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是我國的四大文明古著之一,水滸傳里的很多英雄故事也是我們津津樂道的,其實最大的興趣點都是圍繞在宋江這個人,宋江最后投降朝廷的前因后果,其中的很多的事情依然是我們現(xiàn)在爭論不休的焦點,也正是因為宋江向朝廷妥協(xié),導致了非常多的英雄好漢的下場的凄慘和悲涼。 很多人正是被宋江的江湖豪氣折服,始終一直相信宋江,但是其中也有幾個人是看透了宋江的為人,能夠早早的離開了宋江,避免了自己出現(xiàn)悲慘的下場,我們現(xiàn)在首先想到的一個人肯定就是吳用。雖然說吳用是比較出名的! 宋江 但是其實在這個水滸傳中,還有一個非常厲害的英雄好漢,他也是提前看透了宋江的為人,所以說早早的離開了梁山,而且他是所有離開宋江的英雄好漢當中的第一人,那么這個人是誰?他又因何看透了宋佳的為人?此篇文章為您揭秘。 這個人的名字叫公孫勝,公孫勝優(yōu)缺點比較明顯,優(yōu)點是它是一個非常正直勇敢的人,而缺點是這個人非常的注重功和利,當年正是公孫勝知道了生辰綱的前因后果,于是他就聯(lián)合了當時的托塔天王晁蓋,兩個人一起聯(lián)合把生辰綱給掠奪走了,但是因為事情敗露,當時被官府追殺,兩個人沒辦法被逼上了梁山,到了梁山之后,晁蓋成為了老大,公孫勝排名第三! 公孫勝 公孫勝能夠排名第三,是因為他的這個過程當中,非常的出力、非常的拼,雖然沒有工太大的功勞,但是勞苦功高,從這件小事情也證明這個人是對為了錢財,可以豁出去一切的,這個時候雖然還沒有宋江等英雄好漢,但是當時的梁山勢力也算是不小了,所以公孫勝能夠做到第三把交椅,也應該說是也是有利可圖的,按理說,他在梁山的日子,應該說是非常的好,非常的舒適,但是為什么最后要離開梁山出家當了道士呢? 其實這就是小編開頭所說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宋江,他和宋江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樣的矛盾?為何宋江的為人就打動不了公孫勝呢?請接下來繼續(xù)往下看! 公孫勝 這宋江沒有來到梁山的時候,晁蓋的為人是非常受到已經(jīng)上梁山的人的尊重,很多事情是晁蓋親自主持的,而且執(zhí)行力也非常的強,人人都聽從晁蓋的安排,但是當宋江來了之后,宋江并不愿意聽晁蓋的話,當時的宋江領著梁山的英雄們,把這個黃文彬給殺了,在這件事情上的做法,就和晁蓋的想法背道而馳,公孫勝知道這個事情之后,從這件事情上他看出來,宋江這個人的野心極大,而且比較自私,別人很難猜透宋江的心理想法,所以這個是最令人可怕的! 梁山 自從這之后公孫勝就對宋江時時刻刻提防,后來宋江跟隨晁蓋這些人上了梁山之后,宋江的為人豪爽,以及憑借自己的江湖名聲,身邊很快聚集了一些梁山好漢,更重要的是晁蓋對于宋江也是非常的認可,所以很多事情晁蓋不用管,而是宋江來親自主持,于是慢慢的宋江就成了一把手兒,晁蓋則成了一個有名無實的梁山老大。 而公孫勝在表面上和宋江是比較好,而且稱兄道弟,但是他的心里始終對于宋江有一股陰影,后來晁蓋死了,宋江更加的肆無忌憚,他的野心已經(jīng)完完全全被公孫勝徹底看清楚,公孫勝覺得在梁山上的日子并不好過,而且跟這么一個自私又野心極大的人,很可能沒有好的下場,于是,公孫勝就以回家盡孝為由而離開了梁山,離開了宋江! 方臘 后來我們都知道公孫勝的這個決定,是他最正確的決定,當宋江投靠了朝廷之后,朝廷把宋江這些人作為了炮灰去鎮(zhèn)壓各地的起義軍同行,而當年征討方臘的時候,同為英雄好漢的方臘和同為梁山好漢的宋江,進行了火拼,兩個人的手底下都是英雄好漢云集,最終在征討方臘的時候,梁山好漢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幾乎是折損了一半。 在梁山好漢勝利回朝之后,依然有很多的英雄好漢遭到了朝廷的毒手而被殺害,最讓大家莫過于傷心的就是李逵被朝廷給毒死,相比于這些梁山英雄的下場,公孫勝雖然在深山之中,做了個清閑的道士,但是他最終活到了82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