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辰山植物園內(nèi)多個醉魚草品種集體盛開,那或紫或粉、或紅或白的柔美花穗,在形、香、色、韻上均給游客帶來強(qiáng)烈的新鮮感,讓聞風(fēng)而來的蜜蜂和蝴蝶也沉醉其中,流連忘返。 ▲園內(nèi)盛開的大葉醉魚草(@辰山幫看君) 巖石藥用園/新品種園/ 說起醉魚草,可能大多數(shù)人還不是特別熟悉,它并不像百合、月季等大眾花卉那樣深入人心,但近些年,以大葉醉魚草(Buddleja davidii)為代表的優(yōu)良品種已經(jīng)在世界城市園林中廣泛應(yīng)用,它們豐富的花色,良好的抗性、招蜂引蝶的本事讓許多花園主人對之青睞有加。 ▲園內(nèi)盛開的大葉醉魚草(@辰山幫看君) 醉魚草這個名字也非常有趣,看到這個名字可能你會禁不住要問:它真的能醉魚嗎?實(shí)際上醉魚草全株有小毒,將其搗碎投入河中,能使活蹦亂跳的魚兒像喝醉了一樣暫時暈過去,伸手即可捕捉。 關(guān)于醉魚草的描寫,在《本草綱目》中十分生動的描述: 醉魚草南方處處有之,多在塹岸邊作小株生,高者三、四尺。根狀如枸杞。莖似黃荊,有微棱,外有薄黃皮,枝易繁衍。葉似水楊,對節(jié)而生,經(jīng)冬不凋。七、八月開花成穗,紅紫色,儼如芫花一樣,結(jié)細(xì)子。漁人采花及葉以毒魚,盡圉圉(yǔyǔ)而死,呼為醉魚兒草。池沼邊不可種之。此花色狀氣味并如芫花,毒魚亦同,但花開不同時為異爾。 ▲園內(nèi)盛開的醉魚草(@辰山幫看君) 這里所描寫的醉魚草,應(yīng)該就是在我國長江流域以南(華東、華中、華南和西南地區(qū))最為常見的醉魚草(Buddleja lindleyana),它是一種落葉小灌木,高1-3米。莖皮褐色,小枝具四棱。葉對生,萌芽枝條上的葉為互生或近輪生,葉片膜質(zhì),長圓狀披針形。穗狀聚傘花序頂生,花紫色,芳香,花冠長1.3-2厘米,花冠管彎曲,花冠裂片常為4枚;花期很長,從4月可連續(xù)開放至10月。 ▲花管彎曲朝向一側(cè)的醉魚草(@辰山幫看君) 經(jīng)過化學(xué)分析,醉魚草的花和葉含醉魚草甙(buddleo-glucoside)、柳穿魚甙(linarin)、刺槐素(acacetin)等多種黃酮類。花、葉及根可供藥用。此外全株可用作農(nóng)藥,專殺小麥吸漿蟲、螟蟲及滅孑孓等。故醉魚草有閉魚花,癢見消,藥桿子,防痛樹,藥魚子,魚泡草,毒魚草等別名。 中國植物志和FOC將醉魚草屬列入馬錢科 Loganiaceae;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將其單獨(dú)分出醉魚草科,列入玄參目;2003年經(jīng)過修訂的APG分類法又不承認(rèn)醉魚草科,而是將醉魚草屬放入玄參科,可謂歷程坎坷。 ▲醉魚草花穗細(xì)長,花朵排列較稀疏(@辰山幫看君) 醉魚草屬(Buddleja)植物全世界約有100種,分布于美洲、非洲和亞洲的熱帶至溫帶地區(qū)。我國擁有豐富的醉魚草屬植物資源,中國產(chǎn)29種,4個變種,占世界總數(shù)的30%以上,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中南和華東地區(qū),尤以西南地區(qū)最多,其中中國特有種約17種,如云南醉魚草(B. yunnanensis)、大理醉魚草(B. taliensis)、全緣葉醉魚草(B. heliophila)等。 ▲6種醉魚草手繪圖(1.大花醉魚草;2臺灣醉魚草;3大葉醉魚草;4全緣葉醉魚草;5醉魚草;6皺葉醉魚草,圖片來源:www.buddlejagarden.co.uk) 如此豐富的醉魚草資源是其它國家無法比擬的,其中有不少種類在野生狀態(tài)下即表現(xiàn)出很高觀賞價值和較強(qiáng)適應(yīng)性,如互葉醉魚草(B. wardii)、大序醉魚草(B. macrostachya)、皺葉醉魚草(B. crispa)、大花醉魚草(B. colvilei)、大葉醉魚草等,可直接引種栽培利用;有些種類具有很強(qiáng)的抗性,如白背楓(B. asiatica)、蕕葉醉魚草(B. caryopteridifolia)等,可作為抗性育種的親本材料,開發(fā)出低能耗的園林植物。還有些種類可供藥用或用作植物染料,如密蒙花(B. officinalis)可作為黃色染料給食品或布料染色。 ▲早春3月開花的密蒙花(@辰山幫看君) 醉魚草屬植物枝條柔軟多姿,不僅花色豐富,而且一年四季均有花開,如冬季開花的有柱穗醉魚草,早春開花的有皺葉醉魚草、密蒙花,這也是中國醉魚草屬獨(dú)有的一大特色。 ▲大葉醉魚草非常招蝴蝶喜歡(deckandpatio.com) 多數(shù)醉魚草種類在夏秋開花,彌補(bǔ)了夏季少花的不足。多樣的花色和香氣,極易引來蝴蝶、蜜蜂等,故其英文名叫butterfly bush(蝴蝶木),據(jù)研究,僅大葉醉魚草(B. davidii)的訪花昆蟲就有63種之多。中國園林中應(yīng)用的主要有大葉醉魚草、醉魚草、互葉醉魚草(B. wardii)、密蒙花、白背楓等少數(shù)種類。 ▲花穗粗短的互葉醉魚草(@辰山幫看君) 1774年大葉醉魚草被引種到英國,其后歐美育種家通過種間雜交培育出諸多花序碩大、花色多彩的栽培品種。可惜的是,像大多數(shù)花卉一樣,中國對醉魚草屬觀賞植物的研究利用相比國外還差的很遠(yuǎn)。 醉魚草屬觀賞植物因其芳香美麗的花朵、秀麗的葉片和優(yōu)雅的株形,再加上病蟲害少,耐修剪、管理粗放和繁殖容易等特點(diǎn),已成為植物園、私家庭園和街道綠地中植物造景必不可少的香花灌木,可豐富園林季相景觀; 此外將不同的種類和品種的醉魚草搭配種植,也可形成四季均有花可賞的專類香花園。有些醉魚草屬的品種還是優(yōu)良的切花材料。 ▲觀賞價值極高的大葉醉魚草(@辰山幫看君) 目前綠地中應(yīng)用最多的為大葉醉魚草,小枝外展而下彎,圓錐花序(直花系),花序長約40cm,花有紫色、藍(lán)色、粉色、白色、黃色等多種?;ǘ湎銡鉂夂?花期5-9月;葉色灰綠,葉背白色,也是區(qū)分醉魚草的重要特征。 ▲雜交培育的醉魚草黃花品種(Buddleja x weyeriana) |
|
來自: cxag > 《花鳥動植物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