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運河畔的南國悲歌:清末琉球志士在津活動初探

 汐鈺文藝范 2018-05-08

美麗的沖繩,是日本的南國之島,那里曾是琉球王國。琉球人在珍珠串般的群島上生息,建立國家,擁有獨特的文化。明初,中山王察度向明稱臣朝貢,就此開啟琉球作為藩屬與中國的交往。憑借有利地勢,琉球通過海上轉(zhuǎn)口貿(mào)易成為富有國家,號稱“萬國津梁”,可這富庶也吸引了日本的軍閥豪強。如果說薩摩藩的野心被幕府在考慮利益的情況下多少壓制,琉球在十七世紀初第一次被侵略后名義上還保持國體的話,那么在幕府被推翻后的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日本終于張開巨口吞下琉球。1871-1879年,不到十年時間,琉球從王國到藩國到?jīng)_繩縣,琉球國王則從王降到公再降到侯爵。

 

然而一個獨立的民族總是有自己優(yōu)秀的兒女。亡國之際,曾有眾多不愿屈服的琉球志士,躲避著日本追擊,渡海北上請求宗主清政府拯救祖國。這些志士被日本稱為“脫清人”,他們“生不愿為日國屬人,死不愿為日國屬鬼”,在海外頑強而無悔地為挽救民族和祖國而奔波。這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王族向德宏一行。他們曾在天津逡巡,與北京的救國運動互相照應,最終在清帝國的斜陽下,譜寫出一曲血色悲歌。







圖:向德宏(1843-1891),大和名幸地親方朝常,琉球王室支族,清末琉球復國運動領(lǐng)導者之一。

 

 

1876年,向德宏等人來華,首先在福建福州柔遠驛(琉球館)停留,與先時到此滯留的朝貢使毛精長等人匯合。向德宏官居從二品紫巾官,時任琉球王府御物奉行,是主管財政的高官,也是琉球末代國王尚泰的姐夫,本身亦是王室支族,他在清末琉球復國運動中居領(lǐng)導者地位。琉球處在中日兩國夾縫中,大多數(shù)士族除中國風格的唐名外,還有“大和名”,因此在日方資料里,向德宏多被稱為幸地親方朝常。其一行著名的尚有通事、世子師林世功(名城春傍,字子敘),都通事蔡大鼎(伊計大鼎,字汝霖)等人。在他們來華前后,“脫清者”前赴后繼,以實際行動抗議著日本對祖國的侵略。眾人通過閩浙總督將國王密信遞交清廷,就日本蠻橫阻撓琉球進貢清廷之事陳奏,等待救援。清廷以琉球“孤懸海外”、“可有可無”,指示駐日公使何如璋與日外務卿進行談判,希望日本對琉球待之以禮。另一邊則令滯閩的琉球官員回國。

 

清廷的態(tài)度助長了日人的威風。1879327日,日數(shù)百軍警強占首里王城,“處分官”松田道之指責琉球王“悖逆”,悍然宣布廢除琉球國。4月又宣布設置沖繩縣,5月?lián)锪鹎蛲跫笆雷油鶘|京軟禁。仍在福州的琉球志士們于6月接到世子密信,大為吃驚,考慮到按照正常程序逐級稟報的話多費時日,耽擱之下恐社稷不保,遂剃發(fā)易服,扮作清人,秘密北上。自此,琉球救亡圖存活動的高潮與重心轉(zhuǎn)移至京津地區(qū)。向德宏于當年621日先行抵達天津,具書叩至直隸總督衙門李鴻章處。稟稿中詳細敘述了日人逞兇、琉球滅亡的慘狀,以及自己不愿忍辱偷生,故北上請清政府興師討伐日兵的懇愿。李鴻章亦已從駐日公使何如璋、閩浙總督何璟等人處知曉日人蠻行及琉球臺灣之事,他對這位易服來訪效秦庭之哭的遠邦孤臣憐恤有加。在向德宏不肯回閩候信的情況下,為避免日人追殺,李鴻章將其安排在衙門西側(cè)大王廟居住,并吩咐津海關(guān)道員鄭藻如多加照應,該廟的位置即在今天的三岔河口。期間,李鴻章和鄭藻如等就琉球與日本之事多次召見詢問向德宏,向具為答之。



圖:光緒二十五年天津城廂保甲全圖上的大王廟與督院署位置。此時海河尚未裁彎取直,因此可供參考。



圖:大王廟


 

當年723日,向德宏再次上書李鴻章,再敘琉球之危,以及自己熟悉日本國情文字,愿意充當向?qū)蠕h,帶領(lǐng)問罪之師光復國土的愿望。在此之前,針對中方不斷的強烈抗議,日本駐華公使宍戶璣將來自外務卿寺島宗則的來信交給清總理衙門,多方面論述琉球?qū)偃毡?。李鴻章將此信轉(zhuǎn)交大王廟的向德宏。向德宏見信,寫成《登覆寺島來文節(jié)略》,有力地逐條據(jù)理駁斥了日方的讕言,又將可證日人觀點矛盾的薩摩藩士著書《沖繩志》部分譯成漢文,交給李鴻章。822日,李鴻章將向的兩次上書及《節(jié)略》上呈,總理衙門即對宍戶璣發(fā)出照會,反對琉球為日本專屬之論。

 

囂張蠻橫的日人并不理會中琉雙方的抗議。在派遣沖繩縣令、強行接收琉球各項事務的同時,日官與琉官沖突不斷。8月,日警竟以煽動罪為名,一舉拘捕百余名琉官及百姓,進行殘酷拷打,且關(guān)閉學校,不許琉球人子弟讀書,“囚官虐民”,不愿屈從日人殘暴的官民或逃出海外,或被逼死,琉球籠罩在人心惶惶的恐怖氛圍中。類似的報告一件件傳達到福州琉球人處,他們決定再次北上,向清廷泣告。當年929日夜,毛精長、林世功、蔡大鼎等人從福州出海,輾轉(zhuǎn)于107日到達天津大沽口。此時大沽口水淺,渡輪不能進入,幾經(jīng)卸貨和換船后,1011日戌刻客船終于到達紫竹林碼頭。一行人上岸,住宿在客棧高升店;轉(zhuǎn)天又移居至河北宏盛客店,與向德宏會合。那一天,他們聽說了“分島方案”。



圖:紫竹林地區(qū)


 

分島方案要從該年5月美國前總統(tǒng)格蘭特訪華訪日說起。當時恭親王奕和李鴻章會見了格蘭特,希冀其從中調(diào)停中日就琉球之事的爭端。格蘭特作為前總統(tǒng),已經(jīng)不能代表美國政府的立場,但他提出了“分島方案”,將琉球國一分為三:久為日本竊據(jù)的北方五島歸日本;中部各島歸琉球,中日兩國設領(lǐng)事保護;南部八重山、宮古諸島歸中國。7月,格蘭特至日本,闡述其見解,但當他9月返美后,日本其實并不滿足于這個方案。停留在津的琉球志士們并不清楚內(nèi)情,以為成定局,不日將有日官來華了結(jié)此事,遂未在天津久留,1016日,便從河北啟程往北京,三天后到達。向德宏則留在天津,繼續(xù)向李鴻章請愿。

 

毛精長等人到京后,開始向總理衙門、禮部等不斷上書請求解救琉球,冬去春來,“仰望中朝之救,如赤子之望慈父母”。但已趨沉暮的清朝彼時內(nèi)憂外患叢生,無暇分身,對待琉球案,只能一邊勸慰琉官歸國,一邊以美國人建議為基礎(chǔ)考量,一邊與步步緊逼的日使周旋。向德宏在津從李鴻章處獲得的信息成了在京琉球人行事的根據(jù),一年之內(nèi),九封上書,字字泣血。18803月,明治政府又遣竹添進一郎來華,此人不日便擔任駐津領(lǐng)事,這時卻早已與李鴻章談判琉球問題多時。竹添到天津,一改之前格蘭特的說法,稱日本欲以琉球南島歸中國,中、北之島歸日本,又提出修改增添《中日通商條約》。日人正是在清國邊境烽火四起之時,趁機加速將琉球收入囊中。此時清俄伊犁爭端未解,在部分官員“聯(lián)日拒俄”的鼓噪下,清廷與日本就分島改約進行談判與秘議,至當年十月。

 

不過琉球志士和清廷有識官員都深知,日人的野心不止于分島。李鴻章本有欲以南島交還琉人、另立琉王之意,詢問向德宏。此時,依然住在大王廟里的向德宏,在李鴻章心目中早已是一位“忠貞堅忍之操視包胥殆有過焉”的愛國忠臣。他呈上自己畫的地圖,述說琉球南島“土產(chǎn)貧瘠無能自立”,在南島立國無異于滅亡,是斷不能行之事,說完,便伏地大哭不起。李鴻章對此,抱有深深同情之心,他也考慮到,日人斷不會滿足,南島枯瘠,終究還會落到日人手中,于是接受了這位仁賢孤忠之臣的建議,在談判即將結(jié)束之前,向總理衙門遞函,奏請球案緩結(jié)。對日本,則盡量拖緩延宕,數(shù)年之后,倘若清朝水師完備,或許能震懾日本……



圖:江戶時代日本所繪琉球地圖,可見宮古、八重山諸島何等細小


 

然而,琉球志士和李鴻章都沒能看到美好愿景的實現(xiàn)。一方面,日人不斷對在華琉球人的活動進行刺探及威脅,另一方面,清廷部分官員也擔心琉球復國活動會對外交局面有所影響,陷入既默認其存在又時而拒收其上書的猶豫中。在京的毛精長、林世功、蔡大鼎等人,不停奔走于各衙門求救的同時,也常痛哭求助于諸位大臣,甚至逢朔望之日必往正陽門內(nèi)關(guān)帝廟祈求國事。如此一年有余,復國依然無望。悲憤絕望中,上書聯(lián)名使之一的通事林世功,這位曾作為琉球國最后一批留清官生學成歸國、滿腹詩書的文士,在呈遞給總理衙門最后的請愿后,毅然自殺,壯烈殉國。時為光緒庚辰六年十月十八日辰刻(18801120日上午8時左右)。

 

林世功之死,震撼京畿。“都邑見聞者,無不嘆美?!鼻逋⒁粤鸪剂质拦χ伊铱杉危n銀二百兩鄭重歸葬其于大運河畔的張家灣。與此同時其一行琉臣尚有一人絕食而死,二人與日后客死北京的同志一起,均長眠于張家灣的琉球人墓地。他們的忠舉導致清廷官員堅持以延宕態(tài)度對待日本的步步緊迫,將分島改約案擱置,粉碎了日本欲與西方國家在華既得利益均沾和蠶食琉球不被清廷干涉的企圖。

 

琉球志士們依然在各處為復國奮斗。1881年秋,久居大王廟的向德宏啟程離津前往福州,與那里的同志會合,在彼處繼續(xù)向他們認為是對外強硬派的督辦福州軍務左宗棠等人上書請求拯救琉球。然而這段時間里,越南之役又起,中國的宗藩體系陷入分崩離析中。天津依然是琉球復國運動的重要據(jù)點,接替向德宏的琉球人不少反多,有此前在北京的蔡大鼎、王大業(yè)、蔡錫書,還有王族富盛朝直等人,從日方追蹤脫清者的資料分析,他們多投宿于客店中。18855月,向德宏再次返津,以琉球戰(zhàn)略地位之重要展開分析,三度投書全權(quán)大臣李鴻章。他應該也知道,李鴻章依舊掛念著琉球,以至于在與日本駐天津領(lǐng)事竹添進一郎、駐華公使榎本武揚的會談中,依然為球案未結(jié)之事,交鋒往來,憂心不已。



圖:《馬關(guān)條約》簽訂場景。此條約結(jié)束了中朝之間的宗藩關(guān)系,使朝鮮落入日本勢力范圍內(nèi);割據(jù)臺灣及附屬島嶼、澎湖列島、遼東半島等。


 

但是,那支曾為李鴻章和琉球志士寄予希望的水師艦隊,于1894年的甲午戰(zhàn)爭中慘敗。中日之間簽訂的《馬關(guān)條約》,讓中國宗藩體系最后一塊基石崩塌。一直以來為眾人所殫精竭慮的琉球復國運動,事實上也歸于失敗。只是那些曾奔走于各地、往來呼號的志士們,也大多沒能看到這幅慘景。向德宏早在1891524日逝于福州,在他前后,毛精長、蔡大鼎、王大業(yè)等人,紛紛遂了他們“生不愿為日國屬人,死不愿為日國屬鬼”的心愿,皆是義不屈節(jié),客死中華。


 


 




20165月,日本沖繩當?shù)貓蠹垺读鹎蛐聢蟆穲蟮烙袥_繩人團隊訪問京津。在天津,昔日琉球復國志士的指導者向德宏的后代、渡久山朝一老人,滿懷激動的心情,在有關(guān)單位研究人員帶領(lǐng)下,前往“總理衙門”所在位置參觀。那張被標注“總理衙門舊址”的圖片,是天津紅橋區(qū)大胡同影院街附近。這些沖繩客人應該是要找李鴻章的直隸總督衙門,不知在那次行程中,他們有沒有一并看看三岔河口、舊紫竹林地區(qū),還有蜿蜒的運河、海河,看看這些曾經(jīng)見證和承載了他們祖先的救國懇愿、為憂淚浸透、悲歌流淌的所在呢?




(注:本文所使用時間除特別標注外,皆為公歷;加粗字跡為天津地名。)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