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一:《西游記》和《西游釋厄傳》 歷史上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一部《西游釋厄傳》,又叫《西游記傳》,編者是朱鼎臣,是百回本《西游記》的簡本,但不好說比百回本哪個更早。 要點二:《西游記》的開頭為什么要講宇宙生成的理論? 《西游記》開頭有一段: 蓋聞天地之數(shù),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且就一日而論:……譬于大數(shù),若到戌會之終,則天地昏繒而萬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歲……邵康節(jié)曰:“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钡酱颂焓加懈傥迩陌贇q,正當寅會,生人生獸生禽,正謂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這段哲學(xué),很多人都知道,講的是宋代邵康節(jié)的“元會運世”說。實際上,從“譬于大數(shù)”開始,后面那一大段,都是抄的是元代吳澄的《答田副使第三書》。 這段其實應(yīng)該就是烘托一種神秘的氣氛用的,和后面的故事沒有什么關(guān)系。 要點三:“傲來國”可能源于泰山 泰山有一座“傲徠峰”,和傲來國命名很相似。 泰山的很多名勝,和《西游記》很相似,比如南天門、曬經(jīng)臺、高老橋等。 要點四:孫悟空的出身故事其實很污 《西游記》的仙石,是受了日精月華才有的仙胎,但在很多民間故事里,說是王母娘娘(女媧、觀音)的例假所化。 其實這說明百回本《西游記》是一座高峰而非全部。 |
|
來自: 無即導(dǎo) > 《李天飛大話西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