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標叔幫剛開始自學日語的同學整理了幾條學習小建議,從開始學習就注意這些問題,對以后的日語學習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起來看看吧。 一:背誦五十音圖時,不要忽略片假名 你能很快讀出片假名并判斷含義嗎? 初學者接觸的標音往往都是平假名,但一定也不能忽視了片假名的學習。 因為日語中的外來詞多用片假名來表達,所以片假名的讀法和寫法都要記牢,這樣以后看到比如スマート、イノベーション的時候,才能快速反應過來該怎么讀,進而理解所表達的意思。 二:注意日語發(fā)音口型的大小 日本人發(fā)音大多是小口型,中國人日常發(fā)音口型要大很多。也就是為什么日語給人一種很含蓄溫和的感覺。 有時候甚至會感覺日本人說話嘴都不怎么動。大家在初入門的時候發(fā)音也要注意,嘴型不要太大,小一些,扁平一些,才能發(fā)出更好聽的日語。 三:從開始學習就要留意日語單詞的音調 因為在日語中,同樣的假名,音調不同,意思也不一樣,比如雨あめ是一調,糖あめ是零調。類似的還有花和鼻子的發(fā)音等。 所以在一開始學習日語時,就注重音調,能很大限度避免日后音調成為困擾的情況。 在大家學習的標日書中,標出了每個單詞的音調,非常一目了然。 四:日語漢字和中文漢字的書寫不同 注意圖中出現(xiàn)的中文字,和漢語的字寫法不同 日本應該是中國人旅游障礙最小的國家了,畢竟即使你不懂日語,也能根據(jù)中文漢字猜出個大概意思來。 但是對于日語學習者,寫日語中的漢字時,可一定要注意,日語漢字和中文漢字的書寫有細微的差別,大家要多多留心。 比如,“步”的日語寫成“歩”、“黃”的日語漢字是“黃”、“彥”是寫成“彥”等。 大家一定要一開始就養(yǎng)成好的習慣,不要寫錯。 五:一樣的漢字,意思卻不同 圖中可不是娘的結婚,而是女兒的結婚 上面說了根據(jù)漢字可以猜出大概意思,但是看見漢字也不要太想當然,不然會鬧出大笑話的。 日語中有很多漢字意思是跟我們使用的意思完全不一樣的。比如日語中的“手紙”是書信的意思;“大丈夫”是沒關系、不要緊的意思;“娘”是女兒的意思等。 看見這些單詞要著重記住他們的意思,才能掌握正確的日語表達。 六:準備一本紙質的日中字典 有條件的話購入一本紙質的國語字典。 選擇紙質的而不是電子詞典,是因為在學習日語的時候,遇見不會的單詞多翻字典,碰巧看到的或者感興趣的別的單詞也能順便記一下。 電子詞典雖然方便,但是大多是沖著答案直接去,少了很多發(fā)散的機會。 當然,如果經濟允許,兩個都常備,學習起來更方便。 以上就是標叔給大家推薦的學習日語需要注意的小技巧了,開始學習的時候就樹立這種意識,隨后的能少走彎路,日語學習之路更順暢。 大家還有什么疑問或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可以在文末留言提出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