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講到人工智能會對很多行業(yè)和職業(yè)造成沖擊,會造成全球性的失業(yè)潮,其實這種觀點和言論早就屢見不鮮,可問題恰恰就出在這。 既然大家都知道在未來的某一天,自己很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搶走飯碗,但好像都不太當回事,平時該干嘛干嘛,馬照跑,舞照跳。
這是為什么?。肯日f個你平時可能并不熟悉的概念:
正?;` 這個概念的意思是說:當一個災難已經(jīng)發(fā)生的時候,人們往往意識不到災難的發(fā)生,還以為一切都正常,這樣就耽誤了脫身的最佳時機,結果導致自己面臨巨大的風險。 有這么個故事,說911事件中,當飛機已經(jīng)撞上世貿大樓后,大樓里面的人并不是第一時間就趕緊撤離或忙成一團。有人還有心情給親友打電話,親友說我看電視飛機已經(jīng)撞樓了,你怎么還不撤? 這人說我知道啊,已經(jīng)接到疏散通知了,同事們都在議論呢,先看看別人的反應在說吧,結果呢?結果沒跑出來。 有這樣的視頻:有人在高速公路上車子拋錨后,下車后并沒有第一時間撤出隔離帶,要么在打電話求助,要么兩個人在路上爭執(zhí),結果后面上來一臺車就把撞飛了。 當我們看到這樣的視頻或有時看災難電影時,總會覺得這些人很傻,危險那么近居然還不當回事。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自己也好不了多少,都容易犯同樣錯誤:正?;姟?/span> 人的正?;`有兩個基本心理特點: 1、要倒霉一起倒霉,先倒霉的不一定是我。 2、要發(fā)財我先發(fā)財,我才是最幸運的哪個。 人在遇到危難或不好的局面時,一般都不會輕易行動,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都不會輕舉妄動,非要等到有人第一個站出來確定安全了,大伙才會跟上。 人們總會覺得貓在人群當中是最安全的,要死一起死,要熟一鍋熟。這么多人都在,最先倒霉的不一定是我,當然這種心理還受槍打出頭鳥的影響造成。 但是,當人們在面對好事或幸運降臨時,則往往表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心理特征,譬如臺上即將宣布誰將最終獲獎,臺下的開始聯(lián)想翩翩,沒準是我,應該是我,包括買彩票。 為什么?因為我很想啊,我需要啊,我優(yōu)秀啊,我努力啊,即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我得才應該是最好的安排,至少說的過去。 可當不幸的事終于降臨時,人們開始追悔莫及,屋漏偏逢連夜雨,為什么受傷的卻總是我? 當幸運降臨在別人身上,心理又總是不服氣,天意弄人,小人得志,我看你嘚瑟??傊?,為已失去后悔,為求不得叫苦。 所以,雖然大家都能意識到人工智能的威脅,但威脅的范圍越廣,人們就越不以為然。威脅人類?不是有那么多科學家嘛。我一個老百姓瞎琢磨啥? 會導致失業(yè)潮?國家會去管的呀,再說那么多人失業(yè),我怕啥,大不了一起找工作。 我們總感嘆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但有多少人真正想通過自身努力去改變現(xiàn)狀? 人們總把自己所遇到的問題歸結于外部因素,要么出身不好,要么社會不公,但從本質上而言,最大的問題是自己缺乏改變的勇氣和決心。 美好生活需要爭取,有了改變的心,才會找到與之對應的方法。 優(yōu)秀的人從來就只是在面對機會時的華麗一跳,也不是當危險來臨的金蟬脫殼,而是他能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敢于改變和行動。 而平庸的人,就算是機會來了卻因準備不足,錯失良機,而當災難降臨也往往匆忙應對,以至于無力回天。 平庸的人是溫水煮青蛙。 溫水煮青蛙 我們常把安于現(xiàn)狀的人形容為溫水煮青蛙,這種說法對青蛙不公平。最新測驗表面,青蛙對水溫的敏感度其實很強,一覺察水溫有所變化時會及時跳出,才不會像人們想象的那么笨。 要是跳不出不是因為水溫高,而是鍋太高,是測驗的人壞。 而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大部分對現(xiàn)狀的安逸和滿足程度,會超出他自己的想象。 溫水煮青蛙的例子,其實是說明了外在事物變化的一個根本客觀事實,就是一個事物的發(fā)展它從來就不是一撮而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口也吃不出一個胖子。 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和對人類就業(yè)造成的危機,他也是一個線性或有著曲線的軌跡,并不會是在特定的某一個時間點,突然大規(guī)模爆發(fā)。 爆發(fā)點只是在事后人們做的總結,所標示出來的最高點或最低位。怎么理解這句話? 舉個例子:有一家公司原本辦公室里有五個職員,有一天老板買了一個新的管理軟件,一開始大家都不太熟悉,所以出的差錯比以前還要多,大家紛紛抱怨。 熟悉了一段時間,軟件的威力開始顯現(xiàn),老板發(fā)現(xiàn)有了它,管理效率提升,辦公室至少可以減掉一個人,那減誰呢?肯定是平時表現(xiàn)較差,而且他的工作性質剛好軟件可以替代,于是他是第一個被辭退的人。 又過了一段時間,軟件升級了,又不需要那么多人,這家公司辦公室的故事就是由5個變4個,4個變3個,直到最后一個也不剩。 上一篇我提到的行業(yè)職業(yè),他也并不是在某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你的單位,你的公司或你的領導,突然沉重的宣布一個決定,從明天開始所有人都不用來上班了。 如果是涉及全國那么多單位那么多從業(yè)者,同一時間決定,這才是天下大亂,也沒有可能,它一定是一步一步,一個又一個的受其牽連和影響。
那么,你覺得對你的影響是從現(xiàn)在,還是三五年,還是到了退休,你是所有人當中的第一個,中間的,還是最后一個倒下的人? 當某個行業(yè)隨著人工智能新技術的發(fā)展,首先體現(xiàn)的是就業(yè)市場,每年新增的就業(yè)崗位在減少,然后現(xiàn)有崗位再縮減。 當人工智能的效率比人高的時候,人在這個崗位所能創(chuàng)造的價值也就越低,換言之工資獎金也就會減少。 就業(yè)形勢和崗位福利都會變得越來越嚴峻,那既然是這樣,這個具體的時間節(jié)點會出現(xiàn)在什么時候?對我們現(xiàn)在的改變又會產生什么影響? 無論是哪個行業(yè)還是崗位,首先你都需要提升自身的專業(yè)能力,不要讓自己成為某一個領域,某一個單位,某一個工種最先取代的那個人。 同時,無論你現(xiàn)在處在某種優(yōu)勢地位,你需要了解人工智能的發(fā)展趨勢以及對行業(yè)的影響,即便暫時安全也不代表永久安全。 趁現(xiàn)在還尚未波及的時候,還有時間去了解、掌握、學習一些新知識、新技能,未雨綢繆難道也是壞事,或者就是只是讓自己多些興趣愛好那也是好的。 關于人工智能技術升級的速度,當你了解它的原理和特性,他所到來的時間很有可能會比我們想象的快。 要是真的來的快呢?請問你準備好了沒有,就算最終時間比預期的來的晚,那更不是壞事,因為你已經(jīng)有了足夠時間去做調整,可以輕松應對。 所以,在上一篇當中,我用到了5至10年,一方面是為了提升大家的警覺性和迫切性,既然最終一定會到來,為什么不趁現(xiàn)在就采取行動? 同時,按照現(xiàn)在的發(fā)展軌跡,未來五年一定會有一個較大的突破,很有可能一開始就會有很多人很多崗位會被波及。 說到這,你還覺得我說的這個時間很夸張嗎? 多段式人生 一提起改變,大家都很頭疼,你說要是讓我工作再努力一點,把現(xiàn)有的業(yè)務能力再提升一些,還算在理,要是讓我重新學習一項技能,換一份工作或事業(yè),談何容易? 再說,我年紀也不了了,這輩子也就這樣了,讓下一輩去努力吧。這樣真的就可以了嗎? 強烈建議你看一本書叫《百歲人生》,我簡單的闡述一下書中觀點和我的理解,也許會帶給你一些新的啟發(fā)。 如果你是一個80后,你猜你這輩子能活多少歲?70,80?恭喜你,你很有可能活到100歲! 在人工智能時代,未來人能活多少歲,有的說500,有的說150,120這些都不太靠譜,但在不久的將來,人活到100歲是大概率事件。 80后的基本概率是有90%,70后的大概有50%。為什么? 現(xiàn)在人類已經(jīng)進入長壽時代,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到了60歲就大壽了,現(xiàn)在誰60歲辦大壽,建國初期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43歲,現(xiàn)在呢?2016年聯(lián)合國發(fā)布中國人壽命是76歲。 再往后呢?壽命還會是越高。有人說那要是意外呢?嗯,意外沒辦法,但是以后的意外也會隨技術發(fā)展越來越少,這個話題以后再講。 總之,100歲是一個非??孔V的數(shù)字。 那是好事啊,可你也別忙著高興,問題又來了。 現(xiàn)代社會,雖然每個人的生活軌跡不盡相同,但總的來說都可以稱之為三段式人生:學習、工作、回家養(yǎng)老。 但以前可以,現(xiàn)在如果我們能活到100歲,60歲退休回家,還有40年我們在家做什么??? 還有60歲之前你所賺取的財富能保證退休后的40年生活嗎? 指望孩子,你有沒有想過按100歲算,一對子女在未來可能需要贍養(yǎng)兩代父母,共8個健在的老人,孩子能承受嗎? 所以你也就能理解國家為什么要開發(fā)二胎,三胎,包括延遲退休年齡,一方面增加年輕勞動力,減少撫養(yǎng)壓力,另一方面到了60歲身體還健康,多干點活也不是問題啊。 在人類長壽時代,三段式人生將會結束,多段式人生將會開啟。
在未來,年過60歲的老人(不對,應該叫中年人)與剛走入社會的年輕人一起找工作,競爭同一個工作崗位是正常的。 多段式人生,你可以想象以下情況: 現(xiàn)在60歲的男人會娶30歲的女人,未來30歲的男人也會娶60歲的女人,年齡不是婚姻的距離。 現(xiàn)在20歲的小伙子會給50歲的老板打工,未來60歲的中年人也會給20歲的小伙子打工,年齡不是知識,經(jīng)驗的距離。 未來富人還會更富,窮人會更窮,而大量的中產階層人變動幅度最大,要么更富,要么變窮,現(xiàn)在不代表將來。 在未來十年,這個世界的變化程度會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
|