夠慧嘉到腎臟。 中醫(yī)里面很多藥都可以配合使用,這三個藥合用的目的就是要滋潤腎臟的陰,同時也要注意“三瀉”,因為中醫(yī)的觀念里面說“補能戀邪”,如果光吃補藥,沒有加入清除的藥,于補到的同時也會固守腎臟里面的濁物排不出去,腎臟里面本來就有很多濁物,日久會變成腎結(jié)石之類的實積,堆在里面無法排出去,因為考慮到這個,所以張仲景加了澤瀉、丹皮、茯苓進去。澤瀉本身能利腎疏肝,能夠把這兩個臟洗的很干凈,丹皮的作用是活血化淤,所以大家吃了六味地黃丸后感覺到大便變得通暢,原因就是有丹皮在里面,茯苓可以利濕,把濁濕從小便消導(dǎo)出去,這就是茯苓之功。茯苓能夠利中焦,澤瀉能夠走下焦,走腎臟,走肝臟。而且這些瀉藥都是很不傷身體,對身體很好好處的瀉藥,這六個藥搭配起來,補瀉兼具是很完美的組合了,所以使用上百無禁忌了,因為里面沒有加入熱性的藥。那親們該問了,六個藥都很好,那不是應(yīng)該大大的推廣嗎,六味地黃丸的熟知度確實比腎氣丸高。但實際臨床上你不管怎樣吃三個月也好、八個月也好什么病也治不好,這六味地黃丸只能做到最低等級的持平和保養(yǎng),要治病六味地黃丸沒有這個力道。 六味地黃丸再加兩味藥才是我們的偉大的八味腎氣丸,就是當腎陽不足時,我們要把腎陽補起來,就一定要用到陽藥,炮附子本身可以溫補腎陽,將腎陽壯起來。為什么要用桂枝呢,這是因為加強腎臟的同時必須要強化心臟,如此才能夠?qū)⒛I陽補回。心臟、腎臟之間本身有大動脈聯(lián)系著,要讓心臟血往下走腎水往上走,也就是要將心陽往下降,腎陰往上升,心腎相通的這個部分就要靠桂枝了。張仲景非常優(yōu)秀,他高明就高明在他已經(jīng)了解到桂枝實際上可以壯心陽,就是讓心臟強起來,可是桂枝的壯心跟附子是不一樣的,附子的壯心是能夠讓心臟搏動的很快,于是使得心臟產(chǎn)生的熱力能夠透達到四肢末梢去。桂枝的壯心不是這樣,桂枝也可以壯心能夠讓心臟跳起來,但是卻是讓心臟產(chǎn)生的胸陽往下走。就是你用了桂枝后全身的能量都會連接在一起。
前面為什么講說六味地黃丸只能做到持平和保養(yǎng)呢,因為在這個八味腎氣丸里,那六味藥的意義只在于把桂枝和炮附子收進來。六味藥只是一個非常階段性用途的東西,如果沒有了桂枝跟附子,那六味藥吃下去在人體里面有點不清楚要怎么搞。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里面桂枝有治一種病叫''吐吸'',就是你呼吸氣不深,吸一口氣淺淺的就把它吐出來,我們現(xiàn)在會說它是腎不納氣所以補腎陽,但是如果你用現(xiàn)代心理學(xué)去看這個吐吸就非常簡單,就是這個人有情緒壓抑,一呼吸一起動,身體任何部位都映射那個部位有沒有情緒累積在里面的,如果你有一塊肉里面累積了很多的忿怒、悲傷、沮喪,那塊肉是死在里面不會隨著呼吐動的,所以你一定會覺得呼吸好象細細不太進來或者被什么東西頂住。當你越多的情緒能量累積在你的肌肉或者臟腑里面,你的呼吸就越淺。講心理學(xué)就是這個樣子,所以用桂枝很好玩,只要是有桂枝的藥,那個有情緒壓抑的人吃了后就會發(fā)現(xiàn)過了一陣子脾氣就會變壞了,就原來默默的好象什么事都忍辱負重的,吃一段時間含桂枝的藥之后別人隨便講一句話就頂回來了,就他的那個壓抑的情緒不能再壓抑了,就通陽了,就是把全身的能量通起來,這是最粗淺的講。那至于桂枝發(fā)揮補陽氣的藥性作用那比例必須要放到三四五以上,那你只放一就不能把它想象成補藥,你要把它想象成鋪鐵軌,就是你用桂枝以后全身的氣脈都貫通了,你的三補三瀉才有路可以走啊,這六味藥形成三列火車,桂枝就是鐵軌。
其他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
為什么我們不叫它金匱腎氣丸而叫【八味腎氣丸】呢,現(xiàn)在藥店里面的金匱腎氣丸多是加味的,不是原方,而《金匱要略》里腎氣丸就叫“崔氏八味丸”“八味腎氣丸”, 日本漢方醫(yī)把腎氣丸又叫作“八味丸”,這點日本做的很好,日本是一個很尊崇古方的國家。我們國內(nèi)一些企業(yè)卻把濟生腎氣丸改名叫做金匱腎氣丸,對很多人會有誤導(dǎo),因為原方有固定結(jié)構(gòu),加兩味藥進去,方向會有改變。我們做的是古方還原,完全按古方比例來制,所以我們還原它本身的叫法——“八味腎氣丸”。 另外親們購買古方時還需注意,很多藥廠藥房做藥丸都是同等比例,親們買古方要看藥材的比例,有一次我關(guān)注國內(nèi)某著名企業(yè)的四物湯,發(fā)現(xiàn)他用的比例是等量的,四物湯原方結(jié)構(gòu)就不是等量的,腎氣丸也不是等量的,必須按照那個比例效果才能發(fā)揮出來。
那有人聽說過“桂附地黃丸”,真是敗給這些名字了。有時在藥店里買不到金匱腎氣丸,能買到桂附地黃丸,人家會說這個就是金匱腎氣丸。但其實呢,現(xiàn)在同仁堂的金匱腎氣丸其實是嚴永和濟生方里的“濟生腎氣丸”,桂附地黃丸很多是將桂枝換成了肉桂,也不是古方。為什么要換成肉桂呢,我覺得完全是后人在耍小聰明,以為可以超越張仲景,其實根本沒必要,有一段時間命門學(xué)說很火,而肉桂是用來補命門火的,但桂枝只是鐵軌,那古方的八味丸張仲景就用桂枝,沒有用肉桂補腎陽,肉桂是不是補腎陽?當然補腎陽,但肉桂是一種非常貴重和稀少的東西,真正的好肉桂是里面很薄很薄的一層全都是肉桂精油的那一層,真正含有肥油的那一點肉桂是很貴的,中醫(yī)說:''味道越重越濃郁的越會入下焦'',那桂樹這個能量本來是紅色的、熱情洋溢的能量很象人的心臟,不是腎臟,可是你用它里面那個最肥厚的那層薄薄的油皮,因為它的味道太凝聚了,所以它不能入你的上焦,它只好找你''下焦的心''就是命門,因為心里頭分了三分一的能量到腎里面去,就是命門。所以我們平常開藥用桂枝的話幾兩都開得下去,因為桂枝會跑來跑去不會把人肅倒,可是你用好的肉桂超過一錢就可以把這個人的命門燒壞,就是腎陽太旺把腎陰都燒得沒有了,所以肉桂要用得很少,桂枝就沒有這個規(guī)矩限制,我就覺得我們干脆照張仲景的我們別用肉桂就用桂枝。這三列火車它真正的意義并不在于去代謝肝脾腎的那些垃圾,尤其在古人來講這個代謝的功能其實沒有這么了不起,我們現(xiàn)在非常需要肝脾腎的代謝是因為我們現(xiàn)在的飲食很毒,古時候沒有農(nóng)藥,所以古人需要不了這么多代謝的功用。如果桂枝鋪好鐵軌讓那三列火車順利到站,那就剩下附子,它的比例也是三,張仲景時代的一枚附子大概的重量是那時的三兩,可惜的是我們現(xiàn)在的人對古代的計量不太考據(jù),所以看到附子一枚那就在配這個藥的時候放一兩,那只放一兩的話附子的藥性在這藥方里的份量只占二三十分之一,附子的藥性趨近于沒有,所以八味腎氣丸變成有點微弱,而現(xiàn)在變成附子放得少,肉桂放得多,那肉桂的麻煩就是你一放得多就會上火得很厲害,所以現(xiàn)在外面所賣的八味丸臨床效果不是那么好,吃了那些八味丸會口干舌燥、爛嘴巴、睡不著覺,就是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存在。所以,我們不如就堅持古方,用桂枝比較好。
還有一個問題,是地黃的選用問題,現(xiàn)在很多人都知道九蒸九曬熟地,可腎氣丸原方上張仲景用的是干地黃。那么問題來了,到底哪個好,我還是堅持古方。 古時候說生地黃很涼,吃下去人還沒得到好處都被涼壞了,所以才開始對地黃做加工,于是才有了熟地。當你一蒸一曬之后做出的熟地黃已經(jīng)不寒了,是不是很補腎,對不起,那樣的熟地它的藥性非常的濃、濁、稠,以至于你的脾胃根本消化不動它,所以一般一吃下就覺得胃里面好象被塞了一砣東西,那一頓飯就吃不下去了,我們把這叫做''膩膈''。只有九蒸九曬的熟地才不膩膈,所以黃元御先生才會說熟地根本就是多此一舉,干地黃與生地黃都是不會膩膈的,只有那種一蒸一曬的地黃才會膩膈。干地黃甘寒,那張仲景他說非常簡單你吞這個藥的時候去用酒吞,那它就不會將你寒到,因為酒是熱的又能帶領(lǐng)藥性走在血液走得很快,所以你只要記得這個藥是有酒吞就不會寒到。
最后一個問題就是澤瀉。我們的澤瀉是用鹽水制過的,如果長期吃澤瀉補養(yǎng)的話,最好還是用鹽水制過的澤瀉,就是用鹽水噴過再烘干就可以。它瀉腎的力道比較弱一點,這樣子才可以保住腎氣,如果你用完全沒有炮制過的那種直接曬干的生澤瀉,那吃了之后還是會越吃越虛,因為它瀉腎的力道比較偏強的時候還是會傷到元氣。 |
|
來自: 準提藥師安般禪 > 《中醫(yī)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