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鐵,王和尚等你加入蝶粉哦 ![]() 說在前面 前段時間時間王和尚發(fā)布杜甫游覽何將軍山林的組詩(點擊復習:杜甫寫景為何寫這么美?-細研杜甫經(jīng)典律絕(3),杜甫原來是個吃貨!細研杜甫經(jīng)典律絕(4)),半年之后杜甫又重游故地,寫下了《重過何氏五首》。這兩組詩,前后呼應,卻各有側(cè)重。上一組詩作者的心情是暢快的,喜悅的。時過半年,作者再重游何氏山林,心情卻沉重了許多。為什么呢? 這是天寶十三載的詩,正處于安史之亂的前夜,社會矛盾暗潮洶涌。并且此時杜甫在長安求官無果,生活漸成問題。心情苦悶可想而知。所以這組詩作者的情緒比較消沉,屢屢流露出歸隱逃避的念頭。 下面和尚就嘗試細研一下杜甫的這一組詩。重點還是看字法、句法和情緒表達的手法。(六不和尚微信公眾號 : midouwei) ![]() ![]() 重過何氏五首 ![]() 其一 問訊東橋竹,將軍有報書。 倒衣還命駕,高枕乃吾廬。 花墮鶯捎蝶,溪喧獺趁魚。 重來休沐地,真作野人居。 王和尚簡評 這一組詩也是聯(lián)章體。第一首總寫,算是一個序幕,首二聯(lián)交待沖過的因由,下二聯(lián)寫重過之景。 問竹即點明是重游。去年已見竹,起筆寫問竹,似好友重見。對句寫將軍書信邀請重游。二聯(lián)倒衣句,寫將軍望客殷勤之態(tài)?!暗挂隆敝^忙于公務(wù),命駕:命人駕車馬??梢姾螌④姶鸵笄?,點出吾廬表示,作者已經(jīng)來過此地,和主任相交甚深,所以“吾廬”即點出朋友間的親切。不過:二聯(lián)很像是將軍書信中原句的改寫。作者削簡功力可見一斑。 三聯(lián)寫山林中景致。句法好看,是倒裝。鶯見蝶而驚飛,所以致使花落;獺追魚而致溪水喧鬧。這兩句觀察細致,句法靈動,深得格物之妙。并且:出句靜,而對句動,動靜結(jié)合相得益彰。 尾聯(lián)點明重來。修沐指修養(yǎng)場所。野人居句有兩重意思:一是,此處人跡罕至,正可避世隱居,做一個安閑野人;二是,此處不華麗豪奢而簡樸淡雅,有贊揚何將軍之意。 這首詩點出重游的原因,和出到此地觀察的景致,用筆細膩,感情豐富,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 ![]() 其二 山雨尊仍在,沙沈榻未移。 犬迎曾宿客,鴉護落巢兒。 云薄翠微寺,天清黃子陂。 向來幽興極,步屣過東籬。 王和尚簡評 這首主要細節(jié)重來的景事。山雨,沙塵都是寫變化,而樽仍在,榻未移,卻是寫未變。酒樽仍在,朋友依然殷勤招待,榻未移,暗用徐孺下陳蕃之榻的典故,表示感情仍然深厚。這一聯(lián)在變與不變中寫得主客感情深厚,暗含作者的感激之情。 二聯(lián)寫犬迎舊客,鴉護雛兒。犬去年常見舊客,所以出迎;今春新鳥出生,所以老鴉看護。并且落巢兒隱隱有作者自身況味。此一聯(lián)寫得熱情溫暖,作者的筆觸細膩而且飽含被愛護之情。首二聯(lián)都點出重游之意。 二聯(lián)寫動物,三聯(lián)就轉(zhuǎn)寫天象,二聯(lián)細膩,三聯(lián)遼闊。天清云薄,正好動主客游覽之興。所以自然轉(zhuǎn)入尾聯(lián)。游興正熾,所以徒步細細游覽。 這首詩寫景細致,層次分明,寫景中暗含深情。主客相歡深情依舊,筆觸雖然清淡,但是感情自然流動。 ![]() ![]() 其三 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 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詩。 翡翠鳴衣桁,蜻蜓立釣絲。 自今幽興熟,來往亦無期。 王和尚簡評 這首詩主要寫平臺之游。 首聯(lián)對仗。平臺是地點,春風是時間,此聯(lián)對仗工穩(wěn),交待時間地點簡潔明快,并且詩人雅趣自在其中。給下文布置了一個很好的背景。 游興足,則歌詠相和。主客見瀟灑疏放,所以在石欄處置硯濡墨,斜字形象,硯臺在石欄上,而坐在平臺桐葉上,扭身濡墨故曰斜。平臺上不置枕簟,只鋪桐葉坐其上,可見瀟灑不拘。這一聯(lián)寫得非常細致,而且文中自帶一股隨性灑脫之意堪稱佳構(gòu)。 三聯(lián)工筆描繪春景,細致妥帖。衣桁指衣架,翡翠鳥不怕人,圍繞衣架鳴叫,可見其和馴。蜻蜓立于釣絲之上,寫景依然是動靜結(jié)合。并且,這一聯(lián)深得格物之妙,此種細膩場景非仔細觀察而不可得。 為了總括上意。自今句,表示自此幽懷得暢,來往無期,表示作者想從此徜徉于其間,有樂不思蜀之意。 這首詩仍然是細致刻畫,作者觀察細致,寫景寫情自然而工穩(wěn),表達隨意流暢。值得注意的是,這三首各有側(cè)重,并且時間線安排非常得當。第二首寫微雨中的情事,第三首寫日落傍晚的游覽,一日之間游興已盡,所以下一首就不再寫游覽,而轉(zhuǎn)入寫何將軍。可見杜甫布置次序井然,一毫不亂。 ![]() ![]() 其四 頗怪朝參懶,應耽野趣長。 雨拋金鎖甲,苔臥綠沈槍。 手自移蒲柳,家才足稻粱。 看君用幽意,白日到羲皇。 王和尚簡評 這一首主要寫何將軍逸興。有贊美之意。 首聯(lián)含因果關(guān)系,是流水對。作者疑惑何將軍為何懶于朝參,應該是迷戀山野之趣。頗怪,應耽,使得文章跌跌宕起伏。并且以懶朝參來對野趣長,取舍之間表現(xiàn)出何將軍的詩人逸興。并且何將軍朝參懶,而作者求官未果,隱隱有種天涯知己之意。 二聯(lián)有趣。何將軍是武人,但是鎧甲扔在一邊肆意被雨淋,綠沉槍隨意臥在苔蘚之中。也照應上一組詩“將軍不好武”之意。這一聯(lián)總承接“頗怪朝參懶”。 三聯(lián)承接“野趣長”句。主要寫何將軍家事。何將軍親手種蒲柳,稻梁足夠家用??梢妼④姲查e自適,甘于淡泊。這句寫何將軍躍然紙上。 尾聯(lián)贊美不耽富貴,追求幽靜自適。白日句翻用陶淵明“夏日虛間,高臥于北窗之下,清風颯至,自謂羲皇上人”之意。白日羲皇即是:可神游千古,不須高臥也。 這首詩主要寫何將軍,可與上一組第九首詩對看,則更見其妙。 ![]() ![]() 其五 到此應常宿,相留可判年。 蹉跎暮容色,悵望好林泉。 何日沾微祿,歸山買薄田。 斯游恐不遂,把酒意茫然。 王和尚簡評 這首詩敘述臨別之意,總結(jié)收束全篇。并且表現(xiàn)作者矛盾心態(tài),一方面想安于此地,一方面又掛念仕途結(jié)果,所以心情比較復雜。 首聯(lián)直言此處景美,想長宿于此。判者,半也。表達比較直率,也是為下文矛盾心情蓄勢。 二聯(lián)由好臨泉,而聯(lián)想到自己蹉跎將近半生而一事無成,倒落得顏色憔悴,身心俱疲。這是作者自身境況的寫照,此時杜甫已經(jīng)四十歲,但是長安求官一直未果,對此美景難免不發(fā)一浩嘆。 三聯(lián)承接二聯(lián)而寫,沾微祿,有憤慨之意。何日能得到小小官職,就一定要依山買薄田而居。這一聯(lián)流水對,直抒胸臆,表達盼望急切的心情。中二聯(lián)寫此矛盾心情正是在即將離別,并且不舍美景的情況下噴薄而出的。 作者前程未卜,想再游此地恐怕不可能,所以更增茫然之意。給整篇詩都帶上茫然惆悵的色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