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衛(wèi)八處士 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fā)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zhí),問我來何方。 問答乃未已,兒女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⑴衛(wèi)八處士,名字和生平事跡已不可考。處士,指隱居不仕的人;八,是處士的排行。 ⑵參(shēn)商,二星名。典故出自《左傳·昭公元年》:“昔 高辛氏有二子,伯曰 閼伯,季曰 實沉。居於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后帝不臧,遷閼伯於商丘,主辰, 商人是因,故辰為商星。遷實沉 於大夏,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鄙绦蔷佑跂|方卯位(上午五點到七點),參星居于西方酉位(下午五點到七點),一出一沒,永不相見,故以為比。動如,是說動不動就像 ⑶蒼,灰白色。 ⑷訪舊句,意謂彼此打聽故舊親友,竟已死亡一半。訪舊,一作“訪問”。 ⑸對“驚呼熱中腸”有兩種理解,一為:見到故友的驚呼,使人內心感到熱乎乎的;二為:意外的死亡,使人驚呼怪叫以至心中感到火辣辣的難受。驚呼,一作“嗚呼”。 ⑹成行(háng),兒女眾多。 ⑺“父執(zhí)”詞出《禮記·曲禮》:“見父之執(zhí)?!币饧锤赣H的執(zhí)友。執(zhí)是接的借字,接友,即常相接近之友。 ⑻乃未已,還未等說完。 ⑼“驅兒”一作“兒女”。羅,羅列酒菜。 ⑽間,讀去聲,攙和的意思。黃粱,即黃米。新炊是剛煮的新鮮飯。 ⑾主,主人,即衛(wèi)八。稱就是說。曹植詩:“主稱千金壽?!?/span> ⑿累,接連。 ⒀故意長,老朋友的情誼深長。 ⒁山岳,指西岳華山。這句是說明天便要分手。 ⒂世事,包括社會和個人。兩茫茫,是說明天分手后,命運如何,便彼此都不相知了。極言會面之難,正見令夕相會之樂。這時大亂還未定,故杜甫有此感覺。根據(jù)末兩句,這首詩乃是飲酒的當晚寫成的。 世間上的摯友真難得相見,好比此起彼落的參星與商星這兩個星宿。 詩人的輝煌背后往往凝聚著辛酸與苦難,杜甫的詩歌為何如此驚艷?他人生的春天又在哪里呢?系列節(jié)目《詩歌里的春天》第二集——《夜雨剪春韭》。 大唐王朝成就了中國詩壇一個個偉大的名字,王維、李白、杜甫、白居易,這一個個如雷貫耳的大詩人在人世間留下無數(shù)絢麗華章,也共同創(chuàng)造了中國古典詩歌一個輝煌的春天。這些大名鼎鼎的詩人,有的傲岸不羈,有的瀟灑浪漫,有的空靈飄逸,有的憂思深沉,他們中間數(shù)杜甫的的人生命運最為坎坷。大唐王朝剛剛迎來“開元盛世”的輝煌,“安史之亂”的魅影便接踵而至,杜甫的滿腔報國之情還未開始,便接連遭遇家國之難,在風雨路上,他一直在苦苦地尋覓和等待,國家的未來究竟在哪里?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在數(shù)不盡的痛苦折磨之后,苦難的經(jīng)歷在詩人的心里不斷發(fā)酵,最終釀成了一首首感人肺腑的偉大詩篇,那么杜甫究竟是如何用筆來傾訴衷腸的,他能等來屬于自己的事業(yè)的春天嗎?中南大學楊雨教授帶您步入溫馨浪漫的春日里,為您精彩講述系列節(jié)目《詩歌里的春天》第二集——《夜雨剪春韭》。 公元755年12月16號,也就是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初九,平盧、范陽、河東三鎮(zhèn)節(jié)度使安祿山起兵叛亂,發(fā)動了長達七年多的“安史之亂”,這個重要的歷史事件成為了唐朝命運的一個轉折點?!鞍彩分畞y”爆發(fā)的時候啊,唐玄宗已經(jīng)是古稀暮年,早已經(jīng)無心政事的他,在叛亂發(fā)生的時候是毫無抵抗之力,只能帶著心愛的楊貴妃倉皇逃出長安,又在馬嵬坡這個地方啊,遭遇了兵變,不得已賜死貴妃,逃亡蜀地避難?!鞍彩分畞y”不僅是改變了唐玄宗和唐朝的命運,同時也改變了一位偉大詩人的命運,他就是杜甫。“安史之亂”爆發(fā)以后,杜甫也是挾帶著妻室兒女,跟隨著潮水般的難民逃出長安,一直逃到鄜州城北的羌村,他才將妻室兒女暫時安頓在那里。 756年8月,杜甫聽說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這就是歷史上的唐肅宗,并且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聽到這個消息之后,杜甫立即決定只身北上,要去投奔唐肅宗,要效命國家,可是在北上的這個路途當中,他又不幸被叛兵俘虜,押解到了當時已經(jīng)淪陷的長安。不幸中的萬幸是,當時的杜甫一無高官,二無盛名,所以叛軍都不怎么認識他,看管也就比較松懈,一直到第二年,也就是757年的4月,杜甫終于瞅準一個機會,逃出了長安,并且他冒著隨時都有可能被再次俘虜?shù)纳kU,一直逃到當時唐肅宗駐蹕(駐蹕([zhu bi]),意思是皇帝后妃外出,途中暫停小住或帝王出行時,開路清道,禁止通行。泛指跟帝王行止有關的事情。)的鳳翔。當他穿著千瘡百孔的破衣爛衫,容顏憔悴、狼狽地出現(xiàn)在唐肅宗面前的時候,連唐肅宗都被他的耿耿忠心大為感動,當時就任命他為左拾遺。 好不容易歷經(jīng)這個千辛萬苦,才有了落腳之地的杜甫,還沒有來得及安頓下來,很快就被唐肅宗給疏遠了,為什么呢?因為杜甫居然不知天高地厚,為平叛失利而被貶官的宰相房琯(房琯(697年-763年),字次律,河南(今河南偃師)人,唐朝宰相,正諫大夫房融之子。房琯是弘文生出身,歷任校書郎、馮翊縣尉、盧氏縣令、監(jiān)察御史、睦州司戶、主客員外郎、主客郎中、給事中、宜春太守、太子左庶子、刑部侍郎,賜爵漳南縣男。安史之亂爆發(fā)后,房琯隨唐玄宗入蜀,拜吏部尚書、同平章事。唐肅宗靈武即位,房琯前去投奔,深受肅宗器重,委以平叛重任。但他不通兵事,又用人失誤,結果在陳濤斜大敗而回。后來,房琯在賀蘭進明、崔圓等人的進言下,逐漸被唐肅宗疏遠,而他自己又喜好空談,最終被罷為太子少師。長安收復后,房琯進封清河郡公,不久因結黨被貶為邠州刺史,后歷任太子賓客、禮部尚書、晉州刺史、漢州刺史。763年(廣德元年),房琯被拜為刑部尚書,在赴京途中病逝,追贈太尉。)上疏求情,讓唐肅宗是龍顏大怒,當年八月就讓他離開鳳翔,回鄜州去休探親假去了。 這一系列的國家命運的動蕩,個人命運的跌宕起伏,其實讓杜甫是有一些心灰意冷的,尤其這年冬天,杜甫去洛陽看望一個老朋友。戰(zhàn)亂帶給國家的滿目瘡痍還沒有來得及平復,叛軍還在繼續(xù)作亂,而南下的回紇兵又開始大肆的侵略掠奪。這一切,杜甫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他應該說是沉痛的感受到戰(zhàn)亂給這個國家和人民帶來的深深的痛苦,那杜甫自己這個時候的狀況又怎么樣呢?759年,也就是乾元二年的時候,杜甫呢是48歲。48歲這樣的年齡,對我們當代人來說,應該是正當如日中天的壯年,可是杜甫——飽經(jīng)喪亂的杜甫,這個時候已經(jīng)是鬢發(fā)蒼蒼,而且是百病纏身。 杜甫就是在這樣一種低沉的心境之下,拖著疲病交加的、衰老的身體離開洛陽,就在他準備返回華州,途經(jīng)奉先的時候,一次意外的老友重逢,催生了杜甫的經(jīng)典名篇《贈衛(wèi)八處士》。 今夕是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fā)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男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zhí),問我來何方。 問答乃未已,兒女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這位老友姓衛(wèi),排行第八,因為一直隱居不仕,所以杜甫稱他為衛(wèi)八處士。衛(wèi)八雖然是一直隱居在寂寄無聞的小山間,但是他當時包括杜甫在內的很多一流大詩人都有很密切的來往。從詩當中的“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我們可以看出,杜甫跟衛(wèi)八處士已經(jīng)有二十來年沒有見面了。二十年,我們可以想想看,即便是對于正常流逝的歲月光陰而言,二十年都有可能發(fā)生太多太多的滄海桑田,何況他們分別的這二十年,還是大唐王朝國家命運和杜甫的個人命運在跌宕起伏的20年。所以20年之后,老友的意外重逢,才讓杜甫感到格外地珍貴,也格外地溫暖。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參”與“商”是兩大星宿,參星與商星一早一晚、一東一西,一升一落,永遠不可能同時出現(xiàn)在天空當中。(“昔 高辛氏有二子,伯曰 閼伯,季曰 實沉。居於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后帝不臧,遷閼伯於商丘,主辰, 商人是因,故辰為商星。遷實沉 於大夏,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譯文:高辛氏有二子,大的叫閼伯,二的叫實沈。他們原來一起住在曠野里,整天打架,互相征伐。帝嚳沒有辦法,只好把閼伯遷于商丘,讓他管理東方的那顆星星--大火星,也叫辰星、商星;遷實沈于大夏(今山西太原),去管理參星。從此,兄弟二人各居一方,永不能相見了。這顆商星和參星位于天文學上的黃道的東西兩端。每當商星從東方升起,參星已沒于西方的地平線下;而當參星從東方升起,商星也沒于西方地平線下,二星在天空中絕不會同時出現(xiàn),所以就有了“參商離別”的故事。)在那個音訊隔絕的亂世當中,杜甫和衛(wèi)八就像參星與商星一樣,他們以為永遠都不可能有再見的機會。就因為想象當中絕對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一旦發(fā)生,這個情感的強度才會足以讓人感到震撼。 “今夕是何夕,共此燈燭光?!倍鸥Ωl(wèi)八處士,一個過著奔波流徙、朝不保夕的日子,一個是隱居在深山老林當中,不問世事,他們就像參星與商星一樣,各自沿著自己的軌跡在運轉,本來是不可能見面的。可是,在這樣一個春天的夜晚,他們居然還能夠偷得片刻的寧靜,在同一盞燭光之下來暢談離情別緒。這一切就像夢一樣,顯得那么地不真實。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边@一年杜甫是48歲,按一般的邏輯來推理的話,和他差不多同齡的老朋友應該也都還正常壯年,可是當他和衛(wèi)八一個一個提起他們那些共同熟悉的名字的時候,他們一次一次地驚呼出來,啊,他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或者是,啊,他已經(jīng)在某一場戰(zhàn)爭當中犧牲了,這就是殘酷的現(xiàn)實。所以,當一個一個熟悉的名字像刀子一樣劃過杜甫和衛(wèi)八處士心頭的時候,我們可以感受到血淋淋、赤裸的痛。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边@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畢業(yè)20周年同學聚會,而是九死一生之后幸存下來的巨大的安慰,經(jīng)歷了這一系列乍驚、乍喜、乍悲的情緒的劇烈動蕩之后,杜甫的筆鋒一轉,轉入了比較溫暖而從容地來描述他們這次重聚的場景。 “惜別君未婚,男女忽成行。怡然敬父執(zhí),問我來何方?!爆F(xiàn)在衛(wèi)八處士已經(jīng)兒女成行了,衛(wèi)八不僅自己是一個博學多識的翩翩君子,他調教出來的兒女也一個個是溫文爾雅。他們恭敬地執(zhí)著晚輩之禮,然后關心地詢問遠道而來的客人,主動幫著父親去張羅酒菜。畢竟是亂世,又畢竟是荒僻的小山村,明顯的衛(wèi)八處士家里也很不寬裕,所以他們桌上的酒菜只能是非常簡單而樸素的。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辈四厥侵魅嗣爸€帶著春寒的夜雨剛剛從地里剪下來的韭菜,碧綠碧綠的,新鮮得好像可以掐出水來,剛剛煮出來的摻著黃米的這個米飯也讓人感覺到濃香撲鼻。春酒,黃米飯,這大概是亂世的小山村最普通、最簡陋的農(nóng)家餐桌了,可是在遭遇了一系列奔波亂離的杜甫來看,卻是人間最無上的美味。春天的韭菜,看上去好像只是一味普通的菜肴,但是古人認為呀,春天最鮮嫩可口的蔬菜就是韭菜。還有啊,“春初早韭,秋末晚菘(白菜 時珍曰∶按∶陸佃《埤雅》云∶菘性凌冬晚凋,四時常見,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謂之白菜,其色青白也。)”的說法。南朝啊有一個叫周颙的人,非常地博學,也很受朝廷的器重,可是他一直堅持過著非常簡樸的類似于隱士的生活。有一次文惠太子就問他,你總是吃蔬菜,你吃過的蔬菜里面哪一味菜最美味的?然后周颙就回答說,早春的韭菜,晚秋的白菜,這是兩樣最美味的蔬菜。(《南齊書·周颙傳》:“(周颙)清貧寡欲,終日長蔬食,雖有妻子,獨處山舍。衛(wèi)將軍王儉謂颙曰:“卿山中何所食?”颙曰:“赤米白鹽,綠葵紫蓼?!蔽幕萏訂栵J:“菜食何味最勝?”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時何胤亦精信佛法,無妻妾。太子又問颙:“卿精進何如何胤?”颙曰:“三涂八難,共所未免。然各有其累?!碧釉唬骸八垡梁??”對曰:“周妻何肉?!逼溲赞o應變,皆如此也?!保?/span> 那關于春韭還有一個傳說和杜甫的“夜雨剪春韭”這個描述是相似的。傳說在東漢末年有一位高士叫做郭泰,有一天晚上,他的好朋友范逵突然是不期而至,所以郭泰就冒著春雨親自去地里剪了韭菜,做成湯餅來款待客人(“林宗自種畦圃,友人范逵夜至,自冒雨剪韭,作湯餅以供之?!保?/span>。郭泰也是東漢時期的飽學之士了,所以杜甫啊在這里用“夜雨剪春韭”來形容好朋友衛(wèi)八處士待客的熱誠和殷勤,其實也暗含了對衛(wèi)八處士像周颙這樣的高人雅士一樣的清澈的人格。自杜甫寫下“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這樣的經(jīng)典名句之后,“夜雨剪韭”就成了朋友邀客、待客、勸客的雅稱,或者說是代名詞?!耙褂昙舸壕?,新炊間黃粱?!?48歲的杜甫,原來以為自己早已經(jīng)度過了人生當中的春天,大唐王朝也已經(jīng)永遠地送走了自己的春天,但是沒想到的是,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春夜,他還能夠度過這樣一個淳樸,寧靜溫馨的春雨之夜。 飯煮熟了,這個韭菜的也端上桌了,衛(wèi)八處士殷勤地邀請杜甫在主賓席上就坐,殷勤地勸他多喝幾杯。這不是一般的朋友聚會,可以從從容容地淺斟低唱,然后暢聊別后的這個情緒。劫后余生的杜甫在主人的殷勤勸慰之下,他一連喝了多少呢?“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币贿B就喝了十大杯。杜甫是好喝酒,還酒量大,所以他說“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敝灰檎嬉馇?,十大杯連著喝下去,他也沒有任何醉意。當然“一舉累十觴”反映的不僅僅是杜甫的酒量大,更重要的是他們內心奔涌的情緒的直接反應。烽火亂世當中幸存和重逢都是如此的艱難,誰能知道他們下一次還有沒有再見的機會呢?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痹诮裢淼臅筹嬒嗑壑螅魈煊置媾R再一次的離別。上次一別20年,他們共同熟悉的很多老朋友都已經(jīng)不在人世,而他們這一別之后,是不是又會后悔無期呢?那從意外重逢的驚喜交加到相聚宴飲的溫暖寧靜,再到后會無期的深深嘆惋,這一系列的情緒的跌宕變化,在杜甫的這首《贈衛(wèi)八處士》當中是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而“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币渤蔀檫@首詩流傳下來的經(jīng)典名句。 其實在杜甫59年的人生當中,這未必是他最刻骨銘心的一個春天的夜晚,甚至在我們一般人的印象當中,杜甫好像更加擅長于描寫秋天。比如說他的《秋興八首》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尤其是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更是杜甫悲秋的名句。而且我們考察杜甫的一生,好像他一輩子都沒有過得特別稱心如意的時候,一輩子沒有當過高官,沒有享受過豐厚的俸祿,而且經(jīng)常會陷入到經(jīng)濟困窘的這樣一個狀況,有時候他甚至窮到要和那些平民一起去搶購減價的官米,他的妻子孩子也經(jīng)常是餓得面黃肌瘦。 ![]() 無論個人的生活面臨怎樣的逆境,其實杜甫是一個心里面永遠懷揣著春天的人。如果一定要把一年四季比作是人生的不同階段的話,我倒認為杜甫一生當中至少經(jīng)歷過兩次春天。第一次春天當然是他的青年時代,杜甫是出身于先天元年,也就是公元712年的河南鞏縣。大約在19歲的時候,他離開故鄉(xiāng),開始漫游天下,雖然其間經(jīng)歷過一些比如說科舉不第的挫折,但是那個時候杜甫畢竟還年輕,而且大唐王朝的還處于烈火烹油的鼎盛時期,機會還多得很,所以這一點小的挫折也沒有減弱杜甫對于春天的希望,而且他在洛陽漫游的時候還和他的偶像李白相識、相知、相交。那個時候30出頭的杜甫,甚至浪漫到追隨著李白一起渡過黃河,到王屋山來求仙訪道,他還和李白、高適這樣一些一流的大詩人暢游梁宋,寫下了很多意氣風發(fā)的詩篇。按照杜甫自己的話是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痛飲狂歌、飛揚跋扈,真的是杜甫和李白他們的青春年華的真實而浪漫的寫照。所以說這一段青年時期應該說是杜甫人生當中的第一個真正的春天。 在天寶五載,也就是公元746年,35歲的杜甫再次來到了長安,第二年正好碰上唐玄宗下詔征集天下讀書人,凡是有一技之長的都可以通過考試來破格選拔。當杜甫是信心滿滿地去報名參加考試以后,當時一手遮天的權相李林甫,他非常害怕來自全國各地的這些讀書的士子們啊,以后如果當了官,見到了唐玄宗,就會在皇帝面前把他那些奸惡不法之事都會告訴唐玄宗。所以他就暗中做了手腳,并且向唐玄宗匯報說,陛下圣明,天下的英才都在您的掌握之中,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野無遺賢,民間啊再也沒有遺漏任何一個賢才了,陛下您可以高枕無憂了呀!(“時帝詔天下士有一藝者得詣闕就選,林甫恐士對詔或斥己,即建言:“士皆草茅,未知禁忌,徒以狂言亂圣聽,請悉委尚書省長官試問。”使御史中丞監(jiān)總,而無一中程者。林甫因賀上,以為野無留才?!保?/span>被李林甫這么說,唐玄宗居然也就這么信了,當然我個人以為信不信是另外一回事,反正這個時候唐玄宗已經(jīng)無心政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脆交給李林甫讓他一手遮天去了。那個人仕途連續(xù)幾次遭受挫折,然后在長安連續(xù)幾年的這樣一種滯留,讓杜甫年輕發(fā)熱的頭腦也漸漸地冷靜下來、清醒起來,對于世態(tài)的洞察,讓他看到了這個貌似鼎盛的王朝背后隱藏的深深的憂思。 在天寶十二載,也就是公元753年,杜甫創(chuàng)作了著名的詩篇《麗人行》來描寫長安春天“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這樣的繁華盛景??墒窃谶@樣一種美好春光的背后,隱藏的是權相楊國忠以及像韓國夫人、虢國夫人、秦國夫人她們一種荒淫無度的奢侈生活。因為仗著楊貴妃在宮內的專寵,楊氏兄妹在外面是橫行霸道、不可一世,和“炙手可熱勢絕倫”的楊氏兄妹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在日益艱難困苦的生活當中沉浮的老百姓。 就在天寶十三載,也就是公元754年,長安是秋雨霖霖,然后大片大片的農(nóng)田被淹沒,饑荒遍野,老百姓流離失所??删褪窃谶@樣的情況之下,權相楊國忠居然還指使人專門帶了幾株顆粒很飽滿的稻谷呈給唐玄宗看。就對皇帝說,陛下,您不用擔心啊,今年秋天長安的雨水雖然是比往年多了一點,但是呢你看農(nóng)田沒有受到什么影響,老百姓啊還是會迎來一個豐收年,陛下,您就放心吧。楊國忠這么說,唐玄宗居然又這么相信了,從此朝廷里面沒有一個人敢提抗災救災的事兒。 花落了還會再開,春天走了還會再回來,但是杜甫是無比清醒又無比痛心地看到,大唐的春天已經(jīng)是風雨飄搖了。而杜甫自己呢也窮的是沒有辦法養(yǎng)活一大家老小,他只能先把這個妻室兒女送到奉先去居住。可是等到第二年底,也就是天寶十四百十一月份的時候,當他再返回奉先去探望家人的時候,還沒進門就聽到家里的嚎啕大哭,原來他最小的兒子因為饑餓居然夭折了。而幾乎與此同時,安祿山起兵叛亂,發(fā)起了“安史之亂”,也宣告了大唐春天的終結。那可以想象,經(jīng)歷了這個幼子夭折、國家殘破的慘痛,在烽火不斷的歲月當中,杜甫的內心是何等地凄愴。所以在這樣一種饑寒交迫的戰(zhàn)亂歲月當中,他還能夠突然邂逅這樣一個春天的夜晚,“今夕是何夕,共此燈燭光?!蹦軌蚝褪⒍嗄甑暮门笥言跍嘏臓T光之下暢敘離情,來享受一回“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钡臏剀昂蜏仫枺@對于杜甫來說無疑是一次難得的、珍貴的精神享受。這一夜與衛(wèi)八處士的久別重逢,不僅是烽火連天的歲月當中一次溫馨的關于春夜的回憶,也無意當中開啟了杜甫人生當中的第二個春天。 就在這一年的春天,杜甫告別衛(wèi)八處士,回到華州之后,因為對政局的深深地失望,杜甫主動辭去了華州司功參軍的職務,再次帶著一家老小開始了奔波流徙的這樣一種生涯。一直到這年年底,也就是公元759年的年底,他來到了成都,在浣花溪畔,修筑了一處草堂,然后很多親朋好友都資助他,然后在草堂周圍也種植了不少的花草果木。流亡多年的杜甫一家在成都浣花溪邊的杜甫草堂,終于迎來了一段溫暖和寧靜的歲月。就在上元元年,也就是公元760年的春天,輕蔭蔽日,百花盛開,無數(shù)蜻蜓在杜甫草堂附近是飛來飛去,連燕子都來到草堂屋檐下來修筑新巢,一切都是那么地生機勃勃。那在這五年草堂居住的時期,杜甫一共是創(chuàng)作了430首詩歌,占到杜詩總集的三分之一以上,也就是說杜甫草堂時期不僅僅是杜甫人生當中的又一個春天,也是他詩歌創(chuàng)作的又一個春天。 ![]() 在成都草堂時期,他寫了很多描寫美好春光的詩篇,比如說那首著名的《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讲辉壙蛼?,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吓c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馀杯?!边@首《客至》也是寫老友重逢,那和當年《贈衛(wèi)八處士》老友重逢,我們可以看到這兩首詩的情緒是完全不同的。同樣是與好友對飲,《贈衛(wèi)八處士》的整體的情緒是比較沉痛、比較低沉、比較暗淡的,可是這一首《客至》呢,卻好像是處處洋溢著明媚的春光。我們可以看到在杜甫草堂時期的詩人,他的心情是比較愉悅的,看舍南舍北皆春水都是春水。春天來了,春波蕩漾,沒有喧囂的人生,只有群鷗每天自由自在地棲息在水邊,就像他的多年的老朋友一樣,自在舒坦。而今天即將到訪的朋友呢,其實還不是一個一般的朋友,而是當?shù)氐囊晃豢h令,姓崔,那崔縣令在杜甫成都居住的時期也給過他不少的關照,可即便是一位貴為一縣父母之官的縣令,杜甫也沒有說這個貴客要來,他非常地緊張。 “花徑不曾緣客掃,”春天的落花灑滿了這個小路,也沒有專門去打掃它。“蓬門今始為君開”,本來一直緊閉著的蓬門因為客人的來臨而敞開著?!氨P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草堂居住時期的杜甫,生活依然是相對貧窮的,所以他也沒有大魚大肉、沒有山珍海味去招待即將來臨的這個貴客崔縣令,只有簡簡單單的兩三個農(nóng)家小炒,酒呢也沒有新釀的新酒,只有陳年的老酒。但是啊,物以類聚,主人是這么地灑脫豁達,那來訪的朋友崔縣令也是一樣的平易近人。“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眱蓚€人喝著酒,酒興來了還隔著籬笆墻把鄰居那個普通的老翁喚過來一起喝,把剩下的酒一飲而光,賓主盡興。可以看出來,在《客至》這首詩當中,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的五年時光,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是何等地默契、融洽和和諧。 這樣的春天啊,杜甫在成都的草堂,經(jīng)歷了不止一個。在上元二年的春天,杜甫還寫下了一首,婦孺皆知的名作《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比ミ^成都的朋友可能都會有過這樣的體會,我是多次去過成都,一個很深的印象是,成都經(jīng)常是傍晚或者是晚上的時候下雨,杜甫的筆下也是如此?!半S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毕铝艘徽沟挠辏甓枷峦噶?,到第二天早晨起來一看,雨已經(jīng)停了,但是呢花兒都盛開了,花瓣上還點綴著這個溫潤的雨露,一派嬌艷明媚的美好春光怎么會讓人不心生喜悅呢? 同樣是夜雨,《贈衛(wèi)八處士》的“夜雨剪春韭”是劫后余生的老友重逢帶來的悲喜交加,而在成都草堂時期,“好雨知時節(jié)”則蘊含著杜甫對于美好生活、對于國運復興的殷切的期盼。在成都的五年,杜甫度過了相對美好而寧靜的一段時光,期間,他的好朋友嚴武曾經(jīng)兩度鎮(zhèn)蜀,對杜甫也是關照有加,甚至還向朝廷薦舉杜甫為節(jié)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這也是杜甫一生當中擔任過的最高官職,所以我們還會稱杜甫為杜工部嘛。 永泰元年,也就是公元765年4月,嚴武去世,杜甫呢也離開了成都,再次開始了人生當中的又一次奔波。五年的草堂生涯,雖然時不時也還會被貧寒所逼迫,但是成都畢竟留下了他太多關于春光的美好的詩句,也永遠地留下了他詩歌創(chuàng)作和人生的第二春,一直到今天,每一個去成都的外地游客可能都還會去朝拜天下讀書人心目當中的一個圣地,那就是杜甫草堂。 從“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钡那甏禾?,到“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的上元二年春天,杜甫經(jīng)歷了大唐國勢傾頹、個人命運沉淪漂泊的人生低谷,但是也迎來了寧靜家居、安享日常情趣和美好春光的五年成都草堂生活。對于一生都不曾停止過憂國憂民的詩人杜甫而言,不管季節(jié)停留在何處,不管他個人是身處順境還是逆境,他的內心深處會一直珍藏著“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的真摯的情誼,也一直都不曾喪失過“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钡膶τ诖禾斓恼媲械钠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