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以“吃”為文化的武漢人來說 大部分人是靠著美食的味道記憶著每一條街道 街頭巷尾,數(shù)以萬計的美食老店 在每個吃貨眼里都是一劑撫慰心靈的良藥 一元路介于沿江大道與中山大道之間 因為直通江岸一碼頭,故取名“一元路” 有“一元復(fù)始,萬象更新”之義 這里不僅藏著武漢老街巷的人間煙火 更有驚艷味蕾的美食老店 今天,小味就讓你僅憑味覺 也能記住一元路這家燒餅店或許是大多數(shù)人對一元路的第一印象。燒餅有怪味、甜味、辣味三種。烤好之后又焦又脆,便宜實在,這一火,就是好幾年。 與其他家的燒餅不同,餅里并沒有包裹餡料。老板在揉面的時候就會刷一層自制的餡料,烤出來的餅帶有他家獨特的香味。烤好后,會在燒餅上刷上一層醬汁,最后點綴一撮白糖,這怪味兒燒餅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人均:3元 地址:一元路4號(近一元路車站) 在坤厚里的門口,有著一家極有“個性”的小店,專做街坊生意,老街坊一吃就是20多年。 這家小店沒有名字,每天下午4點開門。炒粉炒面炒飯、熱鹵涼鹵煨湯應(yīng)有盡有。一碗炒飯一碗排骨湯,再配點他們家的鹵菜,這個宵夜,齊活! 客家甜品講究的是天然食材的精致料理,舌尖上的妙趣與滋補是對客家食文化最經(jīng)典的演繹。桃膠、皂角米、蓮子、松仁制作出的甜品,以二十四節(jié)氣命名,是中式甜品最講究、最古法的味道。 一份普通的龜苓膏,里面所有食材全部使用中藥材獨家秘制而成。淡淡的苦味中帶著粒狀的中草藥。若是覺得原味略苦,搭配蜂蜜、水果醬、煉乳都是極好的。 作為一家客家甜品店,雙皮奶自然是其主打的招牌,曾有外地的游客一度任性的飛過來,只為他家的一口雙皮奶。奶是定制的,入口微甜不膩,特定的配方及比例,每天售完即止,想要吃可能得趕早。 人均:26元 地址:勝利街一元路公交站勝利街194-3號 雖說是外賣店,但這里的三文魚、鰻魚、蝦一應(yīng)俱全,店家在食材上選用的雖是東北米,但搭配自調(diào)壽司醋,口感上更是大有提升。每枚壽司都獨立包裝帶條形碼,包裝的小盒子簡直萌萌噠好。 店址就在一元路燒餅旁邊,壽司店每天就出品不算太多,傍晚時分就會被學(xué)生黨掃光,所以想吃到記得要趕在放學(xué)前去吧! 人均:19元 地址:江岸區(qū)一元路4號 要說這家的徽州湯包家,乍一看就比別處的個兒大。每每還不到飯點的時候,店里就陸陸續(xù)續(xù)坐滿人了,一籠湯包,實實在在的十個,湯鮮味美,讓人欲罷不能。 湯包油少湯鮮,是女生們最愛的清淡口味。店里還有冷凍好的湯包出售,帶回家只需蒸上十分鐘就好,足不出戶也能享用美味。 人均:7元 地址:1元路24號 這大概就是武漢人的口音,才會把燒麥叫做“燒梅”。 還沒走進店里,就能聞到濃濃的胡椒香氣。點一份皮薄餡足的燒梅,就著一碗解膩清香的花紅茶,日子還可以過得更悠哉嗎? 人均:10元 地址:一元路7號鋒尚時代大廈一樓 開了好多年的小館子,酸菜魚當然是必點的。食材新鮮、酸菜味正,每一份都是從廚房直接上桌,魚片嫩滑、咸香酸辣。 川味涼粉也是讓人念念不忘。把純豌豆制成的涼粉切成細條狀,成條不爛,軟而不斷,加入辣椒油、鮮辣椒末、蔥蒜等調(diào)料,十幾種佐料全部裹在上面,讓你每一口都被美味擊中! 人均:60元 地址:中山大道1174號 盜墓小說風(fēng)格一般的店名,24小時不打烊,即使在周圍一片寂靜黑暗午夜時分他們家也亮著燈。兩層小樓的面館古典氣息濃郁,里面放著中式古樸的那種桌子和長條板凳,讓人忍不住想喊一聲“小二,上菜”。 小館里主打云貴口味,味道較重,還是很適合武漢人的胃口的。千刀鴨面是招牌,面里加了雞蛋黃和鴨蛋清,爽口彈牙。鴨絲炒面也不錯,面條勁道,鴨絲很大塊很實在,再配上幾小碟涼菜,蒜苔絲,海帶絲,別有風(fēng)味。 人均:23 地址:江岸區(qū)一元路公安路口(近16中學(xué)) 米國煲仔飯,一個“米”字打頭陣,強調(diào)了這里的煲仔飯選用的大米一定是日常比較少見的大米品種。 這里有武漢首創(chuàng)的芝士煲仔飯,乍一看有點像焗飯。勺子輕輕一挑,芝士遍被拉出長長的一條,吃在嘴里多了一份奶油般的鮮香,讓人食指大動,這樣的搭配果然討了不少年輕人的喜愛。 人均:40元 地址:漢口江灘一元路14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