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十年(公元249年),魏太傅司馬懿趁大將軍曹爽陪同魏帝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掃陵之際,起兵政變并控制京城,史稱高平陵之變。這次政變后,曹魏的軍政大權(quán)落入了司馬懿手中,而曾經(jīng)權(quán)傾天下的大將軍曹爽則成為了階下之囚,這位被大司農(nóng)桓范怒斥為“蠢豬笨狗”的大將軍此時還夢想著保留爵位做一個富家翁來以終天年??伤抉R懿不會給他這個機(jī)會,不到一個月后,曹爽就因意欲謀反被誅滅三族,他的同黨丁謐、何晏、鄧飏等皆被誅滅三族。掌握大權(quán)后,司馬氏父子先后又平定王淩、令狐愚和毌丘儉、文欽的兩次叛亂,并殺了意圖推翻司馬氏的李豐與夏侯玄等大臣,司馬師更是強(qiáng)行廢黜曹芳而改立高貴鄉(xiāng)公曹髦為帝。這樣的所為引起了征東大將軍諸葛誕的強(qiáng)烈不滿,不久后在淮南起兵討伐司馬氏。 諸葛誕,字公休,漢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后,是蜀漢丞相諸葛亮的族弟?!妒勒f新語》記載: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并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諸葛誕初以尚書郎被任命為滎陽令,后遷升為御史中丞、尚書,并與散騎侍郎夏侯玄等人交好。曹芳繼位后,大將軍曹爽輔政專權(quán),任用夏侯玄等人,讓諸葛誕出任揚州刺史,加昭武將軍。高平陵之變后,曹爽被誅滅三族,其后太尉王凌與兗州刺史令狐愚發(fā)動的叛亂也被司馬懿平定,王凌兵敗自殺而死。諸葛誕升任鎮(zhèn)東將軍,假節(jié)都督揚州諸軍事,封山陽亭侯。緊接著,揚州刺史文欽、鎮(zhèn)東將軍毌丘儉起兵壽春討伐司馬師,毌丘儉起兵的時候,曾經(jīng)寫信給諸葛誕,要諸葛誕一起響應(yīng),但諸葛誕卻非常果斷地斬殺了毌丘儉的使者,并昭告天下。毌丘儉、文欽之亂被平定后,諸葛誕轉(zhuǎn)任征東大將軍,封高平侯。隨著昔日的好友鄧飏、夏侯玄等先后被誅殺,諸葛誕心中十分不安,又不滿司馬氏兄弟擅權(quán),陰養(yǎng)死士以自保。 甘露二年(257年),司馬昭升諸葛誕為司空,召其入朝,這一決定成為了逼反諸葛誕的致命一擊。他懂這是什么意思,也懂這意味著什么,這是在架空他的兵權(quán),來日他為魚肉,人為刀俎。于是,諸葛誕反了,征集淮南將士起兵據(jù)守壽春,把兒子送到東吳做人質(zhì)請求支援。按說諸葛誕的兵力有十八萬人,加上東吳各路援軍,占盡地利的他以逸待勞倚仗堅城壽春,應(yīng)該不會打的太壞??伤倪\氣實在是太壞了,先是東吳的援軍被司馬昭派兵死死擋住,司馬昭親率二十六萬大軍奉魏帝曹髦討伐諸葛誕,魏軍將壽春城團(tuán)團(tuán)圍住。因為壽春一帶每年都會下大雨,一下雨淮河就要漲水,一直淹到壽春城下。所以諸葛誕看見司馬昭在城下扎營非常高興,說道:“是固不攻而自敗也。”可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從司馬昭扎營開始,就一滴雨都沒下,是少有的大旱(司馬昭破城后,壽春就下起了大雨)。 在被圍了將近一年后,壽春糧盡,諸葛誕想要率軍突圍,但傷亡慘重,被逼撤回城內(nèi)。司馬昭大軍隨后攻破壽春,諸葛誕率數(shù)騎逃出壽春,被大將軍胡奮殺死,并誅滅三族。值得一提的是,諸葛誕麾下數(shù)百人于壽春被俘,堅決不降,行刑時排成一列,每斬一人都招降下一人,但始終無人投降,更說:“為諸葛公死,不恨。”忠義如此,堪比田橫五百壯士。諸葛誕之女諸葛氏因嫁給了司馬昭的同父異母弟瑯邪王司馬伷而免死,而司馬伷之孫司馬睿之后成為了東晉的開國皇帝,他也是諸葛誕的曾外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