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翔的吼書、王冬齡的亂書、邵巖的射書,中國書法爭奇斗艷!看看這幾位書大師的作品,是不是書法的春天就要到了 四方大排臉,膀厚腰亦圓。聲音渾厚而富有磁性,笑容敦厚又略含狡黠。雖然年近花甲,卻渾身散發(fā)著朝氣。曾翔,書法界的一個“另類”。他被視為“丑書”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吼書”視頻在網(wǎng)上廣為流傳,他退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曾轟動一時。 把曾翔的吼叫比擬蔡邕“書者,散也”或懷素“忽而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顯然過于牽強。藝術需要自由表達,作為一種社會壓抑的釋放,也許暗含了時代隱喻。曾翔寫大字狂吼形式無可厚非,只是這種肆意狂叫的行為書寫視頻里總有一片叫好聲伴奏,其瘋癲賣傻的德性非楊瘋子的狷介,過于外露的虛張聲勢帶有一種揮之不去的躁動,很難讓人相信其性情之自然,倒是平添了一份東施效顰、矯揉造作式的粗鄙于丑陋。 王冬齡,現(xiàn)年72歲。因為不斷開拓書法的可能性,獨創(chuàng)的“亂書”而廣受關注。他的“亂書”,有褒有貶,值得商榷。但是,他的楷書確實不容質(zhì)疑地漂亮。 作為林散之、陸維釗、沙孟海等書法大師的弟子,王冬齡在繼承傳統(tǒng)文脈的基礎上不斷探索,試圖在中國書法與當代藝術之間找到契合點。近幾年,精于草書的王冬齡以一種被命名為“亂書”的新穎書體,將中國書法引入了一個嶄新的境界,讓人們感受到水墨書道的玄妙感和震撼力。 有人將王氏“亂書”歸類于抽象繪畫,認為“亂書”類似于波洛克的滴彩畫或者賽·湯布利的涂鴉式書寫。“亂書”具有四個獨有的特性:第一,運筆的功力;第二,水墨的韻律;第三,“造白”的空間;第四,可識(或部分可識)的漢字。這四個特性都來源于書法,因此王氏“亂書”仍應歸類于書法。它是一種呈現(xiàn)繪畫視覺效果的書法。 最近幾天,書法很火,除了曾翔的“吼書”、王冬齡的“亂書”,邵巖的“射書”也火了。 這名男子是誰?所謂的“射書”是藝術還是作秀?他寫的是字嗎? 身穿背心、褲衩、人字拖的邵巖,最惹人注目的是那一大把已全白了的胡子。對于意外的走紅,他覺得有些莫名其妙。這名男子名叫邵巖,出生于1962年,山東人,現(xiàn)為自由職業(yè)。 “草書尤其是狂草,是傳統(tǒng)書法最有表現(xiàn)性的藝術??瑫袝紱]有。但再怎么表現(xiàn),你得拿筆蘸墨再寫,寫完了還得蘸,蘸墨這段時間氣不就斷了嗎?另外你就蘸這一點墨,起、頓、行、轉折,就不斷重復這幾個動作。你還要不斷地蘸墨,里面有好多重復,氣還不通暢。要表現(xiàn)人的情感,一瀉千里、百般纏綿、激情四射,用注射器就解決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