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說《封神榜》、《聊齋志異》中,都為我們講述了狐貍修煉成仙的種種傳說,如今,隨著文學(xué)作品、影視劇等廣泛描繪,狐仙可謂是家喻戶曉,眾所周知,而在正一派祖庭龍虎山天師府內(nèi),就有一座狐仙堂! 看到這里,一定會有朋友奇怪,狐仙在電視劇里面好像都是反面人物啊,不是專門和道士斗法的嗎?怎么在道士的大本營里居然還會有狐仙?難道這只狐仙代號風(fēng)箏? 實際上,這是一段天師慈愛萬物的故事。 話說北宋崇寧某年的三月,春去冬來,天師府內(nèi)一片祥和。三十代天師虛靖公正在府內(nèi)靜坐,天空中突然響起一聲巨雷,接著就是烏云滾滾,電閃雷鳴。 虛靖天師正要掐指一算,忽然一位黃杉女子顯現(xiàn)在天師面前,邊拜邊哭,嘴里念叨著“真人您救救我”。 原來這個黃杉女子就是一位狐女,將有一劫,所以天降雷電,但因她腹中懷有胎兒,不敢應(yīng)劫,便來求天師護佑。 渡雷劫 虛靖天師在了解狐女的情況后,心想:“天生萬物,均為生靈。盡管狐女為異類,但她腹中狐嬰不應(yīng)受到株連。如果我能度化狐女,讓她從善,不也是一件義舉嗎? ”。 于是,虛靖天師和狐女約法三章:第一要持齋,不許殘害其他生靈;第二要擇地隱居,不得騷擾百姓;第三要受戒人道,早晚誦經(jīng),從善如流,為百姓做好事。 狐女答應(yīng)了虛靖天師,并起誓“如有違抗,甘愿受死”。 見狐女很有誠意,虛靖天師便焚香發(fā)表,啟奏上蒼,講明了狐女前世今生甘愿受戒并盟誓等情況。不一會兒,天空又恢復(fù)晴朗,呈現(xiàn)出一派碧空萬里春意盎然的景象。 狐女千恩萬謝辭別虛靖天師后,從此便隱居起來,以野果等為食,安心修道,而且為了感恩虛靖天師護佑,狐女協(xié)助后代天師做了很多好事。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真人頒下法旨:'百余年來,狐女對吾道貢獻良多,已成仙果,天師府內(nèi)可為其塑金身以祀',自此,道教正一祖庭龍虎山天師府內(nèi)便有了我們今日仍可以看到的'狐仙堂'。 狐仙堂內(nèi)狐仙神像 如今,這段佳話始終流傳在道教徒中。 南華真人告訴我們,“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也就是世間萬物玄同,彼此應(yīng)平等相待,如今人類社會,放眼全球,動蕩不斷,如果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甚至不同生靈之間都能和諧共處,我們就會擁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