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曲霉素,你可能聽過,但你并不了解它。 那么,大醫(yī)生就通過它的兩“極”和兩宗“最”讓你深刻認識它,并且會讓你想忘記......都很難!因為它真的很......毒! 黃曲霉素 毒毒毒 第一“極”:1993年,黃曲霉素就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癌癥研究機構(gòu)劃定為1類致癌物,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一種毒性極強的物質(zhì)。 第二“極”:極其少量就致癌。1mg/1kg的黃曲霉素就是致癌計量。 第一宗“最”:在天然食品中,如谷物、豆類等,黃曲霉毒素B1是最為常見的,危害性也是最強的。 第二宗“最”:黃曲霉素裂解的溫度要在280℃以上,是目前所發(fā)現(xiàn)的,穩(wěn)定性最高的真菌毒素。 總之,“毒毒毒”就是黃曲霉素的最大特點。而它,其實就暗藏在我們身邊...... 黃曲霉素喜歡躲在這些地方 1 發(fā)霉的花生、玉米、豆類、谷物等 發(fā)霉的食物,特別是一些淀粉含量高的,比如花生、玉米等,特別容易滋生黃曲霉素,而我們常吃的大米、豆類、薯類,如果變質(zhì)了也會含有黃曲霉素。 另外,由于黃曲霉素很容易繁殖傳播,食物還沒發(fā)霉的部分也會受牽連被污染。 所以,如果玉米有個別顆粒發(fā)霉,最好整根都扔掉,還有,剩菜剩飯有異味也別再吃了。 2 有苦味的堅果 吃到帶有苦味的板栗、腰果、瓜子等,意味著這些堅果已經(jīng)變質(zhì),可能含有黃曲霉素,得趕緊吐掉,并且最好及時漱口,而剩下的也要扔掉。 為了避免浪費,建議購買時,可以買小包裝,保存時要記得密封。 3 小作坊的“土榨油”或自榨油 很多人喜歡土榨的花生油,認為無污染、更健康,于是選擇到小作坊榨,或者用家用榨油機操作。殊不知,可能事與愿違。 如果小作坊的設備清洗不干凈,加之設備簡單,缺少去除有害物質(zhì)的工藝,不能對原料進行挑揀,很多表面完好的花生,實則內(nèi)里有毒。 那么,用了霉變的原料,榨出來的油自然也含有黃曲霉素。 因此,建議到正規(guī)超市選擇有品牌的食用油,吃起來更有健康保障! 4 筷子用太久 筷子本身是不會長出黃曲霉素的,但由于平時吃玉米花生等,食物殘渣會浸漬到縫隙中,久而久之發(fā)生霉變。 那么,如何判斷筷子是否已霉變?你可以觀察一下筷子上是不是出現(xiàn)了非木頭或竹子本色的斑點,如果有,就該換掉了! 因此,為了避免黃曲霉素產(chǎn)生,清洗完筷子要及時晾干,最好3-6個月就要換一次,不要想著用到壞再換。另外,用不銹鋼材質(zhì)的筷子也是比較好的。 該拿黃曲霉素怎么辦 黃曲霉素如此之毒,卻就游走在我們?nèi)粘I钪?,如何才能消除、避免此毒物?/span> 1 對于已發(fā)霉的食物,堅決扔掉 很多人為了不浪費,發(fā)霉的食物還舍不得扔掉,認為清洗一下,高溫加熱后,即可繼續(xù)食用。 這一定是不行的!首先,黃曲霉素的主要成分只能溶解在油脂里,也就是說簡單地在水中清洗,是沒有辦法去除黃曲霉素的。 再者,黃曲霉素是極其耐高溫的,要想消除黃曲霉素,溫度必須超過280℃。 所以,對待發(fā)霉的食物,只有一種解決方式:毫不猶豫地扔掉! 當然,也不要再拿它們喂養(yǎng)動物。如果動物吃受到黃曲霉素污染的食物,毒素也可能進入肉、蛋中。 2 加點料去毒 食鹽對黃曲霉素有中和降解的作用,可消除食用油中大約95%的的毒素。 因此,在油加熱了之后,先加點鹽,攪拌10-20秒。如果在菜肴中添加蔥、姜、蒜等,去除黃曲霉素的效果會好! 3 多吃綠色蔬菜 研究表明,葉綠素能有效抑制人體對黃曲霉素的吸收。所以,平時多吃點菠菜、苣菜,西蘭花,生菜等,對于抵抗黃曲霉素是很有幫助的。 4 “存糧”要保管好 保存食物的時候要密封,然后它們放在通風干燥處,特別是一些米面類的千萬不要放在潮濕的地方,以防發(fā)霉。 此外,霉菌在低溫條件下繁殖速度比較慢,因此可以把食品放到冰箱中。但即使放置冰箱中也是有保質(zhì)期的,不能放太久,新鮮著吃當然是最好的。 5 黃曲霉素克星——山蒼子 山蒼子中含有一種芳香油,即檸檬醛,這是一種十分活潑的化學物質(zhì),進入人體后,會與黃曲霉素發(fā)生反應,分解,幫助人體排出黃曲霉素。 那么,怎么吃山蒼子比較好?可以用山蒼子花搭配桑葉、馬齒莧,泡杯花茶,對人體很有好處! 也可以用山蒼子的根和肉類一起燉湯,不僅味道鮮美,還能去膩解毒。 大醫(yī)生溫馨提示,黃曲霉素雖是劇毒,但如果沒有連續(xù)攝入,一般也不會在體內(nèi)積蓄。 每次攝入后,大約1周,會通過呼吸、尿、糞等,將大部分毒素排出體外。而且,如果你能做好以上幾點,黃曲霉素自會離你遠遠的! 奔走相告, 擺脫毒物黃曲霉素,從分享開始, 讓你的家人朋友們不再受此“毒”害! 點個贊,再走~ 更多知識 ![]() ![]() ![]() ![]() |
|
來自: 田園漫步168 > 《食療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